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败,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情和汪直的离开是脱不了关系的。
毕竟当年汪直已经示警过很多次了,并且也不止一次的被朝中之人破坏了,而且他的失势虽然是因为东厂提督尚铭等人的弹劾,但这里面还有多少人参与不言而喻。
众人害怕明宪宗责怪,只推说是因为调兵未集,与满朝科道官一起把败仗瞒了下来。
直到一年之后,有人终于看不下去了,将这些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见深,然后大同总兵许宁、巡抚郭镗、镇守太监蔡新拿下。
可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免除了他们的死罪,最后各降官六级,永不起用。
而这件事情是明朝很难得的一次群起而攻之,有文臣诸如巡抚郭镗,但也有武将大同总兵许宁。
甚至还有官宦,无论是东厂还是镇守太监蔡新,亦或者是戏讽汪直的中官阿丑。
这似乎是一个所有人都想要让汪直下台的联合之事,而原因也很简单,他是酷吏,哪怕他做得很好也一样,酷吏是选择我们所有人头顶的一把刀。
就比如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无论这个工人多么的认真,多么的实诚,一个翘着二郎腿抽着烟的业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盯着你,你也不舒服。
最起码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他都不舒服。
当然,比如河南巡抚秦纮就是和汪直对着干,但汪直反而对秦纮恭谨相待,甚至被他弹劾之后也如实上报,既廉洁又有才能。
哪怕是看到了他对自己的弹劾,他也是认罪,他有错,就是有错,他认,但是他也是个有良心的酷吏。
不过这种人或许会受到兵科给事中孙博这种人的赞美和表扬,但禁不住绝大部分的人都受不了这把刀子在自己脑袋上面悬着。
而汪直本身的性格,也的确是让他有很多把柄落到了别人都手中。
直到弘治十一年左右,孝宗召回汪直、梁芳等人,仍然是满朝哗然,吏部员外张彩愤而弃官。
最终导致了汪直再也没有了其他的成绩。
无独有偶,除了汪直之外,另外的一些人也同样在成化年间创造了奇迹之后最终落寞下去。
比如王阳明小时的偶像王越。
王越除了和汪直配合打出来的草原王廷奇袭战,还有成化九年的红盐池之战,成华十七年的追杀黑石崖,成化十八年的延绥大捷。
这直接导致了那蒙古鞑靼在成化一朝都不敢再进入河套地区放牧了。
而王越也凭借着一次次的战功成为了明代仅有的三个因军功被封爵的文官之一。
剩下的分别是朱棣时期的名将王骥还有就是阳明先生王守仁了。
先不说老王家是不是有什么外挂啊,就只说这个战绩,你不得不承认在明朝以文治武上面有一个无奈的事情。
那就是土木堡之后,能打的武将还真的不如能打的文官...
这为后面的大坑埋下了伏笔。
只不过他最后也因为汪直的事情而被簸箕,最后更是因为后方问题而被活活气死。
当年受孝宗宠爱的宦官李广得罪自杀,谏官连续上章弹劾,指责王越为李广同党,这件事情让王越十分痛苦,最后弘治十一年十二月一日在甘肃病逝。
不得不说这也是明朝的损失了。
从这两个人的身上也能够看得出来,明朝成化年间这后方的情况多么的恶心。
那么作为首辅佐的商辂却又为什么没有阻止?
这就要说这位大明的传奇和大明的最大问题了。
首先说商辂,这位是连中三元,一路飙到了内阁首辅之位,而整个人确实是也很矛盾。
他的性格就是那种,刚正不阿,但是却又宽厚有容。
单说他的内政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为成化和弘治两朝的中兴绝对是出了大力的,甚至得到了一个傲人的评价。
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甚至单论能力来说,哪怕是放在了整个大明王朝两百多年,他都算得上是最顶尖的那批人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你就能够发现,他和汪直,甚至在王越这里,他的形象都不是那么的光辉伟岸,甚至有点扯后腿的意思。
其实在王越对他的评价里有这么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王越在朝廷上遇到反对汪直的大学士刘吉、刘珝,称:
“汪直行事也颇为公正,像司礼监太监黄赐专权受贿,不是汪直不能将他除去的,商,万居官已久,对事理对错多有忌惮之处,两公入阁才几日,怎么也做这种事?”
这是王越对汪直的维护,但是同样他也得到了反驳。
那就是“吾辈所言,非为身谋。使值行事皆公,朝廷置公卿大夫何为?”
这句话就非常有意思了,他并没有说汪直所作所为不是为了公家,而是提出来了一个问题。
如果说朝廷的公义需要太监来维持,那么要这满朝的公卿干什么?
是不是很不要脸!
