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国,大都。
摄政王府,西苑。
庆聿怀瑾身着常服迈步而入,侍女们连忙毕恭毕敬地行礼。
她来到正房外间,先和面容哀戚的长嫂谈了一阵,安抚好她的情绪之后,绕过屏风走进里间卧室。
床上半躺着一名面色惨白的男人,正是历经千辛万苦、带伤艰难穿过十万大山、跋涉数千里逃回来的庆聿忠望。
当灭骨地麾下骑兵在泾河北岸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瘦得皮包骨头,身上多处伤口到了危及性命的程度。
灭骨地让随军郎中立刻进行抢救,一边派快马往大都送信,一边用最好的马车将庆聿忠望送回来。
然后便是两个多月的救治,庆聿忠望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状态,隔一两天会清醒大半个时辰,基本是靠药汤和流食维持生命。
按照几位名医的诊断,他的身体受损严重,即便能康复也会影响寿数。
庆聿怀瑾先是打量着屋内的陈设,然后自己搬来一张交椅坐在床边。
庆聿忠望靠在软枕上,注意到她的动作,便问道:“怎么了”
“看看府里那些人用不用心,要是有这种蠢人趁早撵出去。”.
庆聿怀瑾的回答简单直接,完全没有遮掩。
庆聿忠望心里感到几许熨帖。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论理他身为庆聿恭的长子,理所应当成为下一任庆聿氏之主,但是在过去几年里,他和庆聿恭是景帝严密监视的对象,再加上他必须要随军出征,因此庆聿恭只能逐步将底牌交到庆聿怀瑾手中。
经过那个极其关键的宫变之夜,庆聿怀瑾已经得到庆聿氏明暗势力、陀满乌鲁等虎将和其他五大姓的一致认可,而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庆聿怀瑾作为大景摄政王,利用平定国内动乱和调整朝堂的机会,已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
如今即便庆聿忠望回来,他只有一个庆聿恭长子的身份,显然无法撼动这样的局面。
也有一些人在暗中窥伺,期盼出现兄妹相争的戏码。
庆聿忠望对此心知肚明,他微笑道:“其实让人误会不是一件坏事。”
庆聿怀瑾早已今非昔比,沉吟道:“兄长是想引蛇出洞”
“你嫂嫂这几天絮絮叨叨个没完,虽然听着确实有些烦人,但也让我大略清楚如今朝野上下的局势。”
庆聿忠望稍稍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说道:“阿里合氏的残余势力已经不足为惧,你让灭骨地对付他们可谓手到擒来。朝中那些文臣也不是麻烦,你拉拢一批打压一批,让他们一边办事一边内斗,就足以控住他们脖子上的绳套。真正有些麻烦的是温古孙和独吉,他们身后的回特氏和辉罗氏不会那么安分的,我听你嫂嫂说,这两家的族人如今在城内无比飞扬跋扈”
“嗯。”
庆聿怀瑾面色如常,平静地说道:“就在前天下午,温古孙的次子鄂昌打断了赵思文长孙的一条腿,起因是他当街羞辱一名七品京官,赵思文的长孙看不过去说了几句公道话。”
尚书令赵思文乃是三朝老臣,姑且不论其人品行如何,朝中文官至少有一半受过他的提携。
换做景帝在时,那些景廉贵族即便瞧不上拥有齐人血脉的文臣,却也不敢如此嚣张。
庆聿忠望好奇地问道:“那你是如何处置的”
“还能怎么处置”
庆聿怀瑾眸中泛起几分讥讽,淡淡道:“温古孙如今在南边领兵防备齐军,他又最是疼爱这个次子,总不能直接把鄂昌的腿也打断。我让徒单将鄂昌带到宫中,当着赵思文的面狠狠骂了他一顿,然后罚他在府中自省半年。”
“这样就足够了。”
庆聿忠望疼惜地看着妹妹清瘦的面庞,轻声道:“别着急,等这些人闹到天怒人怨的时候,你再出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兄长不必担心,我自能料理这些人。”
庆聿怀瑾微微一顿,又解释道:“兄长,我只是希望你尽快养好身体,然后再出来做事,我准备到时候让你——”
“怀瑾。”
庆聿忠望打断她的话头,看着她的双眼问道:“从小到大,我对你如何”
“极好。”
庆聿怀瑾没有丝毫犹豫。
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极其幸福的环境里,即便抛开外面的影响,庆聿恭对她视若掌上明珠,庆聿忠望更是对她百般关爱,而且她能感受到兄长二十年如一日的真心,绝非假模假样的敷衍了事。
