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华盛顿发出大规模征兵的命令时,一支弗吉尼亚人和密西西比人组成的军队连续击溃几股千余人的小规模联邦武装,开进了与华盛顿特区仅仅相隔一条波托马克河的阿灵顿。
而与此同时,在波托马克河的中游,距离华盛顿不远处的爱德华渡口处,联盟国骑兵指挥官斯图尔特亲自率领近3000名骑兵沿着波托马克河岸,在侦查营士兵的带领下,顺河而下,扑向华盛顿特区。
华盛顿特区四周,尤其是撒布在波托马克河北岸长达十余里的河岸,麦克莱伦率领他最新组建的近6万人的波托马克兵团,在收到总统林肯的命令之后,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内,便修筑起了12处河岸防御工事。
尽管如此,麦克莱伦还是不免担忧,他认为自己的兵力还是太少,一直催促各州的志愿军快速赶往华盛顿来协防。
在马纳萨斯战役结束的第三天上午,被后世称之为波托马克河战役的战事正式打响。
南部联盟国方面,主力是由罗伯特*李率领名士兵组成的谢南多亚军团和博雷加德准将率领的名士兵组成的波特马克军团组成。
谢南多亚军团又分为二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团和一个骑兵团,罗伯特*李从已经攻占了的波托马克河下游重镇亚历山德里亚准备渡河,但始终搜寻不到足够的船只,即便搜获几艘,也是很快被对岸的联邦游骑发现,无法渡河。无奈之下,罗伯特*李只能率领谢南多亚军团逆河而上,往上游的阿灵顿靠拢。
而阿灵顿镇的北部,波托马克河南岸的爱德华渡口处,战斗已经开始。博雷加德准将率领的特马克军团中,前锋朗斯特里步兵旅4000余人已经开始砍伐树木,拆除四周的民房准备搭建浮桥。
而后一步赶到的琼斯旅和艾维旅陆续将自己队伍中间的炮兵连推出,对准波托马克河北岸的联邦防御工事,开始轰击起来。自然,河对面,也是刚刚筑起来的矮墙和土垒搭起的简易堡垒内,联邦军队的防守火炮也开始猛烈的回击。双方相互炮击,猛烈开火,相互不相上下。
不过,僵局很快便被打破。在下游的亚历山德里亚找不到进攻机会的罗伯特*李,只留下二百名侦查兵沿着河岸侦查,率领其余的谢南多亚军团来到阿灵顿,也开始拆毁镇上的木房,制造简易木筏,在骡马拖拉的火炮掩护下,便开始朝北岸进攻。
北岸防守的联邦军队,在一片惊叫声中,从爱德华渡口对面赶来支援。在损失百余人之后,北岸的火炮也相继架设了起来,相互轰击。
但明显不同的是,南岸的联邦军队火炮手训练要精良得多,目标打击相对北岸的联邦军队来说,要精确的多,北岸不断有火炮哑火,不是在木桩等掩体后面的炮架被炸裂,就是炮手被炸伤。一个多小时之后,北岸的火炮便慢慢变得稀疏起来。见此情景,负责发起渡河冲锋的杰克逊步兵旅,找出从波托马克河下游用马车拖来的几艘划艇,加上几个木筏便冲下河中。
对岸的炮声虽然稀少,但枪声大作,划艇和木筏上的杰克逊步兵旅士兵损失惨重。
不过,河岸边,杰克逊亲自挥舞着美利坚联盟国的大旗,又是一批联盟国士兵冲入河水中,拼命向对岸划去。而岸边,上千士兵手持步枪,往河岸对面射击,尽管超出最有效的杀伤射程,但还是有一定作用,对岸的开火变得没有那么肆意密集了。
尽管如此,想要冲过河岸,还是极为困难。没多久,便有数百杰克逊步兵旅的士兵落入波托马克河水之中。战况异常地惨烈!
...........
