蹴鞠场上的广告效果,比李泰预估的还要好。
球赛结束,观众们陆续退场,李泰就听到了旁边有人讨论了起来。
“你们注意到旁边的广告了吗?”一个人开口问了起来,他有些纳闷不解,“怎么这大唐钱庄的广告都刊到蹴鞠场来了。”
“蹴鞠场总得有些营生。”旁边那人摇了摇头,“这门票钱可都是要分给两支球队的,草皮、维护、人工、甚至是蹴鞠,哪哪都是钱。”
“若不想法子赚点,真靠正阳公往里贴钱?”
最先说话那人一摇头:“我不是说不应该广告。”
大唐人对广告都不是很抵触。
广告嘛,广而告之。
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有大喇叭在自己耳边重复着一句话的时代,对这种宣传形式,还是抱有一定的认可。
“而是没想明白,为什么会是大唐钱庄。”
旁边几个人都不太清楚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们不知道李泰和武珝之间的间隙,坊间虽有一些传闻,但…还没传得那么开。
那个人一挑眉毛,压低了声音:“你们没听说吗?”
“咋了?”
“我记得这大唐钱庄,不是魏王殿下办的?这应当是算朝廷的产业吧。”
朝廷和正阳公的关系,那还用说嘛?
谁不知道当今陛下是有多么宠着这位正阳公。
那个人深吸了口气,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还真不知道。”
“我和你们说,这魏王殿下曾找武娘子商谈生意,但不知为何,突然就对武娘子动了歪心思。”
“被武娘子赶了出去,听说正阳公当时就忍不住,想要把魏王殿下的腿给打断!”
一旁的李泰突然打了个哆嗦,腿软得不行。
这…
真的是正阳公能干出来的事啊。
一阵后怕过,李泰扶着自己的腿,渐渐恢复了一些知觉,这让他忽然想到,自己的腿没断啊!正阳公也没打上门来。
奇怪?
李泰心里纳闷,他可不觉得自己这个魏王的身份,能有什么威胁力。
他继续听了下去。
那个人还在说着:“但被武娘子给拦住了,说自己被羞辱了,自然是要自己讨教过来。”
“武娘子可是正阳公的枕边人,性子和正阳公学了十成像。”
“现在凤巢、钱庄都是武娘子替正阳公打理的,她竟然没对魏王殿下动手,我是有些不解的。”
没有人对他话语里的“枕边人”进行反驳。
实际上,大家都早已默认这一件事。
难道武珝娘子还能嫁给其他人不成?总不至于那么好的正阳公看不上,然后瞎了眼看中其他人了吧。
他不解了。
这件事他一说出来,其他人也不解了。
他们一边往前走着,一边思考了起来。
到看台楼梯的最底端,一个缓缓开口:“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其他人把目光落了过去。
李泰也把目光投过去。
“有何高见?”旁侧的人迫不及地开口问道。
这个人迟疑着说了起来:“只是一个猜测,正阳公你们是知道的,虽然行事乖张了些,可底线是不曾破过的。”
他们想起了那两条被正阳公断掉的腿,默默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里的底线,当然不是指正阳公打人的事。
而是指正阳公从来都不主动仗势欺人,被断了的那两条腿,属于他们自找,虽然…大多数读书人都不太认可这种举动,换作他们,也做不出来这种事,但不得不说,是真他娘的解气。
“这…武娘子再怎么厌恶魏王,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既然登了广告,想来大唐钱庄是经过了审核,凤巢确定了没问题。”
“这大唐钱庄既没问题、又主动找上门做生意,合情合理,哪有拒绝的道理。”
一旁的几个人点着头,这说法的角度有些新奇,但细想之下,又是合情合理、的确是凤巢能做出来的事。
李泰也微微点着头,表示认可。在看到这些广告后,他也是做出了差不多的猜测。
几个读书人又讨论了一下武娘子。
但很快就觉得不对劲起来,他们几个男人讨论正阳公的身边人,着实有些不合适,说着说着就觉得腿酸疼了起来。
他们忙调转话题。
“不过,没想到这大唐钱庄竟然是真的靠谱的东西。”一名读书人感慨了一声,找到一个新的话题。
李泰暗暗啐了一口。
什么叫竟然是真的靠谱?
本王又不像自己的那几个弟弟,是什么…纨绔子弟,明明也是有真才实干的,现在不过是做出来这种事,竟然这么惊讶的?
“毕竟是朝廷弄的。”一个人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若是不靠谱,朝廷也不可能拿得出手。”
他们又走了几步。
又一个人开口询问了一句:“我看广告上的利息倒是蛮喜人的,你们会把钱存在大唐钱庄里吗?”
李泰精神为之一振。
终于来了!
自己听了一路,终于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了。
旁边一人果断摇头:“不会,我在钱庄那存的定期,现在要取出来,可就亏大发了。”
“我也不会,虽然…听起来挺好的,但正阳公总归是更让人放心一些。”另外一个人同样摇了摇头,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倒是有一个人,有些犹豫:“这多一文是一文,把钱庄里的取出来倒不至于,可…我是打算存些钱到大唐钱庄里试试。”
为了以防万一。
他的求生欲爆发,连忙补了一句:“我不是说钱庄不好,我只是想试一试多一些的可能。”
其他几个人倒也没什么意思,只是笑着应了几句。
李泰在一旁听得心动,这…广告效果,只不过才看完球赛,自己只追着这四个人,里面竟有一个就被广告打动的了?
他期待起来。
回到大唐钱庄,等着客人上门。
也的确没辜负他的期待,他听到的那几句话,并非是广告效果的孤例,客人们络绎不绝地过来。
当然…这其中大多数,还是之前李泰游说,琢磨着看看能不能接受自己投资的那些商贾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