“有你这两个字,我就心满意足了。”
庆聿忠望轻轻一笑,继而道:“我的身体状况我自己清楚,之前在战场上就受了不少重伤,后续几千里逃亡更受尽摧残,不说变成一个废人,终究没有足够的精力操持大事。往后我肯定会帮你,因为你是我们庆聿家的未来,更是我唯一的妹妹。但是你要记住,既然你已经走到这个位置,就要将权力牢牢握在手心里,不要给其他任何人窥伺的机会,哪怕那个人是你的亲哥哥。”
听到这番话,庆聿怀瑾一直沉静的面庞上终于浮现一抹怅惘。
庆聿忠望认真地说道:“答应我。”
长久的沉默之后,庆聿怀瑾点头道:“好。”
“其实……你不用背负太大的压力,至少我不会站在你的对立面。”
庆聿忠望轻叹一声,缓缓道:“我答应过父王,一定会竭尽所能保护你。”
此刻他终于不再掩饰眼中的伤感。
那一路数千里逃亡,尤其是十万大山中层出不穷的凶险,再加上庆聿恭为了给他创造一线生机因而深陷绝境的身影,成为他心里挥之不去的悲痛。
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让曾经身躯魁梧的庆聿忠望枯瘦如柴,如果不是庆聿恭的嘱托让他无法放弃,若非他还想尽到庆聿氏长子的职责,或许他早已离开这个人世。
看着庆聿忠望那抹勉强挤出来的微笑,庆聿怀瑾这大半年来已经封冻的内心终于有了一丝暖意。
她轻声说道:“兄长,跟我说说平阳之战吧。”
“嗯。”
庆聿忠望不急不缓地讲述着,从他们的父亲接受西路军主帅一职开始,到前半段景军势如破竹直逼平阳城下,再到庆聿恭和萧望之连续三场惊天动地的较量,再到金沙城里那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最后一幕便是庆聿恭深陷齐军阵中,庆聿忠望在一部分忠心亲卫的保护下逃离战场。
他的声音很平静,然而语调中蕴含的悲伤犹如浓墨一般。
“怀瑾,父王希望你不要太难过,他为你感到骄傲。”
庆聿忠望最后这句话彻底击穿庆聿怀瑾的心防,但是她没有哭泣没有流泪,或许在宫变之后的那个夜晚,她这一生的眼泪便已流干。
她只是轻声但又坚定地说道:“我不会让他失望。”
庆聿忠望有些费力地抬起手,在她额头上轻轻碰了一下,而庆聿怀瑾主动前倾,一如很多年前兄妹二人嬉闹时的默契。
“兄长,你好好歇息,让嫂嫂不必担心,我会安排好所有事情。”
“好,你要照顾好自己,莫要太劳累。”
庆聿怀瑾应下,随即起身向外走去。
来到前宅正厅,她脸上已经看不到任何伤感落寞之色。
厅内除了数名庆聿氏的骨干,还有一个极其谦卑恭敬的中年男人。
庆聿怀瑾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淡淡道:“王师道,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句话用在你身上可谓恰如其分。”
中年男人正是曾经燕国察事厅之首王师道,当年王安利用寿宴设下杀局,他是当场唯一逃出生天的幸运儿,后来因为养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被庆聿恭打发到庆聿怀瑾手下做事。
经过这么多年的曲折坎坷,王师道早已熄了心中那点可笑的念想,他也明白自己不具备搅动风云的资格,尤其是在景廉人势力的核心区域,他只有一心一意地帮庆聿怀瑾做事,发挥自己在阴诡层面的能力,才能继续安稳地活着。
王师道躬身道:“承蒙殿下仁德,小人才能苟活于世。”
“这件事办得还不错。”
庆聿怀瑾微微颔首,又问道:“人都已经安置妥当了”
“遵照殿下的旨意,作坊设在西郊宁山北麓,小人从国内各地搜罗到五百余名工匠,其中有一百二十余人擅长火药的制作,余者是根据殿下的要求,找来的擅长各种工艺的匠人。”
王师道依旧佝偻着身躯,继续说道:“按照术不列将军以及那些参加过雷泽之战的将士的描绘,工匠们已经开始研究齐军所用之火枪和火炮。”
“很好。”
庆聿怀瑾迈步向外走去,道:“走吧,随本王去西郊看一看,这些人肩负重任,不可慢待了他们。”
众人齐声应道:“是,殿下。”
片刻过后,千余精骑离开王府,缓行于城内正街。
庆聿怀瑾望着街道两旁逐渐变得热闹起来的景象,脑海中闪过这大半年来一幕幕铁与血交织的画面。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天幕。
阳光明媚,碧空如洗。
这人间,万物生长,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