距离波托马克河北岸不到两三公里的乔治城和华盛顿市区街道上,成千上万的民众和政府官员、警察、记者纷纷冲上街头,振臂高呼要拯救联邦,加入军队上前线与叛军搏斗,群情激昂。
然而,更多的民众则是惊慌失措,有些民众紧闭门户躲了起来,有些民众甚至收拾好行礼,拖家带口前往火车站,准备搭乘火车离开华盛顿,逃往巴尔的摩甚至更北方。不过,小小的火车站早已经被军队封锁,禁止普通民众通行,他们用来运输北方各州前来首都的军队都来不及,怎么还会让普通民众使用,何况还担心有细作渗透破坏。于是,在恐慌而逃的民众和联邦军队之间,发生了推搡乃至到剧烈的冲突暴力事件,最终,军队让步了,让人心惶惶的民众进入火车站,乘坐返回各州的空载火车离开。但这道口子一开,整个华盛顿特区的民众纷纷涌入火车站,让本就运力不足的铁路运兵更是艰难,各州援助首都的兵力进展更加缓慢。
军队中不少人也是惶恐不安,尤其是那些本是普通百姓的民兵,听的耳边响起的连绵不绝的枪声,还有不断受伤被抬入市区的伤员,都是吓得有些脸色发白。毕竟他们从未上过战场,原本以为铺满红地毯、四处鲜花掌声的参战之旅,竟然变得如此残酷不堪。
而波托马克河中,数艘炮艇和兵舰也被集中了起来,但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便被南岸的波特马克军团中的一队炮兵盯上,几轮炮击之后,一艘炮艇被击沉,另外一艘受伤,其余的联邦小兵艇纷纷被放弃,漂浮在河水之中。
戒备森严的白宫内。
总统林肯破天荒地接过新任的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递过来的一根雪茄,狠狠地吸了一口,剧烈的烟味呛得他猛烈咳嗽起来,他狠狠地将手中的雪茄捏碎扔在地上,对斯坦顿道:“情况怎么样了?”
“总统先生,我已经以联邦战争部的名义让终于联邦的各州州长发了电报,要求他们赶紧组织兵力抵达华盛顿,保卫首都!”斯坦顿吐出一口眼圈,两眼通红地道:“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下令拆卸华盛顿特区内的工厂,准备将一切能运走的设备运往北方费城和纽约州。”
林肯沉默不语,半响之后才怅然叹道:“你做的没错!看来,华盛顿是难以守住了。那些民众想逃走,由得他们好了,不要阻拦了!另外,再跟财政部长萨蒙*蔡斯交代下,让他们讲华盛顿的国库黄金全部搬往纽约的华尔街国库,战争部派人全程护卫!”
斯坦顿有些凄然地点点头,道:“总统先生,我马上就办!”
林肯苦笑一下,有些心力憔悴,看向这名刚刚上任两天还没来得及一展身手的战争部长,问道:“斯坦顿先生,华盛顿守不住,从战争角度和地理位置来说,联邦政府都应该搬往费城。只是这一搬迁,费城的那些财团势力必定会欣喜万分,联邦政府想要再离开费城搬回华盛顿,就困难了。若是可能,我倒想只是搬往巴尔的摩。”
斯坦顿连忙摇头:“总统先生,巴尔的摩距离华盛顿才50来公里,若是华盛顿守不住了,巴尔的摩也很可能遭受攻击。战略纵深太小了。如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最好还是搬迁到纽约最好,恰好那里也足够繁华,可以将纽约建成第二个伦敦。”
林肯坚定地说:“不,不,还是搬往费城吧。不能到纽约去。当初国父他们就是将美利坚联邦立国都在费城,就算如此,都因南北双方发生争端,北方希望定都纽约,南方希望立都南方城市,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才新选在南北交界的华盛顿特区。若是重新回到纽约,也就意味着彻底抛弃南方,更会让南方民众死心塌地倒向叛军。”
斯坦顿明白过来,这只能迁都费城了,又宽慰了林肯几句,斯坦顿匆匆离开。
华盛顿独自一人坐在那里,他人生第一次有了些泄气,发出痛苦的呻吟:“上帝啊,既然您永远是对的,为何我不能站在您这一边!我该怎么办,联邦该怎么办?难道我要成为第一个丢失国土的美利坚总统?”
