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偌大的一大殿,至少有十丈方圆。殿内灯火通明,忽的吹来一阵微风,烛焰随风摇曳,照的元恪的脸色忽明忽暗。

正猜想皇帝又要出什么妖蛾子的时候,突然听他开了口:“你真不是天授之人?”

又来?

李承志心肝儿狂颤,急的往起里一站:“秉陛下,你看臣哪一块长的像天授的?”

这句话回的很是无礼,但无意间扫到李承志脸都吓白了的模样,元恪不但未怪罪,反倒笑的起来。

至少这份胆气就不像!

元恪乐呵呵的往下一指:“慌什么,坐下说!”

李承志边跪坐下来,边狐疑着:你让我说什么?

怎又突然提起了“天授”这一茬,还有完没完了?

心里转着念头,他又试探道:“今日那几曲,委实是臣灵光一现……”

一听就知是李承志想岔了,元恪摆摆手,意思是他问的不是这个。

皇帝还真就没怎么起疑。

天下不是无多才之人,活着的也有,比如南梁陶弘景。被南朝人称为:天下的事他全知道,天上的他知道一半。

甚至南帝萧衍都对他推崇备至,称其是五百年不出世的人才。

但有何用?

连李承志都能向朕献计,深知“炼铁精之术”这般的技艺只有呈于朝廷,才能有利于国,有利于民。

而陶弘景呢,此技被他发现怕有十数年了吧,但南梁军竟依旧用的是软铁刀?

所以元恪一点都不怕李承志懂的多,越多才越好。

因为李承志不藏私……

元恪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那十二万金。

也是奇了,运进宫里的钱,竟一个铜子儿都未差?哪怕是卖了一斤冰,李承志的账目竟都做的清清楚楚?

这行径真就跟凤毛麟角似的?

不是皇帝不相信臣子,也不是他想的诛心,而是世风如此:莫说元悦、元雍,哪怕将刘芳,崔光这样的臣子派去操办此事,最后少个一两成也是绝无问题的。

李承志倒好,生怕沾了一文钱的干系,朕就会砍了他的头似的,如避蛇蝎?

要说李承志不爱钱?

看他为了卖冰,费了多少心思?

生怕朕眼红他的营生,怕被收为官有,竟蛊惑着朕把原本赐与百官的冰卖给了和尚?

一想到数百朝臣得知这个消息后,表情会有多精彩,元恪就无比的期待。

要说李承志胆小?

扯淡!

李承志在其中的心思昭然若揭:这是为了钱,连命都快不要了。

更遑论他在泾州做的那些事:一州刺史、皇室内戚都敢擅杀,简直是狗胆包天!

所以元恪才觉得惊奇:既然李承志有胆又爱财,为何就能做到一文不贪?

思来想去,也只能归于秉性使然!

元恪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奚康生、高猛,并泾州官场、士林、民间等对李承志的评价。

心怀庶民,知百姓疾若,有赤子之心,德厚流光……这是奚康生,并受过李承志恩惠的那些人的评价。

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博学多才,允文允武。但目中无人,桀骜不驯,咨意妄为,极是无礼……这是高猛,差点没被李承志把肺气炸。

还有诸如:阴险狡诈,奸滑刻薄、笑里藏刀,反复无常……想来,这些应该是被李承志得罪过的人,比如安定胡氏!

若只是听闻,元恪自然不会在意。毕竟各花入各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一个人,在万人心中则是万种面目,实属正常。

但让元恪感觉诡异的是,传闻中的这些品质,好似李承志的身上都有?

不只是关中,便是雍、凉二州也有上奏,称有数万流民并数万石粮过境……流民当然是泾州大乘教的叛匪,在发派往河西。而数万石粮,自然也就是暂归李承志那数万亩僧田所产。

如此看来,这“知百姓疾苦”的评语倒是不假。

至于其他的……元恪哪样没见识过?

李承志有没有才……只要是见过他的人都知道!

他狂不狂、傲不傲、无礼不无礼,想必高豹儿和元宣义的感受最深……

再看他为了卖冰,用了多少计:瞒天过海、暗渡陈仓、围魏救赵、混水摸鱼、借刀杀人、上屋抽梯……简直将奸滑狡诈演绎的淋漓尽致。

还说翻脸就翻脸,连高湛都是说打就打?

就是看到那一幕,元恪才突发奇想,想不通如此复杂的性格,为何会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而且该有眼色该折腰的时候,一点都不含糊,就比如今日:愿大魏盛世千年,愿吾皇身体安康……真是说到了朕的心坎里。

简直就是个奇才,朕为何就未早些遇到?

元恪心里一动,笑吟吟的看着李承志:“朕给你加个官吧?”

李承志眼皮一跳:这么好?

