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们都在南薰殿念书,能跟着来宁寿宫请安的,除了令宜和令安这些年纪稍大一些的公主,就是年纪小的皇子和公主了;瑚图玲阿将准备好的见面礼都拿了出来,也趁着这个机会认了下太子的兄弟姐妹。
皇家子嗣多,认人的时候不止瑚图玲阿一个人紧张,她那两个丫鬟嘴里也是念念有词,毕竟主子记不住的时候,她们也得帮忙提醒!
“哀家也累了,都散了吧。”这事情已经了了,皇太后扶着查娜的手便往后殿走。
其余人纷纷请安,康熙带着太子离开了,宁楚鼎也不想和其他人交流索性带着瑚图玲阿和孩子们先回坤宁宫了。
为怕瑚图玲阿昨夜没有休息好,宁楚鼎也没和她多聊,简单说了几句话便让安九全找个步辇送瑚图玲阿回毓庆宫。
只是大福晋没有这个眼力见,在瑚图玲阿回到毓庆宫后,直接带着她两个女儿登门拜访。
“大福晋来了?”瑚图玲阿才脱了外衣躺在床上休息,丫鬟就进来通传此事。
“大福晋还带着两位格格一起过来的,奴婢还是先伺候您 更衣吧,大福晋那边心漪已经在上好茶水了。”心涟一边说一边扶着自家主子起身。
瑚图玲阿叹了口气,任由丫鬟给她重新梳妆更衣。
一番忙碌下来两刻钟过去了,瑚图玲阿才姗姗来迟。
“不知道大嫂会来,倒是我礼数不周了。”瑚图玲阿道。
大福晋在等了一刻钟后便猜到了瑚图玲阿可能是在休息,不过这来都来了,自然是将话说完再走才可以的。
“也是我没提前和你说一声。”
两人落座后,大福晋直接让嬷嬷领着她那两个女儿出去逛逛,丫鬟们又重新上了茶,瑚图玲阿是主人不能干晾着大福晋,只好努力地寻找话题。
只是瑚图玲阿的心思不在这上边,她实在是太困了,昨晚没休息好,今早就起来忙了这么久,好不容易能休息会儿了吧,又有人来毓庆宫……
大福晋见瑚图玲阿恹恹的,也赶忙说了自己的来意,最主要的是她想知道这瑚图玲阿身子是否康健,是不是成婚之后就能赶快有个孩子。
皇太后先前派人和她说的那些话,她也写信问了自己的额涅,民间确实有这种说法,若是女子的身子不养好就再次有孕以后吃苦的还是女子自己;因此大福晋决定先调养调养身子,免得自己再次有孕。
若是皇子中只有大阿哥一人娶妻,她也就不担心此事了;可偏偏太子也娶妻了,若是这太子妃赶在她前头生下皇长孙,那她……
“大嫂这是在想什么?”瑚图玲阿叫了大福晋半天都没见有回应,忍不住抬高了下声音。
白檀推了推自家福晋,待大福晋回过神来,冲着瑚图玲阿讪讪一笑,“我突然想起来这乾东所还有事情没忙,你也累了一上午了先休息休息吧,我就不打扰了。”
瑚图玲阿也松了口气,“那大嫂慢走,心漪送送大嫂。”
三日后瑚图玲阿回门,太子也陪着一起回去了,也正是这趟回门,让太子对自己的妻子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这多亏瑚图玲阿的两个兄长和太子说了许多关于瑚图玲阿的事情。
南薰殿那边的糕点照旧是大福晋在送,起初大福晋还在担心这瑚图玲阿会不会直接越过她也往南薰殿送东西,观察了几日后才发现瑚图玲阿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如此大福晋也就更放心了。
瑚图玲阿婚后的日子也很简单,毓庆宫现在只有她和太子两位主子,她每天还能去坤宁宫坐坐,偶尔跟着皇后去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这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
康熙二十九年五月,噶尔丹率兵三万,分为四营,渡乌尔伞河,拟袭昆都伦博硕克图等部,声言请兵俄图,并犯喀尔喀。
其实早在年初的时候,噶尔丹便肆意掠夺喀尔喀,致使土谢图汗、车臣汗、泽卜尊丹巴胡图克图纷纷告急,并以乏食请赈;那时候康熙就下旨让他们按人口发粮救济。
如今噶尔丹再度闹事,康熙一边严谴其杀戮益甚、拆人妻女行为,一边又命对喀尔喀“罢兵息战”。同时,还吩咐接连调兵遣将,早布预防。
只是这狼子野心,哪里会因为一点点甜头就放手。
六月,噶尔丹于乌尔伞大败清军,进入了距京师仅九百里的乌珠穆沁。
消息传回京城后,朝中大臣都在想对策。
大臣们所想的对策也不外乎调兵遣将,让朝中的武将前去剿灭噶尔丹;只是经过康熙的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亲自出征。
大臣们自然纷纷劝阻,只是康熙心意已决,并不是他们几句话就能更改的。
六月末,康熙又命康亲王杰书、恪慎郡王岳希率部屯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以作防备。
七月初,康熙下旨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禔为副将,出古北口。
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信郡王鄂札同为副将,出喜峰口。
内大臣佟国维、索额图和明珠先留在京城,俟大将军至阴山,驰往会合;内大臣佟国纲、明珠等为护军统领和前锋统领斑达尔沙、迈国等均参赞军务。
事情安排妥当后,康熙也定好了亲征的日子,就在七月十四日。
这是康熙第一次出征,不同于先前的巡幸各地,宁楚鼎命太医院多多准备些伤药以备不时之需。
太子被康熙留京监国,成年阿哥也只带了大阿哥一人前往,其余阿哥们都还在 南薰殿念书;太子虽然也想跟着一起去 ,可这监国的事情同样重要,他也只好对康熙说,自己会留京好好监国,不让其有后顾之忧。
即便没有这话康熙也是十分放心的,自己悉心教导这么多年的孩子,也是时候历练一番了,他也不能总将孩子束缚在笼子里;孩子们总是会长大,总是要翱翔天际的……
七月十四日,康熙启程,首次亲征噶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