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小天打死都没有想到那么尊贵的夫子竟然采用这么朴素的交通工具。
回想着自己之前跟随爷爷他他们来镇上的时候,在凉亭中见到的那读书人一家,他们出行,不说仆从前前后后加起来好几十号人就算了。
单单人家的马车就不是夫子这马车能比的,最起码得有个顶吧,不然下雨的话,师徒俩还不得成落汤鸡啊?
难道说,这个世界,出行的派头跟学问的高深成反比?
乐小天嫌弃道:“夫子,咱们就坐这辆车去小池村吗?”
夫子笑道:“这不都摆到你眼前了吗,还问为师这么愚蠢的问题?”
额,被夫子嫌弃了。
乐小天有点语结,继续道:“额,弟子说的是,这牛车好像没有办法进到小池村的里面!”
“为师知道啊,那咱们就先乘牛车,等走到不能走的时候,再下车,步行过去不就得了?”
乐小天不解地问道:“我知道,老师,可就咱们两个去的话,咱们走路,牛车怎么办,总不能扔在半道吧!”
乐小天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门房老张听着乐小天的问话,一边解着栓在树上的牛的缰绳,一边笑着对乐小天说:“没事,小天公子,咱老张头跟着你们一起去,等到牛车不能走的时候,俺再把牛车赶回来。”
乐小天听到张老头这么说,才恍然大悟。
接着问道:“那学堂谁看着啊,我记得夫子走的时候,好像没有关门!”
张老头已经把牛车调了个头,示意夫子坐上去。
这才笑着对乐小天道:“不碍事,不碍事,学堂一般没啥人去的。”
或许是张老头也好久没有赶着牛车出远门了,总之他的脸上憨厚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夫子坐稳后,老张头又看向站在一边的乐小天说到。
“好了,天公子,赶紧上车吧,咱还得赶路呢!”
乐小天见他俩都已经上车,就等着自己上去后,便可以出发了,也就没有再纠结学堂有没有人看着的事了。
自己才五岁的小孩一个,总纠结大人的事,会老的很快的。
夫子坐在了牛车的车辕,张老头坐在了另一边。
乐小天这是从牛车的后面爬了上去,毕竟,后面低,以乐小天的身高来说更好爬一点。
张老头见乐小天已经稳稳地坐在了板车上。
对着夫子还有乐小天又不放心地问了句:“坐好了没,坐好了咱们就出发了!”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只见张老头扬起胳膊,在牛的耳边甩了一个鞭花。
也不知道这老牛是从哪里弄来的。
吃的算是一个膘肥体壮的,浑身的毛发都透着油亮。
老张头心疼牛,不舍得朝牛身上甩鞭子,但这头青牛明白了老张头对自己的心疼。
响过鞭花后,也不待老张头的催促。
这头青牛就自己走了起来。
随着,牛的走动,这张板车的轮子就吱嘎吱嘎的转了起来。
从小池村到镇上沿着路一直走就行。
可附近十里八乡的村子,都有道路通到镇上的直道上面。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岔路口,从镇上往小池村有着十几个岔路口。
如果不是乐小天的话,夫子都不会知道小池村的这个地方。
那自然而然地,也就不知道怎么去小池村了。
这一路上,乐小天就这么躺在垫了褥子地大板车上,听着轮子地吱嘎声,昏昏欲睡。
可赶车的,坐车的就他一个人知道路。
于是,乐小天每次都是刚睡着,牛车就到了岔路口,老张头就喊他来认认路。
每次刚睡着就被喊起来。
乐小天的怨气也是越来越大。
可是,没办法,谁让只有他认识路呢!