特别不要脸,非常不要脸,合着人家为公,还不对了?
但你再看这句话,他们针对的是汪直么,或者说,他们针对的仅仅是汪直么?
当然不是,他们针对的是所有宦官,甚至慢慢的不仅仅是宦官,还有武将,乃至皇权。
可你说如今的他们,还正义么?
对汪直最为反对的不是别人,正式那位被称之为商公第一的商辂。
一代贤相,一代明宦,他们却是仿佛生死仇敌一般,而他们两个谁对大明的帮助更多?
睡也说不出来,谁也不能说出来。
这就好比这些年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例子。
问:当年学校里那些不学好的混混儿们现在都在干什么?
答:初中就不上了,现在开了个场子,豪车豪宅,手里还有一群大学生打工。
结论:上学没什么鸟用。
可事实当真是如此么?
元末明初与一个乞丐当了皇帝,而莫要说大明,下过历史上可有一个文官最后当上了皇帝?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乞丐不如皇帝?
换而言之,汪直管不了同样为太监的司礼监太监黄赐,甚至拿不下东厂,他能做的仅仅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那莫要说整个大明,莫要说所有历史,就说成化一朝被评价为乌七八糟的原因之下,有多少是宦官在折腾?
他们也是宦官,他们该不该被管住?
当然应该,因为我们之中应该没有人的身份是皇帝,也没有从小接受的是封建王朝好,皇帝就是真理的这种教育。
所以我们可以不喜欢文官,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去喜欢明朝大部分的太监....
虽然我们从来不否认这宦官之中仍然还有诸如汪直,诸如郑和这种存在。
但我们恐怕都不想生活在其他宦官掌权的地方,因为正如文官在收拾宦官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其中的一个人是不是真的需要被收拾。
宦官在收拾世家豪门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考虑这样会不会波及到百姓,会不会波及到佃农。
如果波及到了,那只能说,你的运气真不好。
如果屠灭一个敌对势力,同时会让数百家普通百姓破门灭户,他们也没有人会想着这样做值不值得,正如曹孟德屠城的时候也没时间去询问,这里面有多少人是陶谦的死忠,有多少是无辜的百姓。
都动手了,谁还管那么多呢?
这件事情本就不是对与错的问题,本就是文官不能允许有宦官直接做大做强,然后带出一个个的宦子宦孙来和他们争夺更多的权利和利益。
所以商辂有错么,他没错,他知道如果然宦官大量出现掌权之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汪直有错么,他也没错。
成化有错么?
事实证明,他还真的有错。
一个皇帝,坐拥百年甚至千年难得一遇的汪直,有一个力压北境的名将王越,有一个被称之第一的商公。
还有一群他们带出来的能臣干吏,名臣将校,这种局面怎么就会被评价为乌烟瘴气?
第一,他的运气真的不好。
成化在开局的时候,天灾不断,灾害频发,流民百万,强敌环伺,比之崇祯都是不逞多让。
你以为小冰河很恐怖。
成化上位的时候,什么旱灾洪涝,地震蝗灾,年年变着花样出来不说,时不时的还用一场瘟疫告诉你这日子不是那么的容易。
成化初期,荆襄,四川,两广,宁夏,陕西等地直接爆发了百万级别的流民直接开始闹事,直接就是遍地狼烟。
外面的蒙古鞑靼,建州女真那更是对正在虚弱士气的大明垂涎欲滴。
当年于谦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政局清明再次被朱见深他爹朱祁镇弄得乱七八糟。
一边是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足一年家资巨万,边军彻底亏空,徐有贞和石亨互相厮杀弄得双双完蛋,紧跟着朱祁镇还把对自己有功之人的家眷妻女送到鞑靼手中任其凌辱。
这种事情发生在成化之前,多少人会寒心不已。
所以在这种局面上他成化皇帝朱见深的前期是十分不错的,重用了诸如汪直,商辂,王越还有众多于谦时期的旧臣。
用他们稳定了局面,十几年的时间,他成功的平定了各地叛乱,同时在鄂,豫,陕三省交接之处设立了陨阳府,将那些流民安置,让他们恢复了正常。
成功的抗住了前期的混乱,成功的抗住了天灾的压力,然后北出辽东,打建州女真,打蒙古鞑靼给亲爹报仇。
同时也成功的抑制住了一段时间的土地兼并,鼓励百姓耕种,加强了商税。
在这些举措之下,他成功打出来了成化中兴的局面。
而且他儿子朱佑樘必须得谢谢他,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基本盘。
可,后期的朱见深也犯了明朝的一个通病,同样也再次促进了明朝最大的问题。
文官集团的诞生。
那就是他也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