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都头戴方巾,穿着直坠,想来都是读书人。一番交谈,原来也都是今科就要应试的举人,因着来京晚了,死活找不到合适的客栈落脚。
其中一人想到了这位在京城的同乡好友,便前来问上一问,可有什么地方可以落脚的?
那同窗闻言苦了一张脸,“几位同乡不知道,我如今住的地方尚且是蹭的别人家的,也正是因为订不到客栈了,才不得不如此。不如我带你们去左邻右舍打听询问一二,看可有人家愿意往外临时租赁房子。”
顾九天见同窗有事要忙,便早早的告辞离开了。他想到自己宛平府和太原府那边尚且认识许多同窗,也不知道他们如今可都有落脚点没有?
一路上寻思着回到了林府,顾九天惊讶的发现,林府里面也有几个书生模样的人。
原来也是前来问询租房的,当时他们买这宅子,小虽小了些,地方也是偏僻,但是正在京城的东南,离着贡院十分之近。
往常不被人看在眼里的小院子,如今倒成了香饽饽。顾九天看见管事的正在同他们交涉,就走上前去彼此见过了礼。
管事的见小主人来了,连忙跟他商议道:“如今宅子里倒是腾得出几间空房子,只是小少爷看这几人,能留是不能留?”
顾九天自己向来是不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闻言首先问道:“娘亲和爹爹可在府中?”
管事的苦了脸,说道:“若是在府中就好了,小的也能去问上一问,可赶巧了,两位主子都出门了,到现在还不曾回来。”
顾九天只好请了几人坐下,又详细问询了一番。他一面交谈,一面观察几人,最后得出结论都是些温文知礼的读书人,便是租他们几间空房子,也没什么,就对管事的点了点头。
晚上顾晚风和林修竹回来,顾九天向他们说了今天的事情。
顾晚风点点头,说道:“你做的很好。”
顾九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他都这么大了,娘亲还将他当成小孩子来哄,一点点小事都要对他大夸小夸。
接下来,顾九天除了在次日又去拜访了一圈同窗,第三日上便在林宅里埋头苦读了起来。
如今汇聚京城参加会试的可都是各地考上来的举人,个个才气不凡,想要在这么多人当中脱颖而出,何其难哉!
苦读了十多日,又将夫子交代的课业都完成之后,顾九天偷空捧上自己写好的文章,又去了一趟张夫子府中,让张夫子将自己的文章批改了一番。
再回到府中,他便不忙着读书了,将在书铺子里面搜罗来的,历年的会试文章拿来看了又看。
这些会试文章都是中了进士的人的,更兼有一些文选,有文章大家在后面加了评注。
一时间,顾九天觉得颇有所得,做文章的水平不知不觉又增加了许多,就这样,匆匆日子就到了会试的时间。
顾九天收拾好了所有行李,早早到了贡院门口,通过层层搜捡,进了自己的号舍。
这次运气不错,顾九天的号舍在中间,既没有挨着臭气熏天的厕所,也没有在主考官的眼皮子底下,倒是个难得的好位置。
燃起了号舍的炭炉,看看天色有些昏暗,顾九天又点起了灯盏。
一连考了九天,只考的人头脑发昏,好在他这次带的肉食比较多,总算还撑得住,没有把身子搞垮。
等出了贡院的大门,顾九天在马车上便沉沉睡去了。他这一觉只睡到第二天清晨才醒,肚子已是饿的咕噜噜叫了。
好在守在床边的人一看见他醒,立刻便从小炉子端来了一碗白粥,是一直温在炉子上的。
顾九天喝了白粥,精气神总算恢复了几分,白粥喝到嘴里,带着一点淡淡的中药苦味,顾九天猜测大约是用参汤熬煮的。
他刚放下粥碗,坐在旁边的小厮又利落的给他盛了一碗白粥,还另外端了两碟小菜过来。
顾九天正觉得饥肠辘辘,刚才那碗粥也只是略垫了垫肚子,又将这碗粥和小菜全都吃了,才觉得略略有些饱的感觉。
放下碗筷,顾九天开口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小厮答道:“已经是已时了,小公子这一觉睡得可真是久。”
顾九天有些惊讶,他鲜少有这样睡过头的经历,好在如今浑身充溢了力量,并不觉得有哪里不适。他想了想,吩咐道:“去让人提了热水过来,我要沐浴洗漱。”
小厮一边利落的端起碗筷往外走,一边说道:“小的这就去,对了,夫人刚刚又来看您了,单是今天已经来看过三次了。”
顾九天听的一愣,连忙说道:“我这就去娘亲那里告诉一声。”
说着也起身往外走去,很快来到顾晚风所在的院落。几个守院子的小丫鬟一见他都高兴起来,纷纷说道:“小公子,你可算醒了,夫人一直挂念着呢。”
顾九天点点头,大步往里走去,守在门口的丫鬟立刻撩起帘子。
顾九天一进去,就见到娘亲正在书案前翻着一本账本。
顾晚风听到声音,抬头看到顾九天,脸上立刻带了三分笑意,“小九天你醒了,可吃了饭没有?”
