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扶月闻言略挑眉梢。
江瑾临也跟着轻笑了声。
他见江长信看着自己,于是收起笑,有些歉意得颔首。
“父亲见谅,只是觉着父亲确实是在家的时日少了,不了解子女,也不了解自个的生父。”
他轻叹了声,“父亲,即便是祖父与海寇勾结,但他之所以不与我说这些事,非是因着父亲说的原因,只是他觉得,高风亮节的我,会去阻止他与海寇接洽,而坏了他的生意罢了。”
君扶月默默颔首,她觉得江瑾临的说法才是对的。
江正德总觉得自个长孙是个‘端庄自持’‘高风亮节’等等的君子人物,且这老人家还一心觉得江瑾临在他的掌控之内,即使是做了家主也不会知晓他的那些事。
说到底江正德就是自大。
江正德想不到江瑾临从来都不是他们认知的那个江瑾临,不仅如此,他这个长孙还是个演技出色的。
这才是江正德不和江瑾临提及海寇的原因。
思及此,君扶月抬眸看向江长信。
希望这一辈洗清与海寇联系的,应该是江长信自己吧?
果然,江瑾临也道:“不过看样子,父亲对祖父的事,倒知道得详尽,想来父亲也知晓阿柔的事。有阿柔在,孩儿可脱不了与海寇的牵扯。”
江长信拧眉看着江瑾临。
这个长子,实际上是他接触最少的孩子,只刚生下来那会抱过两次。
因此他对江瑾临的了解,全在外人嘴里,只听外头传说是个敞亮矜贵人物,倒是叫人欣慰。
直到他从万鹰海寇处,发现江瑾临的书信后,他才知晓这孩子非是外界传言那般。
他轻叹了声,终于准备撕开那层因重逢而欢喜的假亲情膜。
“从霜当年与殷厉的相识,实属意外,殷厉此人,虽是海寇出身,但自有一腔豪气,他膝下无子,对苏织柔这个女儿却是惦念,苏怀成死后,他委托江正德照顾这唯一的血脉,因此给江正德行了诸多便利,但他只要一日待在沉渊海域,就一日不会认这个孩子,世人也不会知晓苏织柔的生父是谁。你既是知晓了苏织柔的身份,又心悦于她,那便只把苏织柔当寻常表妹对待便是,可你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他紧盯着江瑾临,沉声问:“你为何要给殷厉送信,告知他你会带苏织柔出海游玩?你想见殷厉做什么?”
君扶月心中惊了下。
江长信提到的“殷厉”显然就是苏织柔的生父,也就是小说里的“鹰爷”,江从霜嘴里的“厉郎”。
江瑾临给殷厉送信,说会和苏织柔出海玩?
小说里的剧情是江瑾临陪苏织柔出海散心,遭遇海寇,幸得男子相救,那男子就是殷厉。
结果原来这场相逢是江瑾临故意设计的。
但如今剧情生变,这封信不知怎地,大概是没落到殷厉手里,反被江长信给劫了。
显然因着江长信得了信,知晓了江瑾临与海寇的交集,这才回到江家来管教长子了。
又不知怎地获悉了江正德的死,将错就错,用江正德夫妻死于海寇之手的说法,来切断江家与海寇的联系。
这就有了眼下的一对牌位。
君扶月暗自想着,江长信留她在这一块听,大概也是因着柳氏的死与她有关。
说不得教训完江瑾临,就要来冲她了。
不过她也好奇江长信这些年到底在做什么,为何一口一个殷厉,与海寇这般熟悉。
因此只默默做透明人,时不时看一眼同为透明人的秦归雀。
坐在上首的江瑾临得知江长信劫了信,望向江长信的眸光变得深冷了些。
但很快,他又恢复平静,若非君扶月一直留意着他的神色,还没注意到这转变。
江瑾临应道江长信,“只是因着阿柔思父心切,想着叫阿柔知晓她也有疼宠她的父亲而已。”
若是先前,君扶月还会信江瑾临的话。
但有了昨日的谈话,她肯定江瑾临只是单纯为了借苏织柔获悉利益罢了,只不过是为了欺骗自己的“人设”,才找了这样能说服自己的借口。
江长信却是不知道长子身上的异样。
他此番回来,似乎就是为着江瑾临的那封信,因此来与江瑾临清算的。
这会子紧盯着江瑾临,冷声道:“叫阿柔见她的生父?她生父是海寇!你若真的心悦她,会让她知晓她有个做海寇的生父吗?!”
方才因着尴尬而想要营造的“平和”氛围骤然消失。
江长信终于起了怒气。
“我从未想过你会与海寇勾结,为了叫你不随了你祖父的性子,你三岁我就让人送你入书院,请了良师教导你,好在书院传来的消息,皆对你称道有加,说你天资聪颖,端正有礼……你十六岁就做了江家家主,十七岁就入了四商院做副院主,你什么都不缺,以你的能耐,便是不走弯路也能赢常人十分,你前程大好,为何还要自毁前程去同海寇相勾结?”
他咬牙道:“为了洗去你祖父的罪孽,我在沉渊待了数十年,我顾不得妻儿,露不得面,你弟弟更是在前方搏命,可你在做什么,你在与海寇接触,你枉顾你弟弟性命,你……”
骤然得沉默后,他苦涩道:“你到底为何要这样做啊,孩子。”
江瑾临看着江长信。
良久方道:“谢父亲教导,孩儿知错,往后不会再这般做了。”
江长信:“……。”
君扶月:“……。”
她看向江瑾临,男子眼神温和望着江长信,面上是诚恳认错的表情,语气更是乖顺。
很是知错就改的态度。
江长信也不曾想江瑾临就应他这么一句,没有解释,没有辩驳,还谢了他。
一时也有些无言。
许久,他才放弃了问话,故意道:“好在你的信叫我劫了,为了清理你在沉渊存在的痕迹,我暴露了立场,多年心血功亏一篑,往后我也只能常待家中,也好盯着你。”
江瑾临:“……。”
他露出一分笑道:“父亲能归家,孩儿分外欢喜,必尽孝膝前,叫父亲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