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问暮色云与月,蓬鬓哀吟度寒宵。久居椒金不得安,欣闻王师下朔关。高蹄战马踏空山,弓背霞明剑照寒。喋血深山虏塞空,王师北归冬雪中。遥见笙旗染白素,十万老幼哭英豪。
这是一首题为《椒金山土匪覆灭赞歌》的诗歌,语句并不对账,也不是太押韵,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反映出了椒金山这次剿匪行动之后,朔州、云州等周边州府百姓的心声。这首赞歌的作者叫做李跃伟,是一个只读过几年私塾的老农人,创作这首赞歌的时候已经是六十三岁的高龄了。
李家世代居住在椒金山一代,以务农和山货作为生存之道,几代人都饱受椒金山土匪的侵扰和伤害。但是李家一族之中,就有近二十人死在土匪的手中,其中就包括李跃伟的父亲和小儿子,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离开这里,但是家在这里,根在这里,让他不能离开也无法离开。如果说李跃伟这一辈子有什么愿望的话,恐怕就是将椒金山的那些土匪都杀掉。甚至有些时候天上打雷的时候,李跃伟都在心中暗自祈祷,期望老天爷能开眼直接将椒金山的土匪们都劈死。李跃伟从小到大也经历了几次朝廷剿匪的行动,一开始李跃伟对于朝廷的行动还充满了期待,但是随着朝廷的行动不断失败,李跃伟也对此失去了信心。腊月的时候,朝廷那位刚刚登基继位的小国君再一次下达了剿匪令,这一次李跃伟同其他的百姓一样,对于朝廷的这一次剿匪行动,根本不报以任何的希望,毕竟每一次剿匪行动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除了失败那就是更大的失败,在李跃伟看来,这一次恐怕也是这个样子,他甚至暗自再想,恐怕这一辈子都没机会看到椒金山的土匪覆灭了。
很快李跃伟就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一点错都没有,之前的剿匪行动之中,官兵无论最终结局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无论是冲锋还是交锋都还是很激烈的,但是这一次大军竟然只是将椒金山围起来,看样子是根本没有围剿的意思,似乎只是想通过围困的方法来耗死山中的土匪。在李跃伟看来,这完全是做无用之功。
不过很快另外一条消息的传来,让李跃伟更加嗤之以鼻,在椒金山另一头的上庸城竟然被土匪夺占了,这样李跃伟大吃了一惊,他是万万没想到现在的莒军已经废物到了这种程度。上庸城他是去过的,城墙又高又厚,周围还有挖的挺深的护城河,在李跃伟看来这就是无法攻破的要塞啊,这种大城都能丢了,而且还是被土匪夺去的,李跃伟甚至都不好意思再骂莒军是废物了,因为这样完全是侮辱废物这两字,在他看来莒军甚至都不配废物这两个字。
很快上庸城攻城之战打响了,战争场面的惨烈和恢弘在坊间不断的添油加醋之中,越来越神奇也越来越诡异,读过几年书的李跃伟自然知道这战场上不会像他们所说的那么神奇,但是应该也极为惨烈。得知椒金山土匪们都被剿匪元帅处决掉之后,李跃伟是哭着跑到了自家的祖坟上,将这样的消息报告了那些因为土匪而死的族人们,而后更是当了家中的几件家具买了几挂鞭放了起来。
其实自从上庸城大捷以及处决了土匪和叛军之后,整个椒金山周边的州府都呈现出了这样的情况,春节的节日气氛要比往年更浓厚,因为在百姓看来,悬在他们脖子上的刀这一次算是彻底的消失了,往后他们就真的可以安生的过日子了,再也不用怕土匪突然冲到村里、寨里来抢钱抢人抢物了。
但是这种热烈的气氛并没有过多久,因为很快百姓们就发现拔营拆寨北归的剿匪军气氛极为低沉,甚至许多的官兵的额头上都系着孝带,而在队伍最前方似乎是主将的那几位更是素衣白裳。
不过要说这支队伍之中最惹眼的,毫无疑问就是队伍最中间马车上的那口大棺材了。
很快,百姓们也就知道了棺材之中的那个人是谁了,没错,正是剿匪军元帅韩青。那个为了以正视听不得不将自己的舅舅斩首的韩青,那个攻下城池不得不含泪牺牲百姓性命的韩青,那个为了以绝后患甘愿背上骂名而屠杀俘虏的韩青,那个如今已经被椒金山周边州府百姓当做是战神一般对待的韩青。
上庸城战事结束,战场清理完毕,而所有的俘虏也全部都被坑杀之后,剿匪军各部开起了庆功宴,让军中原本低沉的气氛有所缓和。不过韩青并没有出现在庆功宴之中,而是自己一个人躲在了帐篷里,肖光仁几次派人来请都被韩青婉拒了。
“肖大人,饶了我吧,实在是没有心情。”,面对最后亲自来请自己的肖光仁,韩青一脸苦笑的说道。
肖光仁微微叹气,然后又是一脸微笑的看向韩青说道,“你是主帅,庆功宴你不再,怎么能行呢?回了新安,国君是要杀要剐还是怎么样,那都是回到新安的事儿了,现在不要考虑那些。”
韩青摆了摆手,“不是因为那些事儿,最近一段时间身体确实是太疲乏了,庆功宴就请肖大人代而为之,我还是想好好休息一下。”
见韩青一再坚持,肖光仁便不再劝了,“好吧,那你好好休息,让杨玉兰在这陪你。”
