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三千二百一十三人,三百八十九架投石车,一千二百三十九门猛火油柜,二十万发箭矢。
在震动中土的“上庸城之战”之中,莒国由剿匪元帅韩青率领的剿匪军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从物资上都占据了几乎绝对的优势,而反观躲在上庸城内的宇文撼山手中的兵力也就不过是三万六千三百余人,各类物资的数量也并不多,他唯一的依仗恐怕就是所在这座上庸城,不过他心中也明白的是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这座所谓固若金汤的上庸城实际上也不能延缓他的失败,失败恐怕已经是注定的了,唯一无法确定的就是自己到底还能撑多长时间。
后世许多的战略家都曾经推演过“上庸城之战”,毕竟这场关于城池的攻防战太过于经典,面对已经注定的结局,这些所谓的“战略家”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另外一个角度,甚至是直接达成另外的一种结果,不过让大多数人失望的是,即使是百年之后,能够得到另外一种结果的人也是微乎其微。
所谓的剑拔弩张恐怕描述便是当前这样的场景,上庸城城上城下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城上的“叛军”手持长枪、弓箭,城下的剿匪军则手持着盾牌、长枪、弓箭,后边更是已经架起云梯准备随时攻城。
铁器在月光的照应下显得银光闪闪,无论是城上的“叛军”还是城下的剿匪军,他们都紧紧的盯着对方,生怕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晃了神、送了命。
阵中的剿匪元帅韩青拧着眉头望着面前的上庸城,现在的自己是有着绝对优势的,失败应该是不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只是自己会在多少伤亡的情况下拿下这座城池。韩青也想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想兵不血刃的拿下上庸城,但是这也不过是个想法而已,宇文撼山既然能够舍弃椒金山那么个宝地,而跑到上庸城来,首先必有依仗,一定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策应着他,否则宇文撼山是不会跑到这个地方来的。其次,上庸城是座要塞级别的城池,它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抵御西域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想要拿下这座城池就必须摧毁它,否则只有失败。
韩青不禁微微叹了口气,正准备让传令兵发布命令的时候,突然见城头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声音,只见很多蓬头垢面的人忽然的登上了城头,而原本守在城墙上的“叛军们”则纷纷后退,将这些蓬头垢面的人都推在了城墙的第一线上。
韩青便是一皱眉头,吩咐身边的杨玉兰说道,“去,派人去查探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杨玉兰瓮声瓮气的应承下来,随后便带人抵近查探去了。
不过,就在杨玉兰带人将要抵近的时候,城头上却忽然冒出了一个全副武装的人,他不高被周围一群身高马大的护卫护佑着,反而显得更矮小了一些,这个人正是椒金山的土匪头子,也就是所谓的大磬国皇帝宇文撼山,“韩青!狗贼!看见了么?这些都是上庸城的百姓,都是你们莒国的臣民!你不是要来攻城么?来啊!杀了他们!杀了他们你就可以夺回上庸城了!”
宇文撼山一个人的声音并不足以将这样的消息传播开来,起码不能让城下的七万三千二百一十三人都听见,但是宇文撼山为了保证让莒军的官兵都听到,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在他喊完之后,城墙上的近一万“叛军”齐声高喊,“杀了上庸百姓,就可以夺回上庸。”
近一万人的呐喊在这深夜之中,显得是格外的清晰,原来刚刚走上城墙的竟然是上庸城的百姓啊…
已经抵近的杨玉兰看的很清楚,这些百姓们的手都被捆在了身后,又将他们全都系在了一条长绳上,六个人一组,城墙上的人都是被这样束缚起来的。
“救命吧!”“别杀我们!”“妈妈!”“我不想死啊!”,此时城头已经乱做了一团,这些被束缚起来的百姓们不断的哀嚎,不断的挣扎,不断的咆哮着,在这怅然的深夜之中显得是那样的凄厉,那样的悲伤,那样的无奈。
常言道,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但是谁又能想到,在这号称盛世的时代,在这号称是中土第一强国的莒国,在这号称是固若金汤的上庸城中,百姓的性命依然有如草芥一般,他们毫无价值,他们的性命甚至只是为了延缓攻势…
上庸城城墙上的这一幕发生很突然,但是很快也在剿匪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原本士气还算高昂的剿匪军就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紧张、慌乱甚至是恐惧就如同风一样的拂过剿匪军,在有些部队之中甚至出现了官兵向后撤退的情况。如果是面对椒金山土匪的话,他们不会有任何的退缩,他们只会前进,他们只会杀敌,他们只会血战到底,因为他们需要用敌人和自己的鲜血来洗刷耻辱,重新获得荣誉。
但是如果他们面对的是莒国百姓,面对的是自己的骨肉同胞,战斗就不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更不是他们愿意去面对的。
已经完成了侦查的杨玉兰返了回来,将自己所闻所见全都报告给了韩青、肖光仁等人。
只是,剿匪元帅韩青似乎闻所未闻一般,他只是愣愣的看向上庸城,神光呆滞,一言不发。
“大帅!”,兵部尚书肖光仁见韩青只是楞在那里,赶忙出声提醒道,不过韩青依然楞在那里,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肖光仁的提醒,肖光仁便是一拧眉头,然后转头冲着杨玉兰喊道,“告诉各位将军,稳住部下!不能再出问题了!”