皇帝嘴里的“加”,自然也就是升的意思……

他眨了眨眼睛:“敢问陛下,可是何官?”

看吧,刚说他胆大包天,转眼就来了?

要搁一般的臣子,不论官大与小,怕是早恭身谢恩了。李承志倒好,竟先问上了?

这官若不合你心思,难不成你还不做?

许是见惯了臣子奏对时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模样,元恪觉得很是有趣,竟问起了李承志的意见:“内行内小如何(皇帝侍从官)?”

内行内小?

李承志翻遍了脑海也没想起这是个什么官。

不怪他见识浅薄,而是北魏官制不是一般的乱:同样的一个官,有七八种名称。甚至有同样一个官名,高的二三品,低的从八正九这样的现像……

看他苦苦思索的模样,元恪故意吓唬道:“刘腾以前做过此官……”

李承志惊的头发都竖了起来……

我怎么得罪你了,你竟要让我当太监?

看他脸白的跟纸似的,瞳孔缩的如同针眼,元恪又笑了起来。

不知为何,一见李承志这种懵的不知所措的表情,他就分外开心。比元雍、元悦恭维他上百句都要让他心情舒畅。

当然,也是因为李承志长的不是一般的顺眼,还特会说话……

心里乐呵着,元恪更对什么“天授之人”嗤之以鼻。

就李承志这城府,也绝对跟“天授”两个字沾不上边……

“放心,不会让你当阉人,不然朕岂不是暴殄天物?”

元恪笑着回道,“刘腾确实做过此官,但杨播、杨椿(杨舒的大兄和二兄,侍奉过冯太后)也做过,故并非专为阉人所设……

此官又名大羽真,骐驎官。可事出讷诏令、也可事宿直寝卫,还可事拾遗应对,类比内给事……不过你不需日日入宫,兼着便可……”

李承志狂松一口气:你早说啊?

“臣谢过陛下!”

站起来做了个揖,落座时李承志又举起袖子,下意识的就要擦一把汗。见元恪笑吟吟的盯着他,他又猛然惊觉,又放下手。

“无妨,又无礼官在,可随意些!”

说着皇帝竟还侧身躺倒,仿佛给李承志做着示范。

李承志暗暗腹诽:快算了吧,真当御史台是吃干饭的?

见他拘束,元恪自知不可能一蹶而就,也不勉强。稍顿了顿,他又问道:“怎就想到将冰卖给了寺里?”

在他看来,李承志此举就如神来之笔:一众重臣不是拦着不让朕整肃僧事么?

那是因为你们觉得和尚暂时没有妨碍到你们……元恪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再有没有像冰这样的物事卖给和尚,既能让百官感觉到痛,还有苦说不出……

许是被元恪一顿惊诈给震慌了心神,李承志竟是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和尚有钱啊?”

话都说出了口,他才惊觉不对:皇帝可是信佛的,天知道会不会由此生恼?

看他一脸懵逼,元恪差点又笑出声,忍的好不辛苦:“无……无妨,直说便是……”

李承志哪知皇帝藏着心思,只知自太武帝后,历任皇帝信佛都快信魔障了。

不然何至于全国近三成的丁壮俱是和尚或僧户,全国近三成的土地尽是半粒税都不交的僧田?

李承志连忙收拢心神,小心翼翼试探道:“也怪臣心急了些,一想到要将冰卖成银钱,而非绢与粮,臣第一便想到了寺庙……想来将冰卖给寺里,应是有些不妥?”

怎可能不妥,简直是妥的不能再妥!

看李承志顿时小意了起来,元恪冷声斥道:“你当官才几天,竟就敢在朕眼前口是心非?给朕说真话……”

李承志猛的低下头,连声告着罪,心里却骂着元恪:我信了你个鬼?

谁不知你是顺毛驴?

上次说要拿只狗给你试丹,看把刘芳崔光吓成了什么样?都不相信我竟然能活着出来……

“好的不学,尽学这些歪门邪道?”元恪好不郁闷,威胁道,“再敢给朕打马虎眼,信不信将你那冰再加两成税?”

李承志有些狐疑。

他自然能听出皇帝在吓唬他,他就是觉得今天的皇帝不是一般的跳脱,竟连连跟自个开起了玩笑?

看来,今天组织百姓喊的那两句,正正准准的拍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嗯,拍马屁?

想到这里,李承志心里一突:内行内小,备顾问待从?

这分明是今天把皇帝拍太舒服了,元恪竟要将自己留在身边,天天拍他的节奏?

我是那样的人么……

李承志暗想:好歹也是活了两辈子,还如此天纵其才,怎能当幸臣?

至多也就是偶尔讲些好话给你听……

心里思忖着,又听皇帝问道:“朕就问你,你如何看待佛事,说实话!”

