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平长得也不错,家境不错,子伦冷冷清清,他也不以为意:“在学校里,邓家少爷就是这副德行,总是面带微笑,让人以为很好亲近,其实拒人千里之外。现今沉着个脸,更冷清了,也有可能私下他就是这副模样吧。他们家那弟弟和妹妹都很好玩。弟弟子义,聪明活沷,人小鬼大,主意挺多,自己本是话唠,子义更是话多,好像是第一次做船,沿途很是兴奋,他哥不理他,他就缠着我。那妹妹叫罗衣,乖乖巧巧,看着比子义还小,做事稳重,穿得没有他哥俩好,看上去不像亲妹,兄弟俩的事,事无巨细,她都能面面俱到,若说是丫环,更不像,子义极听她话,子伦看向她时,眼里总算有点光,还有,就是,这两兄弟极力不让自己靠近这个叫罗衣的小姑娘。”
李胜平也不是不识趣的,虽对罗衣十分好奇,但是并不打扰。
船到九江,会停一晚,他们相约一起下去走走,李胜平和子义在前,罗衣和子伦在后,途中,李胜平偶然回首,后面两人,一高一矮,邓家三少,歪着头,媚眼如丝,侧着身子,轻笑着对小姑娘说着什么,那小姑娘,脸朝着邓三少,笑得非常开心,看向邓家三少的眼里有着星星,这一幕,是那么的和谐,那么有爱,李胜平心里一个咯噔:“什么兄妹,原来是邓家三少的心头宠啊,邓公子,也不是那么无情嘛,笑得像个开屏的孔雀。”
后边的旅程非常愉快,到南京时,快半夜了,旅店难找,刚巧李家的司机来接,李胜平极力邀请:“这么晚了,旅店难找,我家屋大,不妨去我家住住,回头再找。”子伦看了一下疲倦的子义和强撑着的罗衣,对李胜平说:“那今晚就要麻烦你了。”李胜平说:“说什么话呢,不麻烦。”
李家虽没有邓公馆大,但是也不小,前面是栋小洋楼,后面好像是个加工厂,家里用的是电,后面灯火通明,有工人在通宵加班。
子伦抱着子义,罗衣拖着一个大箱,李家佣人帮着他们把行李拿了进来,安排了两间客房,仨人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子伦带着子义和罗衣见过李家长辈,给李家父母行礼:“昨夜匆忙,没来得拜见长辈,请伯父伯母勿怪。”李母和蔼,笑着说:“你们是平儿的朋友,来者是客,不必客气,来,吃早餐,我今早叫厨房专门准备的。”
李母准备的早餐很是丰盛,有鸭血粉丝汤,还有清粥、小菜、油条,牛肉锅贴饺。
李母语速很慢,细细问着子伦家中情况,李胜平抢着说:“他们家是江城富户,线厂,织布厂好多家,父亲还是纺织协会的会长呢。”李母笑了笑,再没多问。
饭后,子伦告辞,李母说:“听平儿说,你们是过来游玩,还要出去住旅店,我家厂房后面临街有栋房子,都是用来接待重要客户的,有专人负责,若不嫌弃,你们可以住在那里,门朝街上开的,进出方便,附近景点很多,平儿可以带你们去玩玩。”李父也在边上应和:“是啊,既来了,何必出去找房子住,你们要是嫌弃我们老的,那里自有厨房,自己吃就好了。”
子伦原想推辞,但李母如此说来,看看身边两个小的,拖着他们,出去找,怕让他俩受累,索性应承下来:“那就谢谢伯父伯母,这些时日,就叨扰您们了。”李母说:“没事的,你们住多久都没问题,难得有客来。”
吃过早餐,李母去厂里忙,李父出门,李胜平帮着将子伦他们的行李搬到了李家临街的客房,说是客房,也可以说是小旅馆,干净整洁,还有专门负责做饭打扫。
罗衣一间,子伦和子义一间,李胜平安顿好他们就告辞而去。
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子义和罗衣两个很是兴奋,罗衣帮着将子伦和子义的衣服挂起,盘算着还差点啥,子伦在给浩然写信,子义在两个房间窜来窜去。
收拾妥当,子伦问了邮局地址,寄完信,带着子义罗衣去南京街头闲逛。
子义和罗衣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像个孩子。没有管束,罗衣也放开了好多,她仍然像以前一样纵着子义,子义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她都帮他买,子义吃不完的,就扔给罗衣,街头晶莹的藕粉,子义吃了一口,嫌甜腻,罗衣也不嫌弃,她以前都是吃他家俩少爷的剩饭,这个真不算什么,拿着勺子准备开吃,三少爷可不愿意了,一把捉住罗衣的手:“我饿了,这个先给我吃,你再去点一碗。”罗衣说:“我帮你再点一碗,这剩下的我吃。”子伦不吭声,捏住罗衣的手不放,罗衣看到子伦暗沉的眼:“三少爷这是怎么了,好像生气了。”
罗衣最不敢惹的是她家三少爷,马上乖乖地将勺子和碗递了过去。子伦没有看她,拿起勺子,慢条斯理地往嘴里送着藕粉。转头对老板叫:“老板,再来一碗。”
罗衣的很快就送来了,她喜欢甜腻的东西,吃起来很是享受,子伦一小口一小口往嘴里送,皱着眉头:“太甜太腻,真难吃。”但他不得不一口一口硬往下吞。
李家主母可不是一般人:“那子伦身长修长,貌比潘安,温润如玉,举止进退得宜,子义虽小,活沷可爱,长大也是一个俊小子,人小礼数却一点不差。边上那个丫环,人小,但不卑不亢,见了我并不畏缩,大大方方,吃饭时的姿势,夹菜的样子,不急不缓,不惊不惧,不畏不缩,不像丫环,倒有点像大家小姐的作派,若不是行礼时她说见过老爷夫人,我倒真把她当他们的妹妹了。这仨人连丫环家教都这么好,主子更差不到哪,自家女儿家琪现也有十六了,觉得和子伦倒是良配,虽说那孩子是庶子,但是人不差,哪也不会差,就算他们家什么给不到他,我这家当也可分他一份,保他二人一辈子衣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