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两人的反应,杨易就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
穿越众的优势就是知识储备量大,见多识广,只要想就能作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很多东西能够解决无数问题。
玻璃是其一,蜂窝煤也是。
很多穿越众多都发明过蜂窝煤这个小玩意。
但是他们都紧紧的将专利牢牢抓在手里,更是联合强大势力封锁技术。
小气!
几许铜臭之物,何必如此?
他杨易就是将它送给大明的皇帝陛下,更多的玩意,只要这位爱玩的陛下喜欢,一并送了。
只要陛下知道,等于百官都知道,有利可图之下,不用半个月这蜂窝煤就能遍布大明上下。
炉子烟囱也会普及下去。
做的人多了,竞争就大,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能被更多的人所利用,方便的人更多。
这时将近十月中旬,北方已经很冷了,有了蜂窝煤和火炉,能少死很多人。
何乐而不为?
他杨某人就是这么大方。
至于大明上下亿万百姓会不会给他杨某人立长生牌位,重要吗?
他不需要这玩意。
他的小心眼只是针对诸天之上紫荆那个小气鬼,他对这个世界的普罗大众,一直都是存着善意的。
我清高,我骄傲,我开心。
其他穿越客有种也可以学学杨某人的做法,别一天天小气巴巴,什么好运都粘,什么好处都贪。
弄得诸天万界怨声载道,到最后还要某人给他们擦屁股。
心中抱怨了一下,杨易将火锅抬起来,让大家看看蜂窝煤是如何燃烧。刚刚移开之时煤气很重,不过没影响,过一两秒就好。
大家看了一眼已经烧得通红的蜂窝煤,啧啧称奇,没想到那些看似无用的煤屑,却能发挥出如此之大的效果。
现在到了谷大用表现的时候,他跪倒在朱厚照的脚下,痛哭流涕的说道:“陛下,杨公子所言无不中的。可怜我大明亿万衣不蔽体的普通百姓,每到冬日三九寒天之时,冻死者数不胜数。杨公子献出此技,正是能解我大明百姓之苦,实乃万家生佛之功!陛下,奴才恳求圣人降下法旨,将此技推广至大明上下,为万民带去温暖,如冬日之高阳,照亮我大明每一个角落。陛下,奴才出生贫寒,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奴才最是清楚,我大明百姓太苦了。”
“陛下啊,奴才愿意为陛下分忧,亲自将此事办理妥当,至少在京都,奴才敢拿项上人头担保,今年之冬日,绝无一人因受冻而亡。给陛下添无上祥瑞,自今而后,哪个敢再让陛下下罪己诏啊?”
这一番话声情并茂,句句扣人心弦,若不知这位乃八虎之一,还以为是个心怀天下之大贤。
他清楚当今圣上虽然荒诞,但依然是个善良之帝王。所以才往夸张上说,什么“大明亿万百姓衣不蔽体”,这种话若是在其他帝王身边说,少说也是一个大不敬之罪。但这位不会,陛下感性,最听不得这个,一番痛哭,更见其真心。
至于敢拿项上人头担保,不是他真的不顾生死,而是他有一定的把握。别的地方不敢说,但京都一地,以他谷大用现在握着锦衣卫之大权,促成此事不过轻而易举。
而且,以这个陛下的性子,也绝不会因为此等好事真的会砍他的脑袋。
此事做成之日,就是他谷大用金身镀成之时。
何乐而不为?
最重要一句是最后面那一句。
“罪己诏”是每朝每代帝王最大的耻辱,恰恰这位坐着龙椅都觉得屁股着火的陛下,前一段时间就被百官逼着下了一个“罪己诏”。
这也是这位老兄逃出京都的原因之一。
他烦啊,老子什么事都没做,罪个毛线?
杨易看着这位扒在地上,泣不成声的太监,暗道一声人才。
一番话说得他都想掏出刀来大干一场。
其余四人见谷大用都跪了,自己不跪不成了,也都跪下来给朱厚照求情玉成此事。左千户和曾飞宇也跪倒在地,没法子,他们说白了还是皇帝的臣子。
只有杨易一个人眼珠子转溜溜看着这一切,无动于衷。
左千户也恳求保证道:“陛下,金陵一地,我锦衣卫也敢担保今年无一户受冻而亡。”就差没捶胸泣血断指发誓了。
汗,比不上谷大用,被人抢了先不说,感情也不够到位。怪不得人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而你只是个千户。
朱厚照听的是热血沸腾,看看,这才是众正盈朝的典范。
“大伴快快请起,大伴有心为万民做好事,我准了。”
他拉上谷大用,深不知得到他的答复谷大用已经开心的笑了。
“诸位爱卿,都起了吧。朕,都允了。”
跪在地上的六人,也都站了起来。除了左千户,没人愿意去干那费力不讨好之事。杨易说便宜,肯定是不值几个钱的,又事关万民,麻烦不说,可能还会得罪人,谁干谁是王八蛋。
谷大用已经跪了,他们同为臣子不得不跪,但心不甘情不愿,如今得到陛下准许,他们还跪毛线?
不得不说,眼力这种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
蜂窝煤一事如果做好,不仅能达成谷大用的心愿,大赚一笔也不是不可能。
日用消耗品,看似便宜,从来都是最赚钱的门路。
此时不第一时间参与进去,日后自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朱厚照应下了此事,但此事一切技术都在杨易手中,能不能成还得看杨易。
所以他看向杨易。
没等他问话,杨易就道:“一切技术,我已书写在册,按册行事便成。恭喜朱兄得此贤臣,能为朱兄分忧解难。”
朱厚照笑了,笑得很开心,根本就不在意他人都跪下来三拜九叩之时,杨易端坐不动;更不怪杨易此时依然叫他朱兄。
他才离开京都不到半个月,就为大明解决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百官如何能怪他。
看来以后还是多多出来才是,不然如何能成事?
天天坐在朝堂之上,听那群大臣逼逼叨叨,烦都烦死了。
杨易不清楚他此时的想法,就算知道了也一笑置之。原历史上的朱厚照自从第一次离开皇宫之后,心也就野了,一年没有几天呆在皇城中,到最后把自己玩成千古疑案才结束。
也不知道遇见自己之后,这位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希望能改变命运吧。
一个善良的皇帝,世间真的不多。
此时朝廷之上贤能的百官也不算少,地方上还有王阳明这样的大宗师。
但正德一朝除了闹剧不断,却甚少有建树,属实可惜了些。
爱玩不是罪,把目光放远一些一样能成就大事业,大功业。
恰好,朱老兄现在见着的这位正是穿越众里,愿意给他指路,给他开拓眼光的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