“不用。”,韩青看了一眼一旁的杨玉兰,用手点了点杨玉兰,然后冲着肖光仁说道,“这可是上庸城之战的先锋将军,第一个攻入城中的就是他,这可是大功臣,这样的大功臣不出现可不行。”
“大帅…”,杨玉兰少有的老脸一红,刚要说些什么,却被韩青直接拦住了。
“没事儿,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儿,而且火头军也给我准备好吃食了,饿不着。”,说着韩青还指了指一旁桌上的饭食,两荤一素看着还算是丰盛,“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你们该吃吃该喝喝,尽兴就好。”
“行了,行了,那就这样吧,老夫代你去跟将士们好好聊一聊。”,肖光仁笑着说道,随后便带着杨玉兰离开了中军大帐。
韩青脸上的笑容直到肖光仁和杨玉兰离去,才渐渐消散,不过笑容褪去之后,并不是愁容,而是从容的平静,他呆呆的望着中军大帐的帐帘,许久之后才缓缓垂下眼帘,然后伸手将桌案上的菜挪到了近前,捧着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很快,两荤一素都被解决掉了。
韩青用袖子蹭了蹭嘴,然后便将眼前的碗筷端起了起来,微微撩起中军大帐的帐帘。
“大帅。”,见元帅微微撩起了帐帘,大帐外的卫兵便赶忙伸手撩开了帐帘问道。
“把这碗筷收了,然后去参加庆功宴吧。”,韩青笑着看向卫兵说道。
卫兵摇了摇头,“不行,俺是卫兵,守中军大帐的卫兵,不能擅离职守的。”
韩青哈哈一笑,“老子是元帅!是剿匪军的大帅!老子说话不算数么?”
“那也不行,肖大人说了,要保护大帅的安全。”,这位兵可谓是少有的执着之人啊。
“放屁,老子还用你这个新兵蛋子来保护么?”,韩青一瞪眼骂道,然后直接将手中的碗筷塞到了卫兵的怀里,“赶快去!周围还有别的巡逻的。”
“大帅…可是…”,卫兵有些犹豫的说道。
“赶快去!”,韩青掐着腰喝道,“娘希匹的!老子堂堂个大帅还命令不了你个新兵蛋子了!”
“是,俺俺现在就去。”,卫兵有些结巴的说道,其后便一溜烟离开了。
韩青见卫兵一溜烟的离开了,便是一笑,然后顺着卫兵的背影望过去,在他前方不算太远的地方成排的桌椅上已经挤满坐满了,让七万人同时参加庆功宴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场庆功宴只包括了王城军以及从其他地方抽调而来的部队,至于朔州本地军的庆功宴则是有朔州自行安排,不过饶是如此人数也不少,所以这场庆功宴是以流水席的行事举行,就安置在城中,这样既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参与,也能够保证安全。
韩青望着不远处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便是微微一笑,然后便转身回到了大帐之中。
他将腰间的长剑取了下来,用一块洁净的抹布细心的、轻柔的擦拭着,这柄剑是例行前国君赐的,国君说这柄剑叫做“寒霜剑”,是澹国襄王的佩剑,韩青虽然不太清楚那个所谓的襄王有什么故事,但是从这柄剑的器型和分量上来看,绝对是一柄好剑。而且国君似乎也对这柄剑有着一定的感情,从当时国君的眼神之中是能够看出不舍的,韩青当即表示这东西太名贵了不敢受,不过却被国君直接塞到了他的手里。
“剑再名贵,终究是死物,于国无益。若是这死物能让莒国多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那才是美谈。”,国君非常郑重的说道。
韩青将寒霜剑从剑鞘之中抽了出来,看着那锋利的刀刃不禁微微一笑,“我还是让陛下失望了。”,然后将寒霜剑重新插回到了剑鞘之中。从伸手拿来了一个架子端正的放在了书案的正中,然后又将寒霜剑放在了架子上。
韩青有些不舍的看了一眼寒霜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然后从怀中掏出那枚“大莒国剿匪大元帅印”放在了一旁。
韩青就站在那里看着这两样东西,看了很久,过了好半天忽然跪在地上,冲着这两样东西叩了三个响头,然后就跪在地上冲着这一剑、一印拱手道,“罪将韩青遥祝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祈愿莒国江山永固一统万年。”
说话之间,一行清泪便随着韩青的脸颊滑落,韩青微微一声苦笑,擦去了脸上的泪水,而后便在地上盘膝而坐,用早已经准备在一旁的一柄匕首抹了脖子。
熙和元年正月初七,大莒国剿匪军元帅韩青在上庸城中自裁。
率先发现韩青尸体的,正是之前被韩青赶去参加庆功宴的卫兵,他并没有再庆功宴上多待,而是从宴席上要了些吃食之后便回到了大帐附近,在这位卫兵看来,自己终究是守护中军大帐安危的卫兵,职责所在,既然大帅逼着自己参加庆功宴,那么自己就把吃的拿过来,一边站岗一边吃嘛。
