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8k小说 >  金鳞开 >   九十章 欲破巨浪乘长风(六)

太子领兵出战并不是没有先例,不过一般都是进行城防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守城有既定套路。华夏从三千年前开始筑城,时至今ri在城池攻防上已经形成了套路,只要不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庸才,或者碰上不世出的天才,要想攻破城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二是因为明初之时,皇帝与太子之间,皇帝往往具有更直接的军事体验。

比如成祖之于仁宗,仁宗之于宣宗。

然而目今的情况是,皇帝希望秦兵能够继续南下攻打闯贼,太子去洛阳守城就等于束缚了秦兵的手脚。原本洛阳并非守城之局,也会因为太子的原因变成非守不可的局面。这对于崇祯来说不是件好事,对于孙传庭来说也足以头大如胀。

可秦兵此战消耗之后,多次移文兵部希望得到京营的补充。如今京营的兵员数量的确极少,一部分随着周遇吉去了山西,一部分随黄得功去了庐州。故而太子说堪战之兵三百,崇祯虽然震惊,却也不觉得是太子危言耸听。

若是派三百兵去增援一位督师,即便不顾时人的讥笑,也难逃后人的嘲讽。皇帝从来被教育要畏天命,畏民声,畏后世之名,所以这种事崇祯是绝对不肯做的。

京师之中真正成编制的,除去不可轻动的上直亲卫,还真是只有东宫侍卫营了。

崇祯一时纠结得眼前发黑,脑袋中嗡嗡震鸣,只有一个声音不住在头脑中盘旋:“怎地已经到了如此田地!”

“父皇,”朱慈烺见崇祯纠结不定,连忙趁热打铁道,“如今这局面,恐怕非得陛下亲征方可振奋人心。然而京畿重地,实我家根本所在,须臾离不开父皇。朝臣之中,即便丁启睿、侯恂之辈都不堪此任,除了儿臣领兵前往,更有何人?”

若是早两年太子敢这么说,难免被冠上一顶狂悖的帽子。经历了京师防疫之后,崇祯意外地发现自己儿子虽然不是天才,却是个不错的帅才,防疫非但没花费多少帑金,而且还赚足了养人的经费,甚至还固结了京师民心。

——或许儿子这么说,未必不是因为胸有成竹。

崇祯心中暗道。

“你算得上是聪明早慧,但这行军打仗之事,岂是儿戏?”崇祯板起脸,并不肯立时答应。

论说起来,华夏一直进入现代化国家之后,对天才的定义方才广泛起来。在“独尊儒术”的时代,只有骆宾王、王粲那样小小年纪能够作诗行文的人才算天才。

放在国朝,张居正十二岁中秀才,被称作“神童”,又被湖广巡抚顾璘视作“治世之异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中进士……即便如此也挨不上“天才”这一评价,就是因为在诗文文采上拖了后腿。

朱慈烺初到贵境,没有摸透这个潜规则。虽然很努力,但仍旧不被人视作天才而得到信服。甚至因为表现出来的“聪明”,让人联想到了先帝天启,着实让崇祯担心了许久。

话说到天启,他若是晚生四百年,也是“天才”级别的人物,而盖棺定论给的谥号却是“悊”。这里面还有崇祯与他的兄弟人情分。

“儿臣曾读二祖之书,实在倾慕祖宗跃马江山的豪情。既蒙天顾让儿臣早慧,又逢国家动荡,焉能枯坐京中?”朱慈烺知道眼下是最后翻牌的时候,若是崇祯皇帝不肯,就只有借天津防疫之辞,率领东宫侍卫营出京之后转道豫南,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若是行此绝然之策,就没有回旋余地,必须要打出一两个漂亮的胜仗才行。

崇祯默然。

明朝帝室虽然没有马上民族好战的血统,但代代不乏武勇之风。即便是一心炼丹的世宗皇帝,也有收复河套的野心,更别说三次大征的万历皇帝。

到了“由”字辈,天启帝醉心木艺之余,也是关心辽东战事的。魏忠贤能够几次加封亲戚走狗,都是巧取豪夺了辽东战功。

至于崇祯帝,从登极第三年开始便是连年战乱,一年都没停息过,恐怕是二祖之下战报看得最多的一位皇帝了。不知多少次,他都想过要御驾亲征,亲自看看到底是些什么样的敌人,竟然让庞大的皇明如此狼狈不堪。只是一没兵,二没饷,拿什么亲征?

