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8k小说 >  大魏春 >   第612章 不安好心

李韶突的一顿,脸色黑上加黑。

谁能料到朝廷诏告天下,拜奚康生为帅征讨高肇的圣旨都还未到关中,奚康生就白龙渔服,先一步入关?

而且还来的那般巧!

李承志西去之后,李韶权衡左右,最终决定还是依李承志之言搏上一搏,行养寇自重之计。

当时高允已然授首,高肇之密令并伪造的矫诏已被李承志交由李韶,元琛自然不知高肇已然起兵。

而他迁任泾州刺史才只数月,根基尚浅。且本身之才能、智计也就平平,是以李韶欲谋算于他,并非难事。

时张敬之为泾州别驾(刺史佐官),杨舒为治中,前者领军,后者理政,若想架空元琛,堪称手到擒来。

三人正自谋划,如何使元琛惊觉高肇已反,不得不猝然起事。还要控制到恰如其分,不能使元琛实力太强,以免祸乱关中,又不能使其太弱,三两下就被打残。

但三人还未商量出个头绪,奚康生突然就到了泾州府衙。

元琛一脸懵逼,不知就里,李韶却是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不论任何朝代,官员擅离治地必是大罪,且原、灵二州近万大军已进至萧关,根本瞒不过连任华州、相州、泾州刺史,前后已于关中履职近十载,亲信耳目无数的奚康生。

所以他就是想躲都已来不及……

李韶无奈,索性拿出了李承志给他的密令、圣旨,只称高允是自西而来,经过原州(原高平镇),被他偶然察知高肇已反,将其遣予元琛传讯的高氏亲信尽数截杀。

而后又恐错失良机,是以才先斩后奏,擅自出兵,并联络张敬之并杨舒,欲将元琛一举成擒。

常言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便是将官司打到京城,太后与朝臣也绝不会说李韶的半个“不”字。

奚康生自然不会怪他,反倒赞不绝口,称他刚毅果决,应机立断,为朝廷息了祸端,实乃明智之举。

但不知是不是他听闻了什么消息,还是故意诈唬,竟问李韶,这密令并矫诏是否李承志送来。

好在李韶城府颇深,回的滴水不漏。而奚康生就如上瘾了一般,更如逗弄李韶,时不时就会提起。

有完没完了?

纵是李韶颇有涵养,且为其属官数载,向来对奚康生恭敬有加,此时脸色也禁不住的难看起来。

他方要暗讽几句,但起抬头时,却发现奚康生并未看他,而是盯着杨舒。

再看杨舒,虽不至于瞪目结舌,但依旧被震的满面惊容,直勾勾的盯着奚康生,仿佛要看出花来。

李韶茅塞顿开:好个奚康生,见自己半丝口风都不漏,竟又诈唬起了杨延容。

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莫说是杨舒,便是在张敬之面前,也从未提过有关李承志还活着的只言片语。

不但如此,接到朝廷邸报,称李承志已被高肇害死之时,他还假模假样的掉了几滴眼泪。

见杨舒似是傻了一样,奚康生好不惊讶:“连你也不知情?”

“笑话!”

便是往日之上官,今日之主帅,杨舒也是照怼不误,“下官只知李承志已被高肇害死,何时听闻过他尚在人世?”

稍一顿,杨舒又怒视着李韶:“元伯兄,奚公所言当真?”

奚康生好不失望。

他两任华州刺史,与杨氏子弟多有来往,岂不知杨舒之秉性?

杨舒性情耿直,又嫉恶如仇,若是知悉内情,定然做不到滴水不漏,至少瞒不过他的眼睛。

如此模样,看来是真不知道。

但也并非无一丝收获。

杨延容如此盛怒,且质问李韶,岂不是也如自己一般,认定李承志绝无那么容易就被高肇害死?

“延容,这皆是奚公想当然之言,你怎能当真?不然敬之何必茶饭不思,悲不自胜?”

张敬之是悲不自胜么?

他那是忧心忡忡,惶惶不安。

不看老夫方一向他下令,他便迫不及待,竟半丝都未推诿就答应了下来?

奚康生心中冷笑,又听杨舒惊咦一声:“对啊,自出兵七八日以来,为何不见敬之?”

“自是另有要务,是以并未随军!”

奚康生捋着胡须,笑吟吟的回道,“十日前,老夫遣他经漠南(今阿拉善盟,魏时属西海郡)入西海、出大碛,察看柔然之动向了……”

“大碛为杜仑部族地,早被李承志与西海遗部灭了个干净,又何需察看……”

刚应了半句,杨舒猝然一滞,想到了一则传闻。

名为西海遗族,实为李氏部曲……

这分明是奚康生贼心不死,不安好心,故意派张敬之去试探了。

既试探李承志,也试探张敬之。

奚康生也真会挑人?