一开始的时候,这位卫兵是毫无察觉的,但是等到夜幕降临之后,他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因为大帐之中的烛火灭了,但是大帅却依然没有任何声响,没有喊人来换蜡烛,也没亲自出来要蜡烛。只是这位卫兵当时并没有往坏处想,他只是以为大帅睡着了,因此决定等一会儿再到大帐之中换蜡烛,因为他知道大帅睡眠时间并不长,估计过一会儿就会醒了。但是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大帅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此时卫兵的总是觉得十分不对劲,总是有一种必须要进到大帐之中看一看的想法,于是心一横也不怕惊扰到大帅休息,直接挑开帘子走进了大帐之中,这一看不要紧,刚刚进到大帐,就看见元帅坐在书案后低着头,走近了一看元帅的前胸全是血。
“大帅…”,卫兵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才颤颤巍巍的将手指放在了元帅的鼻孔之下,果然是气息全无,这位卫兵原本是要喊出来的,但是却生生的自己捂住了嘴巴,不让自己喊出声来,他知道主帅这样离奇死去,如果消息传开了,大军一定会乱的,于是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这件事儿要同志给肖大人,由肖大人来决定。
于是,卫兵直接冲出了中军大帐,不过他并没有急于去找肖光仁,而是将周围一队巡街的官兵拽到了中军大帐之外,他再三叮嘱领头的一位什长说大帅正在帐中休息,他现在奉大帅之命去找肖大人,在肖大人来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进入中军大帐,如果有胆敢硬闯的直接杀无赦。
从卫兵那里得知了韩青的死讯,上一秒还同周围官兵畅快饮酒的肖光仁,身体便是微微摇晃,要不是卫兵在后面扶住了他,恐怕会直接栽倒。
由于事情非比寻常,因而肖光仁还是强打着精神,将卫兵拽到了一边,“你再说一遍。”
“大帅死在大帐里,是匕首抹的脖子,那柄匕首还在他手里。”,卫兵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件事儿还有谁知道?”,肖光仁一拧眉头问道。
卫兵摇了摇头,“我找了一队巡街的官兵围着大帐,告诉了他们,谁都不进,如果有硬闯的直接格杀勿论,然后就来找大人了,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好。”,肖光仁点了点头,然后回到餐桌旁,找了个借口带着杨玉兰直接回中军大帐去了。
“糊涂啊!糊涂啊!”,面对着韩青的尸体,肖光仁噗通一下就瘫在了地上,苦痛流涕,却又不得不压低了声音的说道。想到之前韩青的种种举动,以及如今这幅场景,肖光仁自然能够想到韩青是自裁而不是被害,至于自裁的目的恐怕还是那些所谓的大道理。
次日,韩青的尸体被成殓在了棺椁之中,而大帅自裁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整个剿匪军,为了防止谣言遍布,肖光仁向千人长以上的将领解释了大帅自裁的原因——为攻城时不顾百姓死活,为围剿不力而赎罪。很快在由这些将领传达之后,军中果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谣言,不过很快也逐渐平息了。
数日后,国君的旨意抵达上庸城,肖光仁率领王城军以及韩青的棺椁启程返回新安城,来时的五千王城军,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而来时那五面上面写着大大的“韩”字的军旗也被换了,只有国君亲自的那一面被留了下来,剩下的四面全都换成了纯白色的幔帐。
这些人都是韩青的兵,他们自然也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大帅自裁的原因和目的,他们便将孝带系在头上,以晚辈礼来陪伴自己的长官最后一程。
韩青的死讯很快也在赶回新安城的沿途散播开来了,朔州、云州、顺州、蔚州,在靠近椒金山的这些州府,沿途有许多百姓跪在道路两旁,直到队伍已经走的远远的,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视线,他们依然虔诚的跪在那里,无论是老叟还是幼童。
他们不在乎韩青的自裁是不是畏罪自杀,他们不在乎韩青是不是个杀人狂魔,他们不在乎韩青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他们只知道这个人覆灭了椒金山的土匪,他们只知道这个人给了自己安心生活的可能,他们只知道不能让英雄走的太凄凉。
冬雪之中,由这三千余人组成队伍,护佑着韩青的棺椁,缓缓的向新安城进发。
醉问暮色云与月,蓬鬓哀吟度寒宵。久居椒金不得安,欣闻王师下朔关。高蹄战马踏空山,弓背霞明剑照寒。喋血深山虏塞空,王师北归冬雪中。遥见笙旗染白素,十万老幼哭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