到后来,乐小天也就索性不睡了。
就这么,躺在板车上,看着头顶的树荫随着牛车向前走,而向后移动。
乐小天打开了自己的状态,将自己的视角,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一直延伸到小池村。
从镇上到小池村的路,直道就算了,还有一段路是山路,乐小天已经好久没有回过小池村了,也不直到那路怎么样,有没有从山坡上落下什么巨石。
还是用自己的能力看一下,才算是放心。
这才是乐小天第一次在外人的面前使用自己的能力。
如果不是他的能力用起来的十分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乐小天轻易不会这么干的。
牛车的速度很慢,甚至比小池村的村民走起来,还要慢一点。
一转眼就乐小天一行人都已经出发两个时辰了。
如果按照小池村村民的速度的话,早就已经从镇上回到小池村了。
可牛车现在才走到小池村的山路跟通往镇上直道的交叉口,距离小池村还有十几里地呢!
乐小天有点担心,按照这样的行进速度,会不会到天黑都到不了小池村。
毕竟,夫子比乐铁河的年龄要大上好多。
同时,夫子作为读书人,养尊处优的生活比起每天吃苦受累的乐铁河来说,简直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一般。
头一次跟夫子出来,乐小天也不知道夫子的体力如何,能不能长时间赶路。
接下来的路,牛车就走不了,等老张头招呼牛车停下后。
乐小天从车的后面跳下来。
夫子将手上拿着看的书籍,收起来后,才从牛车上下来。
等夫子下来后,乐小天训问道:“夫子,咱们是继续赶路,还是在这歇息一会,吃点东西,喝口水,补充一下体力再赶路?记下来就是十多里的山路了。”
夫子没有接乐小天的话语,而是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然后才说到。
“为师想了一下,还是趁现在休息一下吧,等到走上这条小路后,就得一鼓作气直接走到小池村才行。”
老张头听到了夫子的话,并没有直接赶着牛车回去。
而是将铺在板车上的褥子,从车上拿了下来,拿出了铺在褥子下的席子。
走到一边的空地上,先是用脚踩了踩,把隐藏在草里的虫子赶走,然后将席子铺在了草地上,才把褥子盖在席子上。
然后,将车上放着的食盒拿了出来。
放在了褥子的最中间。
收拾好后,才让夫子跟乐小天一起坐了上去。
而他则是把牛解开套子,拉到了一旁,拴在树上,让它自己一旁吃草饮水去了。
上午的赶路全靠了这头大青牛,自然也得让它吃点东西。
夫子将食盒上下两层分开,放在了褥子上。
乐小天探头望去。
本来以为食盒中的东西是可以直接吃的菜肴什么的,可是看清楚后,确实有点失望。
只见盒子中只有一些糕点,虽然看起来很精致,但是分量真的很少。
盒子一共有两层,下面则是放着水壶还有一些杯子。
夫子喜爱喝一些热茶,可现在身处荒郊野外,自然一切就从简了。
也不知道是牛车的摇晃能促进消化还是乐小天正是在正身体,需要的能量变的更多了。
乐小天坐下来后,明明早上已经吃的很饱,可现在竟然感觉到肚子微微有些饿了。
本来以为中午之前能赶到小池村的,所以乐小天并没有带些干粮。
这也就意味着现在不吃,等到真的饿了的时候,也就没有吃的了。
前世的乐小天,身处工业极度发达城市里,哪怕是最普通的食物,糕点,都是现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的。
盒子中的糕点,并不符合乐小天的胃口,但是,乐小天也不得不吃几口,补充一下消耗。
强忍着吃了几块,或许是肚子饿了的原因,竟然觉得自己本应讨厌的东西,也不是那么难吃,隐隐还觉得有点好吃。
坐在树荫下,三人歇了一会,吃饱喝足后就起身了。
也不顾头上的太阳正大,就得动身赶路了。
因为不管是乐小天跟夫子往小池村走去,还是老张头赶着牛车往汀河镇去,都有不近的路程。
按照他们的速度。
不抓紧时间的话,恐怕就得赶夜路了。
乐小天帮着老张头把地上放着的褥子,席子全部收拾到了牛车上面。
而老张头则是把已经饮好水的青牛再重新套上车。
乐小天跟夫子一起站到了路旁。
老张头赶着牛车走到夫子面前停下来道:“夫子,那我就先回去了,等您要回镇上的时候,派人来个信,俺再来接你。”
夫子微笑着点头。
老张依旧是摔了个鞭花,牛车就开始朝着汀河镇的方向走去。
目送着牛车走远,消失不见后,乐小天还在定定的看着。
夫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走吧,天儿,接下来的路就靠我们自己走了。”
夫子说完,就转身迈步朝着山路上走去。
听到夫子的话,乐小天连忙转身迈步跟上夫子。
师徒俩走在着小池村的村民走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山路上。
这条山路隐藏在了大山中,风景那是没话说。
没有经过尾气污染的天空,很蓝。时不时的还有云彩飘过,周围的群山也是绿意盎然。
乐小天也已经走了走了很多次,对这些风景早就已经见的不见了,自然不会发出什么惊叹。
但夫子不一样啊,夫子这次出来,除了考察一下农家肥外,也是抱有带乐小天放松一下的目的的。
夫子的体力已经不胜往前,走了一会后,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后面。
夫子走了一会后,对在前面带路的乐小天突然开口道:“天儿,你跟着我已经学习了半年多了,是吧!”