万一传言为真,你所猜疑之事亦为真,张敬之十有五六会一去不返,到时又该如何?

难道还能放任高肇不顾,挥师进军西海?

杨舒暗暗猜忖,又往李韶脸上瞅了瞅。

只见李韶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佛入定。

呵呵,一对奸贼……

……

薄骨律距大碛约一千五六百里,张敬之麾下皆为轻骑,且是一骑三马,按理便是日行夜息,五六日也就到了。

但如今足足过了十日,张敬之却还未翻过南床山(元魏与柔然边境,大碛以南)。

顾名思义,便知漠南甚是荒凉。宽广千里之境,既无高山,也无大河,且多为荒漠、戈壁。是以纵马百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丝人烟。

也就只有数处于夏日多雨之季才会长些水草,偶有西部敕勒予此游牧。

但如今就如见了鬼一般,张敬之屡屡会碰到逃民。

奚康生只是令他探查军情,随行兵马并不多,也就两百骑。然凡六镇之民,无论牧、农皆为军户,且弓马娴熟,并非寻常的庶民,是以张敬之一直小心翼翼,尽量规避。

但越往北走,逃民越多,竟还有披甲执兵的豪强部曲在前探路,其后车驾如龙,牛羊如云,似是举部在往西迁徙,张敬之终于坐不住了。

他先是截住了一队不及百帐的小部落,才得知如今之六镇已是战火连天。

但皆为牧民,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不知为何突发战事,更不知谁和谁打。

只知再不跑,定会受兵祸波及。到时自然是牛羊被抢,丁壮充军,妇孺家小被杀……

张敬之悚然一惊,惊疑定是北镇必乱,才会如此,就是不知乱的只是地处最西的沃野一镇,还是数镇。

又过了两日,瞅准时机擒住了一队探路的斥候,凑巧队主稍知底理,张敬之才问出大概。

何至是数镇,而是六镇无一幸免。

不知何故,予黄河以东的抚冥、柔玄、怀荒三镇突然起事,怀慌镇将、东三镇都督长孙道合数万大军,兵分三路进犯武川。

而西三镇都督罗鉴仿佛已有预料,早就陈兵予大河以东,以逸待劳。

长孙道见招拆招,遣偏师入狼山绕过大河,突袭武川之西的沃野,欲两边夹击。

罗鉴却反其道而行,并未回军增援沃野,而是以彼之道还之彼事,竟也遣轻骑一万,直取抚冥以东的柔玄与怀荒两镇。

只是短短十余日,便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偌大的六镇,已然乱成了一锅粥。

也并非只是溃军、牧部,就连屯田为生的军户、镇民也不得不携家带口,逃出六镇。是以张敬之见到的逃民才这般多。

看着好似合情合理,但张敬之却有一直觉,好像有些蹊跷。

他稍一沉吟,疑声问道:“既然六镇皆乱,往东自是再无去路。而朔、恒、燕等州已然附逆于高氏,自然也去不得。但如今杜仑部已然举族尽诛,头曼城、大碛已是无主之地,是以尔等为何不往北逃,而是西去?”

“北逃?”

队主瞪着眼睛,好不惊讶,“这位使君,你竟然不知柔然已卷土重来,更是趁着六镇内乱,于数日前就夺了比干城?”

扯蛋。

张敬之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一听便知这队主只多也就是看家护院之流,丝毫不懂兵事,草包一个。

他冷声斥道:“柔然王庭远在数千里之外,如何能未卜先知,算定六镇必乱?尔你又可知,若自柔然王庭出兵至比干城,至少也需两月之久。而除王庭之外,又有哪一部敢进犯我魏境,就不怕重蹈杜仑部之复辄?”

队主被训的一愣一愣,却又不敢争辩,只是闷头回道:“此事是某亲眼所见,千真万确,怎敢欺瞒史君?”

亲眼所见?

张敬之心中划过了一道光:“既是你亲眼所见,可知胡族兵马多少?”

队主如实回道,“某不懂观阵,但听主事所言,应是有上万兵马!”

“一派胡言!”

不待张敬之再问,身侧之心腹便一声斥喝,“既能观阵,定是已至敌阵二三里之内,然胡军若有上万,岂能不遣甲骑予阵外游戈,又敢会留尔等之性命?”

“胡骑倒是追了,再也就追了五六里,便打马回营。而也非我等这一部,凡意欲向北,逃至大碛之部皆是这般……后有传言,称胡军只是守境,而非进犯我魏境,故而秋毫不犯……”

亲信突然笑出了声:“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蠕贼茹毛饮血,与虎狼无疑,何时有了这般心肠,竟有见了牛羊、丁口不抢的道理?”

