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大惊失色:
“咱们都是生意人,为何说这个?”
朱文正颠了颠寒光闪闪的弯刀,说道:
“谁跟你是生意人?”
就在这时,胡大锤带着几个家丁也赶来过来,闻言大喝道:
“大都督亲临,还不跪下!”
王老板万万没想到,统帅三军的大都督竟然会跑到这种地方来,更是亲眼撞见他私藏了战马。
他双眼圆睁,两腿发软,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朱文正只是吓唬他一下,见他老实,这才一五一十的询问起来。
原来当初战乱时,王老板盘下这座马场,就发现了二十多匹阿拉伯战马,他悄悄将其藏了起来,只出售了普通战马。
后来,他也摸清了黑市的门路,每当有土豪高价收购时,他就牵上一两匹阿拉伯战马去卖,这个时候价格往往能翻到普通战马的两倍左右,即五六十两白银。
运气最好的一次,他甚至将一匹马卖到八十两的价格,利润几乎是驮马的一二十倍。
一来二去,还剩下十几匹,他也没闲着,拿去给普通驮马配种,生出来的小马驹也比一般驮马卖相要好。
若不是最近江西遭了兵灾,生意不好做,他的马场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另外,据王老板自己估计,流落在整个江西行省的好马,应该还有不少。
朱文正皱眉想了想,说道:
“你私藏战马的罪名,我可以不追究,但你手中的战马,我要全部收购!”
王老板一听,浑身无力的瘫坐在地,军队收马向来价格不高,能有八成左右,二三十两一匹就不错了。
这王老板也是财迷心窍,如今兵荒马乱,战马放在哪一家都是军管物资,北方元顺帝那边,十锭纸钞都不买来一斗粟米,却可以用十一锭纸钞强行收购战马,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明抢。
吴军虽然不富裕,但至少是真金白银的收购,他居然还不满足。
却听朱文正接着说道:
“我只要这种阿拉伯马,每匹六十两白银,你可以替我去民间搜罗,凡是愿意卖的,都是这个价格!”
王老板一个机灵坐起来,难以置信的盯着朱文正,由他去张罗,中间还可以赚个差价,这简直是天降横财啊!
这种好事,谁不愿意干!
王老板一跃从地上爬起来,急忙发誓赌咒,一定会替朱文正搜罗更多的阿拉伯战马!
等王老板兴致冲冲的走了,胡大锤有些纳闷的问道:
“大人,我们这样是不是有点亏啊?”
朱文正却信心十足的笑了起来:
“我们不清楚马匹交易的门道,由王老板出面,反而省去许多麻烦,只要把这批马养好了,等过几年天下缺马时,你就知道有多赚了!”
…………
却说朱元璋在应天招募降卒,整顿军马后,实力变得更强。
九月时,张士诚派遣大将李伯昇,在叛将谢再兴的协同下,率领大军进攻朱元璋。
也不知道是不是学了陈友谅的,张士诚大军同样号称六十万,可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两军还未正式开打,张士诚就退兵了。
这事说来话长,却也神奇,张士诚因为占据江浙一带,地盘跟北元接壤。
早年起兵时,张士诚经不住虚荣心诱惑,自立为“诚王”,结果好处没捞到,反而引起北元朝廷的注意。
元顺帝亲自下令,命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攻,把张士诚当时的大本营高邮围了个水泄不通。
张士诚不属于红巾军,没人帮他,一时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了。
更悲催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元丞相脱脱铁了心,要在攻下高邮后,屠尽当地兵民,以在全国杀鸡儆猴。
眼看张士诚身陷绝境,结果竟天降鸿福,脱脱遭奸臣算计,被元顺帝一纸诏书就地解职,并押往吐蕃,在半路上被毒酒赐死。
至于那号称的百万大军,一时群龙无首,军心涣散,张士诚抓住机会,将其全部击溃。
自那以后,张士诚学聪明了许多,不再称王,反而时不时跟元顺帝眉来眼去,元顺帝忙着镇压红巾军起义,也乐于跟张士诚搞得火热。
结果一来二去,元朝廷还给张士诚封了一个太尉的大官,他手下的文武官员也都跟着鸡犬升天,各自封官。
张士诚投桃报李,每年都走海路,向元大都运送粮草达十一万石之多。
元顺帝见这小子上道,为了安抚住张士诚,又派人赐予龙衣和御酒。
如此一来,张士诚自认为混了个编制,也是体制内的人了,变得更加骄横,一边让部下歌功颂德,一边狮子大开口,要元朝廷封他为王。
好家伙,也不知道他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当初就因为自立为王,才招来元朝百万大军围剿,如今竟然梦想着元顺帝直接封他为王?
张士诚脑袋进水了,可元顺帝没有!
元朝廷毫无意外的拒绝了!
今时不同往日,张士诚自认为羽翼丰满,一怒之下,于今年九月,再次自立为王。
只是这一次,张士诚改了个名,不叫“诚王”,而是叫做“吴王”!
没错,此时朱元璋还是吴国公,张士诚就自立为吴王,偏偏要压着老朱一头。
如此骚包的操作,自然引来朱元璋的亲切问候!
说起来,张士诚也不是第一次恶心朱元璋了,早在数年前,双方地盘第一次交界时,朱元璋就派出使者对张士诚表示了恭维,并希望双方能够安稳合作,共同对抗强敌。
张士诚的回复也很有礼数,他直接扣留了朱元璋的使者,并发兵攻打朱元璋。
这一下可把老朱恶心的不行,老朱也不是好惹的,当即派出徐达等人,击败了张士诚的军队。
张士诚一看傻眼了,又立即派人求和,并表示以后每年可以供奉粮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
朱元璋大手一挥,表示只给粮食就可以,将使者放回来就行。
然后……然后张士诚就不理朱元璋了,又把老朱气的冒烟。
接下来几年,双方自然是撸着袖子上场互搏,张士诚虽说大事糊涂,但他却有一个陈友谅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仁义”。
没错,就是仁义,张士诚起家后,大力改革元朝弊政,减免了许多苛捐杂税,赢得当地百姓爱戴。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比老朱更爱惜百姓,只是因为张士诚占据了江浙地带,全国最富裕的地区,光卖私盐就赚得满盆钵体。
这导致张士诚的财力,是朱元璋和陈友谅无法企及的。
而且他对手下将领也十分宽容,打了败仗很少责罚,甚至还赏钱安慰,下次出征时,照样任用。
虽然此举造成张士诚的军队,往往纪律松弛,战斗力不稳定,但也为他赢得了一批铁粉效力。
朱元璋一时也拿他奈何不得,一拖就拖到张士诚今年自称吴王。
老朱关起门来大骂一通,最后还是觉得小不忍则乱大谋,按原计划行事,先解决汉军残余势力,再调头解决骚包的张士诚。
张士诚不甘心看着朱元璋壮大,自然派出六十万大军想拖住老朱的后腿。
结果他好像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自立为王后,又一次成功引起了元顺帝的亲切关注。
张士诚没拖住朱元璋的后腿,自己反倒担心被元顺帝爆了菊花,六十万大军还没摆开架势,就只能又匆匆跑回家,防守老巢了。
朱元璋见张士诚折腾半天,没搞出什么名堂,索性留下徐达驻守应天后,他亲率二十余万大军,乘坐千百艘战船,浩浩荡荡的向武昌而去。
十月初七,吴军大队人马抵达武昌城下,朱元璋下令:
“立栅围之,江中联舟为寨,以绝其出入之路!”
一时间,武昌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但武昌是汉军大本营,被陈友谅经营多年,其坚固程度,甚至还要超过洪都,又岂是那么好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