还能怎么看?

佛门用好了,自然是协助皇室、朝廷统治百姓的利器:比如南梁!

还真就以为萧衍信佛信到了骨子里,非要哭着喊着当和尚,而且连着剃度了四次,连皇帝都不愿意做?

简直扯淡!

真要是善男信女,何来的弑主篡位,斩尽杀绝?

只因南梁的阶级矛盾已积累到一触即发的地步,为了麻痹底层百姓与寒门,萧衍不得不大力推行佛教,好为阶级等级提供合理的依据。

说直白些,按佛教理论而言:人生下来就有三六九等,且此生已无可改变。好好行善,争取下辈子投个好胎。

意思就是老实当好韭菜,这辈子被割的越多,下辈子就有可能当高等韭菜。

北魏历代皇帝之所以大力推崇佛教,也有这样的一部分原因在,但更多的是为了制衡汉家世族门阀。

确实很有效,自太武帝死后佛教始兴,才只是短短的五十年,看看北朝的世家门阀被压制到了何种地步?

山东士族,看似风光,但这是用自断一臂换来的。看看刘芳、崔光这些重臣,家里还能凑出多少部曲来?

关陇士族虽然硬挺着没有服软,但也付出了极其残痛的代价:李辅(李冲之兄,李歆叔父)一族几乎被灭门,祖居李氏也被殃了池鱼。

杨氏七兄弟就跟葫芦娃似的,一个倒霉,七兄弟全都跟着受牵连。官也是越做越小,地也是越种越少……

还有元恪改革的一系列的选官制度:举官联保(贵族、门阀举荐官员要相互担保)、举生选考(先考试再做官)、随才试吏(特意为提拔寒门官员制定的制度)、四门小学(专为庶族建立的官学,诸费皆免),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在削弱门阀,加强中央集权。

样样都几乎打在了门阀世族的七寸上,若搁南朝,怕是皇帝早换了。但在北魏,为何一众世族就似跟集体眼瞎了一样?

无他,只因自太武起,数代皇帝的手腕都不是一般的高,用类似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比如鲜卑汉化、提高汉官待遇等等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让门阀失去了警惕。

等回过头来一看,便是想奋发图强,也已是无人无地……都被寺庙占了!

但后遗症也颇大,就如如今的元魏,佛教几乎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朝廷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比如以前一直推崇大乘,也就是“度众生”的这一拔。而自元恪称帝以后,又改推行“上部座”,也就是俗称的小乘。这一支的思想和道家思想相近:先讲究度我!

说通俗点就是:不会收那么多信徒,不会占那么多地!

朝廷的措施包括:鲜粟举爵,就是僧官只要给朝廷捐粮、捐地,到一定数目,就给予一定的爵位。但前提是必须还俗,娶妻,生子。

还有将中央、地州等僧官逐步换成小乘佛徒。

但风光了几十年的大乘教怎可能愿意?

所以,元恪在位其间,造反的大乘教徒才那么多……

因此,刘芳、崔光、元雍、元怿等才不敢松口。

这要一个不好,就跟炸药包似的,说不定就得爆,到时谁都没得玩……

8k小说推荐阅读:大唐咸鱼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这个天国不太平我是剑仙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大唐帝师奥特格斗传说重生大学宅男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最强王爷大华极品小皇子穿越占座山图清以革命的名义大殷小地主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无厘头系统虎贲巾帼传三国:万担粮食买赵云,我赢麻了盛世田园,悍妻嫁到侠唐三国高校传大唐:蛮夷猾夏,李二求我出山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两晋南北朝庶女小七大夏十三太保罗马的复兴之旅盛宠庶妃开局劫了曹操老爹抗战之老兵重生大唐最牛女婿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外挂一样的人生帝国军团签到在红楼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1875我来自未来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谍海孤雁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大唐朝请郎家父汉高祖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你是主人我是狗肤施梦记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8k小说搜藏榜:大唐咸鱼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这个天国不太平我是剑仙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大唐帝师奥特格斗传说重生大学宅男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最强王爷大华极品小皇子穿越占座山图清以革命的名义大殷小地主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无厘头系统虎贲巾帼传三国:万担粮食买赵云,我赢麻了盛世田园,悍妻嫁到侠唐三国高校传大唐:蛮夷猾夏,李二求我出山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两晋南北朝庶女小七大夏十三太保罗马的复兴之旅盛宠庶妃开局劫了曹操老爹抗战之老兵重生大唐最牛女婿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外挂一样的人生帝国军团签到在红楼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1875我来自未来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谍海孤雁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大唐朝请郎家父汉高祖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你是主人我是狗肤施梦记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8k小说最新小说: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