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小儿先天不足,自出母胎起便面黄肌瘦,病痛缠身,可否因服了补药之后短时间内痊愈?”紫容问道。
周准沉思了一会儿,道:“可否请小姐描述一下这个小孩服药后的详细症状?”
周准刚来燕都,更不了解独孤家,司琴与百合对视一眼,想起今日午膳前的场景,明白紫容说的是三房体弱多病的独孤煜。
紫容回想了一下,道:“比以往更活泼了些,面色也红润,只是红得奇怪,倒像是……”
“像是浮着一层抹不匀的胭脂,显得突兀不自然。”周准听紫容的描述,心里也知道了七七八八,故行了一礼道:“孩童素来娇贵绉弱,先天不足者更是难以调养。素来‘小孩不能重养’,只是父母不知,只一昧将好的给予,喂养小孩时,常肚子鼓起来才不喂。这就常常有小儿疳症就诊的原因。”
刘妈妈恍然大悟,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奴婢活了这么久,还真不知道这些门道。”
她们年轻的时候,生了孩子,也是各种宠着,就怕小孩子长身体吃不够睡不暖,小孩常常腹痛厌食,一颗除虫药下去把虫排出来便好了。
紫容想了想,道:“你是说他是补药补得太过了?”
周准赞赏地点点头,没想到紫容却是能一下子抓住他话中的重点,不知不觉中更专注了起来,道:“小儿先天不足者可适当用补,只是不能常常吃补药,更遑论像人参养荣丸这样的大补之品更是万万吃不得。小姐说的这个孩童精神活泛,面色浮红,却是阴虚火旺、迫火妄行的病态之象!”
紫容顿了顿,又问道:“这人参养荣丸适予何人服用?可有破解之法?”
据二婶娘刘氏所说,这人参养荣丸是独孤岚所得,她向来得父亲宠爱,父亲重兄弟情义,若是紫岚早早便替独孤煜养好了身子,紫岚在父亲那又能多得一分信赖。独孤赵氏过世多年,若是留下这么好的方子,紫岚怎么会藏了这么久,偏偏这个时候才拿出来?
周准如实回道:“人参养荣丸中人参、陈皮、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当归、熟地补血活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的患者,久病虚损者常服用。产后妇人、年迈体弱的老人便常备此药补血益气,只是燕都有“大补丹丸”日久,不知道这人参养荣丸也是常事。若想破解,停服便是。”
紫容点点头,也不便留他在蘅芜苑多待,便让周准退下了。
刘妈妈带着周准退下后,母亲身边的浣纱便来传话,说是母亲找她,让她去陈芳园一同进晚膳。
紫容先换了身衣裳,净了脸,让司琴带了两碟子粉果子这才到母亲那里去。
陈芳园与蘅芜苑离得并不远,紫容走了一会儿便到了。
青暮在院子里候着,看见浣纱带着紫容过来,朝紫容行了礼,笑道:“三小姐过来了,夫人刚召了府里的管事,这会儿子正在前厅忙着,夫人吩咐奴婢,若是小姐到了,就先到西房坐着等,若是无聊,那里备着瓜果点心,还有一架子的书,三小姐可以看一会儿。”
紫容淡笑回道:“无妨。”
让百合把带来的两屉子粉果子递给青暮,道:“你给母亲和几个管事送去,为家中杂事烦忧,也是辛苦了,这粉果子刚刚蒸出来,要是凉了就不好吃了。”
青暮应呢诺,伸手接过了屉子。
母亲正在对账本,她主持中馈,每到月初总是要先对一下上个月府中的支出。府里的几个管事站在下首,静静地等着吩咐。
上官氏看得认真,突然微微蹙起眉,用红笔画了一个圈:“府里怎么多出了一百多两额外的支出,倒也没有写明白,有谁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管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犹豫,最后还是一个续着八字胡,个子偏矮的管事站了出来,道:“夫人,不是小人几个账记得不明白,只是三夫人那里说是替小公子的药钱,说不必要额外记账,小人几个才这般做。”
上官氏眉头拧得更深,三房因独孤煜的病她每月都会额外支出二十两银子作为补贴,平日里独孤府有各种药材供给,本就不需要多花钱到外面去买,吴大夫还没有犯事的时候也会替各房看诊,以往三房这二十两银子总是用得一干二净,有时候还超过十两左右,她毕竟也是当母亲的人,倒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平日里若是得了什么好药材也会给三房送去。怎么这次居然超过了这么多?!一百两银子,已经抵得上寻常百姓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了。
这几个管事跟着她很多年,倒也不至于说谎,正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处理,青暮就端着紫容给的粉果子走了进来,低声在上官氏耳边说了几句,上官氏面色瞬间转过阴为晴,让几个小丫头拿了白瓷碗分了粉果子给几位管事端下去。
“这是我容姐儿招呼大家的,也有劳各位替独孤府费心了。”
管事们面面相觑,齐道:“不劳烦。”
晶莹剔透的粿子让人看着很有食欲,几个管事咬了一口,眼睛便亮了起来,直道:“三小姐给的东西新奇,倒是从来没有见过。”
上官氏吃了一块,便放下筷子,脸上带着笑。
青暮道:“这是我们三小姐自己研制出来的吃食,别家自然没有。”
几个管事吃得高兴,听到这句话脸上带着惊奇,他们也是见过这位三小姐的,美则美之,只不过却空有一副壳子。什么时候便得这般心灵手巧了?
吃人嘴软拿手手短,几个管事都道:“三小姐蕙质兰心,夫人真是好福气。”
说了几句好话,上官氏仍然是喜得脸上笑意不断,翻了翻手中的账本,除了三房那一处不清楚,其他地方倒也没有什么问题,想着女儿还在等着,摆了摆手,让几位管事退下了。
紫容正在母亲的西房中,秋日昼夜温差大,屋子已经摆着炭盆,右边临门一块屏风,由白玉和翠玉嵌成的百鸟锦屏,还是母亲出嫁时送来的嫁妆。靠窗的桌子上摆着景泰蓝缠枝莲梅瓶,上面插着几株紫容叫不出名字的花枝。
母亲下嫁之时,外祖母怕她嫁来独孤家受苦,给了不少嫁妆,每月还会给她和紫容都送些东西。怕送银钱太过招摇,便借着珠宝等物掩着。
紫容想起前世上官氏因病过世,那时候她已经为人妇,有一次到了将军府,却见原本精神奕奕的外祖母瞬间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