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顾祁阑这么说,宁玉惜略有些诧异的看着他。
看着宁玉惜的目光,顾祁阑微微笑了笑:“朕三岁时虽也会背诗,但也是熟读两遍之后才能背下的,
像承昭这样只听过一遍就能背下,还能记这么多天,朕自叹不如啊?”
闻言,宁玉惜笑着夸赞道:“皇上这样也很厉害了,才三岁啊,就能背诗了。”
其实宁玉惜诧异的是皇上居然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天子一般不都是高高在上的,不会轻易承认自己比不上别人的。
没想到顾祁阑倒是直接便说了,而且还是在自己的女人面前,承认自己比不上自己的儿子。
如果皇上知道宁玉惜这么想肯定会说,承认也得看承认谁,自己的儿子比自己强当然高兴了。
此刻顾祁阑便非常高兴,果然是带着瑞象出生的,看来他得尽快给承昭寻个启蒙师傅了,不能白白浪费了这好天赋。
正常皇子都是五岁开始去上书房读书,五岁之前可以由皇子的母亲教着背一些启蒙的三字经什么的,或者寻一个学识上佳的女官教导着。
毕竟五岁之前还小要跟着母亲住在后宫,而后宫不得有男子出入,五岁之后正式开蒙去上书房便要搬到重华宫了。
他三岁时便是母后教他背的三字经千字文什么的。
懿妃也可以先教教承昭,但是懿妃还有承曜和舒妧两个小的要看顾,且承昭有如此好天赋,不能浪费了,还是寻一个学识好的女官来正式教导吧。
顾祁阑便和宁玉惜说了这个事。
宁玉惜想了想,觉得会不会太早了,总觉得儿子还小啊,但是又想到现代时也基本都是三岁开始上幼儿园的,而且承昭天赋这么好,实在不能浪费了。
不过也得问下孩子的意思,宁玉惜便看着承昭问道:“承昭,你想不想读书,想不想有先生来教导你啊?”
见此,顾祁阑有些微愣,在他的思维里这种事是不需要问孩子的看法,父母之命不光是用在婚事上,其他大事上也是这样。
且,孩子如今还小,估计还不太能理解读书进学的意义,问他是做不出合理的选择,再说他是一个帝王,也习惯了自己做主,何况还是自己的儿子。
他会问懿妃也是他觉得懿妃不会拒绝的,没想到她却要问承昭的想法。
这边承昭听了母妃的问话,小眉毛纠结的蹙在一起,他是想读书的,父皇天天那么忙那么累,他想读书认字之后能帮帮父皇。
可如果读书的话是不是就要像大哥二哥那样离开母妃了啊,他现在还不想离开母妃…
纠结一番,他开口问道:“是要像大哥二哥一样去上书房读书吗?”
宁玉惜笑着解释道:“不,是先在母妃这里跟着先生读书,等过两年你长大了才去上书房和你大哥二哥一起上课。”
闻言,小承昭笑了,那就好,不用离开母妃,承昭满脸高兴的应了:“那承昭愿意读书。”
宁玉惜怕他是一时兴趣,笑着道:“你可想清楚了,跟着先生开始读书后,就要日日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的。”
小承昭满脸坚定的点了点头:“嗯,承昭知道的,承昭一定会坚持下去绝对不会半途而废的。”
见此,宁玉惜便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意了。
顾祁阑也暗自点了点头,不愧是他看重的儿子,还这么小便能克服诱惑去选择读书。
这事便敲定下来了,等顾祁阑物色好先生人选就要开始读书了。
二月中旬时,先生人选便找到了,是宫外一所女学的院长。
说到这女学宁玉惜才从原主的记忆里挖出来,这所女学是大晋上上上任皇后一手创办的,也就是皇上的曾祖母,明德皇后。
那位明德皇后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宁玉惜搜索脑海里的记忆觉得不会也是个穿来的吧?
不过这不重要,毕竟人早已经去世了,宫外这所贤宁女学就是这位皇后创办的,原先只是为了收容一些成亲之后,
因各种原因为夫家所不容而被休弃的女子,或者是丈夫去世独自一人孤苦无依的女子。
被休弃的女子往往娘家人也会觉得丢人容不下她,但她们有什么错,在这个男人三妻四妾到处讲究女子德行的地方或许仅仅是因为你年老色衰,或没生出儿子就把你休了。
被夫家扫地出门,娘家也容不下她,她们无处可去,就是出去做工都会被人指指点点看不起,或者直接不要你。
明德皇后创办贤宁女学的初衷就是为了收留这些人,去贤宁女学进学,毕业之后可以留在女学做夫子,或者靠着这身本事去明德皇后名下的产业效力。
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能从贤宁女学毕业,那么你的能力将会提升一倍甚至几倍。
当时刚创办贤宁女学时,女学里的两位夫子都是大家出身,一位是因丈夫变心纳妾还不够还养了外室,那女子自请合离的。
另一位是丈夫死的早,独独留下她带着幼女,婆婆疼爱长子幼子,不喜她加上生的十个女儿,在婆家根本直不起腰,收到明德皇后相邀去了贤宁女学做夫子。
有贤宁女学和那位明德皇后的影响,慢慢的已婚后被休弃或者守寡的女子慢慢的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世人所不容了。
如今的贤宁女学规模十分浩大,各项教学内容也十分成熟。
里面的女夫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一些达官显贵家的女儿都要请贤宁女学里的夫子教导自家女儿。
如今皇后的二公主,和之前犯错送去宫外的大公主也是请的贤宁女学里颇有威望的女夫子来教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