顾九天点点头,“刚吃过,本来打算沐浴一番,再来给娘亲请安,但是听小厮说娘亲一直记挂着,便先来同娘亲说一声。”
顾晚风听得心中高兴,又细细的问过了,他吃了什么,又问休息的如何,现在可还有哪里不适?
顾九天俱都一一认真的答了,见娘亲不再忧心,这才说道:“孩儿还没有沐浴更衣,且先告退一步,等沐浴更衣后,再过再来陪娘亲说话。”
顾晚风点点头,顾九天便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一番沐浴梳洗后,过去陪顾晚风说话。
很快一天过去,第二天,他先去张夫子宅子里去给夫子请了安,又约了一众同乡好友聚了聚。
难得考完了会试,这次大家非常默契的,没有一个人再去谈论科举文章。一群年轻人好像突然就找到了闲情逸致,开始说起了各种八卦和风景名胜。
顾九天跟他们一起学习了这么久,也是这一天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这些同窗学子们,还有这样的一面,一时觉得同众人的关系更加熟悉亲近了些。
他们吃完饭又在街上看了会杂耍,最后到了一座园子里逛一逛,等分开的时候,都已经到了晚上了。
第二天一起来,顾九天就又拿出了自己的书,他去向张夫子问安的时候,张夫子跟他讲了许多关于殿试的事情,又另外给他出了两道题目。
顾九天寻思着,如果今年阅卷官们的动作快一点的话,到四月初会试就要发榜了,那么最迟五月就是殿试了。
顾九天向来不愿让时间白白浪费掉,所以早早的就又拿起了课本。他这边刚刚完成一篇文章,便听到门房来报,说是有位吴学子前来拜访他。
顾九天想了想,八成是吴唐,接了拜帖一看,果不其然,便立刻让人请了进来。
吴唐一进书房,便看到了顾九天摊在书案上的书本和文章,他诧异的问道:“你怎么还在做文章?”
顾九天疑惑的说道:“不做文章又该干什么呢?”
吴唐理所当然的说:“当然是去各种游玩啊,你不知道?单是今天一上午我就接了不少的请帖,不是要相约去寺庙,就是要去花船看表演。个个都盛意难却,奈何小爷我分身乏术啊。”
吴唐说的情真意切,一副自己很忙的样子,看的顾九天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吴唐看他笑了,立刻走过来说道:“你看,小爷我这么受欢迎,还特意跑来找你玩,是不是很够意思?”
顾九天摇摇头,“吴兄,你好歹也是即将桂榜题名的人了,说话如此不文雅,想是张夫子的戒尺没有挨够。”
吴唐瞪了顾九天一眼,说道:“顾兄,你可莫要咒我。难得考完了,我们快点去玩吧。”
顾九天摇了摇头,“我这里还有一篇文章没有做完呢,更何况今日还要再读一本书,吴兄且去忙去吧。”
吴唐很是不能理解他这种刻苦的做法,他带了几分不解的问道:“以你的能力,会试是绝对不需担忧的。何况,如今会试都已经考完了,如何还在这里苦学?”
顾九天却是摇摇头,说道:“就不说已经过去的会试了,很快不就要殿试了,又岂能生疏了文章之道?何况,学海无涯,而生有言,日日学尚不能学尽,又岂能三天两头闲置一边?”
吴唐听的目瞪口呆,又劝了一番,见顾九天是铁了心要学习了,没奈何,只好拜别而出。
这边顾九天在书房里认真温书学习,又将做好的文章送去给张夫子批改了,然后领了新的题目回来。
很快,一个月的功夫过去了,让人巴巴盼望着的会试终于放榜了。
顾九天早就听那些参加过会试的人详细的描述过,看榜有多么的热闹。所以也并不着急前去挤着,只等头一波的人看过了,他才不紧不慢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