而同一时间,国务卿西华德在华盛顿特区的一间民宅内,会见英国驻美利坚联邦公使理查德*莱昂斯和法国驻美利坚联邦公使默西埃,再次坚决请求英法两国不得承认南部联盟国的独立地位,否则,将视同为向美利坚联邦宣战。但理查德*莱昂斯和默西埃两人均未表态,表示他们目前只接受其国内的指令,不干涉美国内战。
西华德见两人表态不干涉,放心地离开。而理查德*莱昂斯和默西埃两人换了一处地点,秘密来带一处旅馆,却商议起如今的美国形势来。
法国驻美公使默西埃首先提出:“莱昂斯先生,美利坚联邦和联盟国之间的战争打到这种程度,我们法兰西帝国和你们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作为世界性的大国,有必要针对他们的争端进行必要的干预了。您知道,战争仅仅开始几个月,美利坚南部联盟国运往我们法兰西的棉花数量便已经收到了影响,如今北方联邦的所谓海军开始对南部主要港口进行巡逻封锁,禁止南部联盟国的商船自由出航,这将会进一步严重影响我们法兰西,乃至整个欧洲的棉花供应。我甚至能听到巴黎和里昂的纺织工人在受冻挨饿而闹事的呼喊声了。这事不能拖了,必须立刻制止他们进一步战争!”
理查德*莱昂斯点点头:“不错,我其实也有如此想法,还在战争开始前便向伦敦建议过。不过,首相和外交大臣都因为国内和印度的叛乱搞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啊。如今北方联邦吃了打败仗,连华盛顿都要被南方联盟军攻占下来,是时候再催促下伦敦方面表态了!”
“是啊!莱昂斯先生,咱们一起在美利坚出任公使,要是趁此机会让欧洲插手美利坚,甚至将其一分为二,成为联邦和联盟两个国家,可是我们俩人的大功劳!”默西埃有些激动:“由此我们也能早些调回欧洲,获得晋升甚至成为内阁大员也不一定。如今战争形势越来越明朗了,欧洲方面肯定愿意表态了!再说,为了欧洲的那些可怜的纺织工人们,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尽量将美利坚事务控制在有利于欧洲的范围内,我想你们大英帝国和我们法兰西帝国一样,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廉价棉花作为原料吧?”
“默西埃先生说的太对了!”理查德*莱昂斯表示赞同:“不过,还是再稍微等等为好!还是等南部联盟军队占领华盛顿之后,那时才是欧洲方面插手的最佳时刻!相信整个欧洲都不会再观望了。”
默西埃点点头,心中却一阵冷笑。面前的这位英国公使,可能还不知道,法兰西帝国的国务大臣瓦莱夫斯基,当今法兰西皇帝陛下的堂兄弟,会同中华帝国的新墨西哥省总督彭玉麟将军,已经和南部联盟国达成了秘密协议,只是还未完全公开,等待着在合适的时候公开而已。英国人就算现在答应,也是落后一步了,大半利益已经被法兰西获得了。
两人还想议论一下,如何帮助两国的银行家和商人保护名下在美利坚的资产,这时,华盛顿的西南方向,传来几声巨大的爆炸声,紧接着,便是猛烈而密集的枪炮传来。两人脸色一变,这时,旅馆外的街道上,也传来乱糟糟地嘈杂声,许多民众挤在街头,乱哄哄地。有人还在呐喊着叛军打过来了快逃命吧之类的。
两人一下没了心思,也跟着跑到街头,只见不少服装不一、衣衫不整的联邦民兵也从旅馆门口跑过,两人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有一支南方叛军已经渡过了波托马克河,攻入华盛顿特区,而后面更多的南部联盟军队也跟着冲过波托马克河,美利坚联邦军队开始溃逃,联邦的首都华盛顿特区,已经被南方叛军攻破,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