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来到了夏末。
农历七月初七,是炎国的百姓很重视的乞巧节,乞巧节这日是非常热闹的。闺阁女子会在丫鬟的陪同下,上街观星、游玩,期盼着可以遇见自己心仪之人。
未婚夫妻也会相约着一起到河边放莲花灯,祈愿、祝福。他们还会一起走过姻缘桥,祈望婚后可以一直相伴、相知、相爱……。
正所谓“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节的活动主要是夜间进行的。这日的上京会取消宵禁。街市上会比白日里还热闹。卖花灯,卖吃食,卖各种钗环配饰的摊贩数不胜数。
段明清自然要陪李岚游玩。其他同乡友人也都有女伴相随。董衍只能带着小六子,游游荡荡。感受一下,上京的繁华热闹。
“少爷,这可比咱桐县的热闹多了。”,小六子看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忍不住叹道。
提到桐县,董衍有些想家中的爹娘了,自从他爹升迁,全家迁至榕城新家,他还没回去过呢!他爹上次家书中提到,桐县如今蒸蒸日上,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董衍得知后,心中是很欣慰的。那毕竟是他第一次为百姓做实事。
卖莲花灯的摊子是最多的,因为乞巧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放灯祈愿。
炎国上京城外的青鸢河上,有座仙鸢桥。每逢乞巧节这天,沿着青鸢河,搭起无数摊位,五花八门、品类繁多; 有祈愿河灯、乞巧美食、乞巧人偶,还有书僮摊书卖,人声鼎沸,声音不绝。
董衍今日的目的地便是这青鸢河。因为乞巧节这天,不止会在青鸢河畔看到各府贵女、贵公子。甚至还会看到皇子公主。
河面上星星点点,荷花灿灿,有些河灯被拦阻在弯道里或草丛中,三三两两、挤挤挨挨。
董衍找了个卖莲花灯的摊子,买了盏莲花灯。用摊主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写了祈愿语。将其放置在莲花灯内。
“少爷,您现在就要放灯吗”?
“先去找个清净些的地方”,董衍提着灯,沿着青鸢河岸走去。快到仙缘桥时,碰到了段明清和刘岚二人。
“董兄?这是去何处”?
“段兄、刘姑娘”。
“董公子,可是要去寻人”?看着董衍手中提着莲花灯,刘岚疑惑的问。
董衍:“无人可寻,只是去寻个地方放灯”。
段明清:“董兄不如与我们一道,自己未免太孤单了些”!
被扎心了的董衍:“在下就不打扰段兄和刘姑娘了”。
“那我二人就先去挂同心锁了”,段明清故意说道,成心要刺激自己这个好友。
董衍再次被扎心!告别了你侬我侬的两人,带着小六子,找了个人少灯也少的地方。
他将手里的莲花灯,轻轻放入河水中。莲花灯顺着水流而下。董衍在心中默念道: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灵韵,今日你会出宫来吗”!
而此时的灵韵公主,也正和圆子放莲花灯,今日出宫是皇帝容许的。只不过,暗中派了人手保护。而且,皇帝还给灵韵找了个“随从”——二皇子。
二皇子正在不远处,观察着灵韵周围。生怕有什么歹人。
“父皇真是的,其他兄弟都是与贵女相约。本皇子只能给皇妹当随从……”。二皇子碎碎念。
“公主,您看,您的灯漂的多快。你的愿望,定能实现”。圆子看着渐渐飘远的莲花灯,高兴的说。
想到自己所求,灵韵公主不觉红了耳朵。
正要离开岸边,发现一盏灯漂到了她的脚下。似乎是被水草缠住了,不再继续漂流而下。灵韵鬼使神差的,弯腰捡起了莲花灯。又鬼使神差的将里面的纸条取了出来。虽然知道这样很不好。她还是好奇的打开了。
只见小小的纸条,龙飞凤舞的写中一行小字:“吾惟愿得吾妻欢心,白首不相离。生生世世一双人”。
看着这行小字,灵韵突觉眼睛酸涩。明明是一个陌生人的祈愿。她却很想哭,就像是自己的所求,终于实现后的喜极而泣。
“公主,您怎么哭了”?圆子看到自家公主,对着一盏莲花灯流泪,着急询问。
灵韵回神,摸了摸自己的脸,只摸到满脸泪水。
“对啊!我怎么哭了”!灵韵也惊讶了。二皇子似乎发现了,疾步跑到二人近前,着急询问:“皇妹,怎么了”?
“皇兄,我突然好难过,我们回宫吧”。灵韵满脸泪水,可怜巴巴的看着二皇子。二皇子吓坏了,哪有不依的。随即,带着灵韵回了宫。
当天夜里,灵韵公主便发了烧。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宫里翻了天,太医出出进进。宫女太监神色慌张……。
“母后,您先回宫歇息吧。灵韵有太医盯着,不会有事的”,皇帝担忧太后身体,劝说道。
“今夜哀家就在这儿歇了,不然心中难安”。太后不想回自己宫殿。决定在灵韵的殿中歇着。皇帝深知自己母后的固执,也只好由着她。
昏迷中的灵韵公主,反复梦到一个场景,她穿大红衣裳,和一个看不清面容的男子拜堂成亲。她内心的幸福喜悦,即使是梦中,也能清晰感知。男子长身玉立,虽看不清面容,亦能猜测定是个翩翩公子。
太医院换了几次药方,灵韵公主的情况才好转了些。烧退以后,晚间时候,灵韵渐渐清醒了过来。看到床前坐着的老人,灵韵声音嘶哑道:
“皇祖母,灵韵累您担心了。”
见孙女醒来,太后才松了一口气,她慈爱的摸摸灵韵公主苍白的小脸。
“你这一病,你那皇帝爹都无心朝政了”。太后笑着说道。皇帝每日都来看望,可惜灵韵清醒时却没看到自己父皇,太后怕灵韵会以为皇帝不重视她,故而才打趣自己儿子。
“孙女虽然迷迷糊糊的,可是您和父皇说的话,孙女都有感知到的”,灵韵明白皇祖母的用心,笑着说道。话音才落,嬷嬷便进来说道:
“太后,陛下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