他刚要喝问,却又被张敬之拦了下来:“莫问了?”

便是再愚钝,张敬之也已猜到了一些。

比干城下的近万蠕骑,绝非胡兵,十有八九是李氏部曲,只为趁六镇内乱,混水摸鱼。

而若非李承志,李氏上下又有谁能算到如此之准:六镇刚乱,大军便堵住了狼山,揎使六镇之溃军、乱民只得逃往西海?

便是早有预料,断定李承志定在世,但张敬之依旧心绪难平,又是惊喜,又是恼怒。

好个小贼,竟连老夫这个外舅都瞒?

心腹不明所以,但见张敬之脸色肃然,眼中隐现精芒,他极为明智的闭上了嘴。

“有劳!”

张敬之定了定神,缓缓起身,又朝心腹示意道:“给他松绑!”

看着身上的绳索被解开,队主一脸迷茫。正要问一问,腿上不轻不重的挨了心腹一脚。

“难道还要司马予你赔礼,你才肯走不成?”

这是要……放了自己?

队主大喜,重重的给张敬之磕了个头。

之前倒是见张敬之出示令信,称来自薄骨律,为讨逆元帅奚康生麾下司马,但队主只当是从六镇逃出了乱兵,胡乱扯了个名头。

没想真能活得性命?

他刚站起身,又听张敬之说道:“某乃朝廷命官,自是知道庶民疾苦,不愿为难尔等。但也不能这般轻松就放尔等脱身,如何也该有一二人证,待某秉呈于奚公之时,也好做个见证……”

队主的反应有些慢,只当张敬之不愿放他离开,万般无奈的回道:“某愿随使君走一遭……”

“不需于你,将麾下兵卒遣来几位便可……”

张敬之顺手一指心腹,“你去,挑几个灵醒些的,但莫让他多嘴……”

心腹本就为张氏子弟,已跟了张敬之十数载,深知其秉性。见他目光微闪,当即就猜到了七八分:这队主知道的太多了,所以不好带去复命。

至于张敬之为何要欺瞒奚康生,心腹想都不敢想,更不会多嘴。

他恭身领命,提起那队主便出了帐。

张敬之闭目沉思,也就一刻,心腹便来复命。

看着几个族兵目露惊慌,张敬之微一点头。正待问一问,突听帐外一阵嘈杂。

似有甲骑奔来之声,并有人称呼着“奚中郎!”

张敬之暗松了一口气。

幸亏多了个心眼,有意避开了达奚。不然若由他将方才那队主所言秉予奚康生,奚康生再蠢也能猜到一二。

他暗暗庆幸,看达奚入帐与他见礼,也未起身,只是拱了拱手。

“中郎何故如此匆忙?”

达奚也不客气,径直坐到了下首,神色略带不满:“下官听闻司马竟放了那队斥候,敢问何故?”

张敬之悠悠一叹。

就知奚康生没安好心,定是在这两百骑中布了不少暗桩、眼线。

不然达奚不会来的如此之快。

8k小说推荐阅读:吾乃世家子大唐咸鱼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这个天国不太平我是剑仙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大唐帝师奥特格斗传说重生大学宅男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最强王爷大华极品小皇子穿越占座山图清以革命的名义大殷小地主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无厘头系统虎贲巾帼传三国:万担粮食买赵云,我赢麻了盛世田园,悍妻嫁到侠唐三国高校传大唐:蛮夷猾夏,李二求我出山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两晋南北朝庶女小七大夏十三太保罗马的复兴之旅盛宠庶妃开局劫了曹操老爹抗战之老兵重生大唐最牛女婿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外挂一样的人生帝国军团签到在红楼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1875我来自未来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谍海孤雁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大唐朝请郎家父汉高祖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你是主人我是狗肤施梦记
8k小说搜藏榜:大唐咸鱼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这个天国不太平我是剑仙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大唐帝师奥特格斗传说重生大学宅男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最强王爷大华极品小皇子穿越占座山图清以革命的名义大殷小地主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无厘头系统虎贲巾帼传三国:万担粮食买赵云,我赢麻了盛世田园,悍妻嫁到侠唐三国高校传大唐:蛮夷猾夏,李二求我出山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两晋南北朝庶女小七大夏十三太保罗马的复兴之旅盛宠庶妃开局劫了曹操老爹抗战之老兵重生大唐最牛女婿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外挂一样的人生帝国军团签到在红楼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1875我来自未来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谍海孤雁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大唐朝请郎家父汉高祖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你是主人我是狗肤施梦记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8k小说最新小说: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