走在前面的乐小天听到夫子这么说,也是停下了脚步,扭头对着夫子笑着说道:“夫子,马上就六个月了!”
夫子拄着乐小天给他找来的竹杖,停下脚步,靠着竹杖,大口喘着气道:“天儿,你就跟着为师学到过年吧,等过完年,为师送你去县上官学去,学习真正的道德文章去。”
乐小天不明白为什么夫子突然说这个,诧异道:“夫子,您为什么这么说啊,难道是我那里惹你生气了,您不愿意再继续教我了嘛?”
夫子平复了气息,拿起竹杖,迈开步子,一边走,一边笑着道:“哈哈,天儿,不是你惹我生气了,而是,你该更进一步了,这一年来,你便学习完了别人要花三年学的文字,更是将写出来的字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如果你现在学习了道德文章,为师估计,你早已是童生了。”
乐小天不知道自己在夫子的心中评价会怎么高,可还疑惑的问道:“夫子,那弟子不能跟着您学道德文章嘛?”
夫子走到了停着等他的乐小天的跟前,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停下道:”哈哈哈,谁说为师不能继续教你了?“
乐小天搀着夫子的胳膊,师徒俩一直走着。
乐小天问道:“那夫子问什么让我非要县学里学习呢?”
夫子道:“咱们大楚就是这样的,你要是想学习圣人典籍,经学文章就得到朝廷办的学堂里去,为师读书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不止如此,你只有到了县学,才有朝廷颁发的凭证,没有这个凭证,你就不能算是读书人,饶是你一肚子经义典籍,没有这个凭证,依旧没有办法参加科举考试。”
听到了夫子的解释,乐小天这才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学籍嘛?
跟前世乐小天经历的教育体系竟然格外的相似。
除了因为科技落后,没有办法联网外,没有任何的区别。
不过,想必这个十分重视读书人的时代,朝廷肯定是有自己防止伪冒的办法!
乐小天就这么跟着夫子一边聊天,一边赶路。
剩下的短短十多里的路,竟然走了两个时辰。
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也更加的立体了起来。
通过书上看到的信息终究不是当前的信息,可夫子也是真正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懂得也多,通过跟夫子聊天,乐小天也能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了。
太阳西斜的时候,乐小天终于搀扶着夫子走到了小池村的大树下。
因为天色已经有些发黑,再加上临近秋收了,所以,村民们并没有等到天完全黑才回到家。
大树下,有一些村民端着碗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纳凉。
吃饭的间隙,嘴里也不停歇,交换着自己听到的小道消息,或是诉说着今年的好光景。
乐小天跟夫子是从村外的路上来的。
由于天黑的缘故,并没有认出乐小天来。
只当是村外来的陌生人,都闭上了嘴巴,用眼光打量着二人,审视着他们。
待乐小天走进后,才有眼尖的村民看到他。
“呀,这不是银山家的小天吗?哎呀,我的妈呀,这是从镇上回来了?啥时候出发的,咋天黑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