“是。”,杨玉兰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安排人将肖光仁的话传达了出去。当然,在杨玉兰看来,即使这个安排不传达出去,各位将军也会尽快约束自己的部下,毕竟此时此刻整个剿匪军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便是拿下这上庸城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所以各位将官不会允许在这个时候再出现任何的问题了。
韩青是真的没有想到,宇文撼山会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方法来对付自己,用上庸城百姓的性命来拖延他宇文撼山下地狱的时间。此时被推上城头的上庸城百姓们就如同是肉盾一般,抵挡在“叛军”面前。
在离开新安之前,国君曾同韩青有一番长谈,在长谈之中国君刘煜曾经把解决椒金山问题的目的,一点点都告诉了韩青,解决椒金山问题首先必然是为了保证莒国的安危,国中之国是绝对不可以存在的,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其次也是为了莒国的百姓,国君刘煜说的很明白,解决了椒金山的突围,周围的百姓能够过安宁的日子,周围的军兵不用再提心吊胆,商贾贸易会更安全。而且从国君刘煜的口吻之中,完全可以察觉出一点,那就是似乎第二点原因要比第一点更重要,毕竟国君在提到第一点的时候也就只是寥寥几句而已,而说到商贾贸易的时候才长篇大论,还在地图上不断的描述着路线,这只能说明国君更在乎的是商贾以及商贾给百姓带来的利益。
这位国君登基以来,总是把百姓挂在嘴边,当然所有人也都能看明白,国君其实并不仅仅是把百姓挂在了嘴边,也放在了心上,从他登基以来的各种施政来看,都是为国为民。对于这样的国君来说,自己为了拿下上庸城便直接忽略这些百姓的性命,这种事情做出来之后,自己还有命能活么?
怕死?谁不怕死?这个世界上有谁是不怕死的?没有,不会有人是不怕死的,只有死人才会不怕死。活人没有不怕死的,即使是那些选择自我了断的人也不是不怕死,只是相较于活下去可能死更容易一些罢了。
韩青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那位舅舅,那位被自己处死了的舅舅蒋志清,他还记得蒋志清对自己说的最后一番话,“大海啊,你记住老子的话,上庸城无论如何你必须拿下来,就算是拼到最后一兵一卒,就算只剩下你这个大帅,上庸城必须拿下来。老子死便死了,但是不能让活人继续戳咱们脊梁骨,拼不下上庸城,老子就是特娘的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老子怕死,但更怕死不瞑目,拿不下上庸城老子注定是死不瞑目!”
蒋志清并没有等着韩青下命令处死他,而是在这番话呐喊之后便直接咬舌自尽了,甚至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留给韩青…
想到舅舅临终前的那番话,韩青的眼泪都不由得在眼眶之中打转,“传令攻城!”,就在全军都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时候,韩青的这声呐喊可谓是石破天惊。
“大帅!”,韩青的话音刚落,无论是兵部尚书肖光仁还是韩青的副将辛志诚,以及几位中军帐的先锋将军都异口同声的喊道,他们万万没想到之前一直一言不发的大帅开口就是攻城,城头上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呢?这要是攻城的话,城头的百姓肯定都得死啊,这样的罪过,谁来承担?谁又能够承担的起?这必然是千古的骂名啊。
“大帅别犯糊涂!这是要背上千古骂名的!”,兵部尚书肖光仁只觉得头皮发麻,瞪着眼睛喝道,“还有办法,还会有办法的。”
相比较肖光仁等人的激动、紧张甚至是震惊,而下了石破天惊的命令的韩青却格外的平静,这异常的平静显得是那样的恐怕,他面无表情的看向肖光仁,冷笑了一声,“还有办法?肖大人,你告诉本帅,还有什么办法?等?困?还有时间么!国君会给我们时间么!虢国、杞国还是扈国!他们会给我们时间么!国君说了速战速决!速战速决!”
面对韩青平静之后的咆哮,肖光仁微微叹息,“就算是速战速决也不能用百姓的命来换,这样骂名你背不起啊。”
只是肖光仁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韩青依然没有改变主意,“骂名?千古骂名又如何?就算是要给老子鞭尸,就算是要给老子挫骨扬灰!老子认了!丁午位的那些人不能白死,蒋志清不能白死!上庸城无论如何都得拿下来!”
肖光仁一番好说歹说非但没有达到目的,而且反倒是让韩青铁了心,肖光仁也极为恼火,“韩青!你要找死别拉着这些人!”
“这责任老子自己承担!”,韩青吼道,随后看向传令兵骂道,“给老子传令!攻城!谁不攻城,老子就要谁的脑袋!不执行命令的视同谋逆!诛灭九族!”
“攻城,不攻城视同谋逆”,很快这样的命令通过旗语通过信号传递到了每一位将官的手中,在犹豫之后,这样的命令终于还是一层层的传递到了全体七万三千二百一十三名官兵的耳朵里。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三百八十九架投石车先后运转,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化作了石头雨,如同是流星一般划破天际,但是同流星又有不同的是它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上庸城,它们有的飞的近了一些落在的城墙前,有的飞的远了一些飞入了城中,但是更多的则砸在城墙之上。
而就是这些砸在了城墙上的石头,即使没有在城墙上撕开一个口子,也砸死了无数的百姓和叛军。
在两波石头雨之后,投石车又向上庸城倾泻了三波火焰石,那是一种外层涂过火油并且持续燃烧的石头,它会很快的点燃周围的一切,无论是人还是木头…
“地狱,这就是地狱啊。”,肖光仁看着眼前的上庸城不禁老泪纵横,“作孽啊!作孽啊!”
韩青扭头看了一眼痛哭流涕的肖光仁,只是冷冷一笑,然后便又转头看向眼前正被巨石撕扯、摧毁的上庸城,只是谁都没有注意到从他眼角滑落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