朱慈烺见崇祯面露豫sè,大声追击道:“父皇!即便市井之人都知道,上阵父子兵。如今父皇战于朝堂,儿臣战于沙场,岂非理所固然?而且儿臣不要一兵一卒,一两银子兵饷,尽数自筹,绝不让父皇担忧”

“你先下去。”崇祯终于挥了挥手,脸上尽是疲态。他很清楚儿子说得有道理,从他内心来说也倾向于太子替父亲征,振奋军民士气。然而他终究还有一层作为父亲的心思,担心儿子在穷凶险恶的沙场上有什么不幸。

此时此刻,望着儿子退下的背影,崇祯突然想起之前一桩事。那时自己试探勋臣,想让勋贵们交出自家子弟,编练新军。他只以为将这些勋贵子弟投入军中,事关家门香火,此军便不会再有诸如空饷之类的流弊。谁知,这想法尚未着手施行,只是探了探口风,便被重重打了回来。

谁都不肯让自家子弟亲赴险境。

太子能有这份忠孝之心,着实让皇帝老怀大慰。

至于那句“不要兵卒粮饷”,更是天大的诱惑!

……

朱慈烺从内宫出来,见外面天sè已经泛青,很快就要到华灯初上时分。田存善见了太子仪仗,早就巴巴跑了过来,毕恭毕敬道:“殿下,冯元飙就等在云台门。”

朱慈烺让人撤了舆车,自己步行往云台门走去。他步速极快,行如一阵风,让身后那些内侍不得不碎步快走起来。

冯元飙站在平台上,手扶阑干,微微眯起眼睛,望向那群身穿红袍走得飞快地宦官。他年老眼花,相隔这么远,光线又是昏暗混沌,实在难以分清蟒袍和龙袍的区别。直等那群人走近了,冯元飙方才认出走在最前面的竟然就是太子殿下。他连忙步下台阶,上前恭迎道:“臣冯元飙拜见殿下。”

朱慈烺一个健步上前扶住了这位老臣,不喘不急道:“本兵辛苦,外面风大,咱们进去说话。”说罢便拉着冯元飙往内殿走去。

持手同行本是长辈对晚辈的欣赏,一个冲龄太子持着白发老臣的手,在礼法这特殊设定下竟然也不觉得有违和谐。

二人同进了殿中,朱慈烺坐了主座,请冯元飙也落座,开门见山道:“本兵之前说洛阳之胜乃是闯贼故意示我羸弱,不知此论可有根据?”

“有之,殿下。”冯元飙垂首敛容,看不出心中到底是何观想。他缓缓道:“臣在收到洛阳捷报之时,也收到了秦督私信。信中言辞与捷报全然不同,多有哀怨之调,恐怕不祥。”

“私信何在?可与我一看么?”朱慈烺问道。

孙传庭报捷是报给天下人看的,这封写给冯元飙的私信其实却是写给皇帝看的。否则冯元飙与他有什么交情,要写私信?若真是交情深厚,冯元飙也断然不会毫无障碍地告知太子殿下。

冯元飙当即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果然是早有准备,只是没等到好时机罢了。田存善接过信,转呈给朱慈烺。

朱慈烺抽出信纸,跳过了前面寒暄攀交情的文字,便看到孙传庭感叹天使催逼,不得已起新兵出关,如今武备不齐,cāo训不严,实在难以为续,希望兵部能够多发些火药、甲胄、兵器、兵员过来。

尤其是兵员。豫省接连天灾**十年有余,实在难以招募新兵。(未完待续。)

8k小说推荐阅读:极品兵王天才纨绔无渊大地我要做皇帝神级英雄大至尊红楼琏二爷天道天骄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军工科技女总裁的贴身高手灭世武修芈月传天下谍海风雷轮回大秦之魂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重生之金枝庶叶无敌天下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燃烧在战火纷飞盛宠娇妃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名门大清隐龙大宋的智慧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诸天之从国漫开始红色苏联三国之凉人崛起最强战兵铁十字重生之校园特种兵皇家小娇妃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长夜谍影我的美女俏老婆1875我来自未来明王首辅盛宠庶妃李辰安钟离若水武逆焚天浴火王妃迷失在一六二九我在大唐开当铺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
8k小说搜藏榜:大唐咸鱼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这个天国不太平我是剑仙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大唐帝师奥特格斗传说重生大学宅男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最强王爷大华极品小皇子穿越占座山图清以革命的名义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殷小地主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无厘头系统虎贲巾帼传三国:万担粮食买赵云,我赢麻了盛世田园,悍妻嫁到侠唐三国高校传大唐:蛮夷猾夏,李二求我出山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两晋南北朝庶女小七大夏十三太保罗马的复兴之旅盛宠庶妃开局劫了曹操老爹抗战之老兵重生大唐最牛女婿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外挂一样的人生帝国军团签到在红楼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1875我来自未来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谍海孤雁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大唐朝请郎家父汉高祖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你是主人我是狗
8k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