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的形势。
从面上看,朱由简慑服江北诸镇,一下子掌握了江北诸镇十数万大军。
同时,现在金陵官圈,影响力最大的几人之二的史可法、马士英,也都在朱由简驾前听命了。
虽然朱由简还没有入金陵,但他皇帝的权威,已是不可动摇!
不过朱由简并没有立刻南下渡江进入金陵的打算,因为从李自成攻占京师到现在,只过去了七天时间,他要多等两天,等京师以及李自成所占之地的各种消息传过来,借着那些消息,他才有可能推行改革,大明也才有机会挽救。
所以朱由简决定,先去凤阳祭祀明太祖朱元璋。
“马士英,你是凤阳总督,此次朕前往凤阳祭祀太祖皇帝,便由你安排。天下还在大乱期间,一切从简即可。”朱由简并没有因为马士英拉拢高杰、刘良佐等人,意图辅佐福王朱由崧登基一事,就疏远马士英,乃至厌弃马士英。
没办法,整个江南金陵官圈就没几个真正有才能的,大多是尸位素餐之辈。
马士英有野心,但同样也有才能,历史上他面对占据重要官职的人数占绝对优势的东林党,面对潞王朱常淓的呼声明显压制福王朱由崧的形势,仍能成功拉拢江北四镇,最终压倒高宏图、钱谦益等东林党,成功辅佐福王朱由崧登基。
除了马士英,江南金陵官圈的重臣,也就只有史可法、高宏图二人还有些许才能了,所以马士英是必须要用的。
“臣谢皇上信任!”马士英心头一颤,转瞬间他便意识到了什么,连忙下拜领旨。
朱由简只给了马士英两天时间准备,连同祭祀当天,前后不超过三天时间,这极为考验马士英的执行能力。
时间急迫,而且没有多少经费支持,做不到太隆重,但毕竟是当朝皇帝祭祀开国太祖,太过寒碜又显得不像话。
马士英到底没有让朱由简失望,在如此急促的时间下,他竟然安排得有模有样,至少面上完全看得过去,挑不了多少毛病。
大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五,距离李自成攻陷京师十天时间。
朱由简携周皇后,太子朱慈烺,自淮安府向西前往凤阳府。
他身穿龙袍,手捧国玺,登临祭台,在太祖朱元璋墓前举行祭祖祭天仪式。
“传国玉玺还在,朕这个当朝皇帝还活着,大明也还剩下半壁江山,这都昭示着大明并没有灭亡,大明气数由存……”
朱由简此举,是给大明的文臣武将们信心,也是给还心向大明的百姓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一时间,长江以南金陵城中。
高宏图、钱谦益、姜曰广等,金陵官圈的所有官员,全部都懵了,暗流涌动的同时,面上却又像是陷入了‘寂静’。
一时之间,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很丰富。
这些金陵官圈的重臣,几乎所有人都是当初朱由简从京师贬过来的。
何况朱由简登基十七年,贬或杀了十八任首辅,撤换了五十名阁臣,没有谁希望朱由简继续当皇帝,他们更期望朱由简如谣传的那般,在京师殉国了。
以东林党大部分人为首,他们很想要辅佐‘贤明’的潞王登基,届时潞王感念他们的辅佐之功,对他们虚心纳谏,朝政之事尽交于他们之手。
现在,这个消息直接让他们这些天的明争暗斗,费心费力,全成了笑话。
皇上还在,另立新皇就不可能,而且太子也还在,论正统潞王能正得过太子?
总之,先前的那些都别想了!
都准备准备,迎接皇上、皇后、太子等人凤阳祭祀太祖皇帝之后,南下进入金陵,接掌朝政吧。
不管东林党人内心是怎么想的,口头上,表面的行动上,他们都必须忠君,因为东林党建立之初,喊的口号就是忠君,绝对忠君,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崇祯皇帝十七年时间,或杀或贬十八名首辅,五十名阁臣,而没有谁能反抗,这也是其中一大原因。
朱由简在安东县登岸至今,已是第五天时间。
祭祀结束,接下来便该渡江南下金陵,重建朝纲了。
南下的过程中,朱由简不断发出圣旨,册封六部官职,内阁人选。
“封兵部左侍郎史可法为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政。”
“封礼部左侍郎高宏图为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
“封翰林院主事姜曰广为刑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
“启用钱谦益为礼部尚书。”
“封兵部右侍郎吕大器为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
“封凤阳总督马士英为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
六人之中,钱谦益为当前东林党的党魁,不过历史上这家伙以江水太冷为借口,不敢与柳如是一同投江自尽,最后竟剃发降清,朱由简虽用他,但只给了他一个礼部尚书,而且没让他入内阁。
马士英肯定是有才能的,史可法、高宏图、姜曰广、吕大器四人也有些才能,最重要的是,历史上五人都没有降清,都随着大明的灭亡或自尽,或隐居后郁郁而终。
另外又封了通政司、翰林院、国子监、督察院等十几名正三品以上重要官职。
值得一提的是,朱由简启用阮大铖为督察院左都御史。
此人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曾加入东林党,后来在天启皇帝时期,又叛离东林党,加入了魏忠贤的阉党。
天启驾崩崇祯登基后,意识到崇祯必除魏忠贤等阉党,便又立刻毫不犹豫背叛阉党,第一个站出来弹劾魏忠贤。
在魏忠贤阉党注定倒台之后,他因加入阉党期间残害太多东林党人,与东林党也是势同水火,于是私下里又上书崇祯,言东林党与阉党一样,都是党附宦官,应一起罢黜。
谁都不知道这份奏书是怎么被东林党人知晓的,他因此遭到东林党集体攻诈,加上他如此反复无常,太过小人,当初才十七岁,政治还很稚嫩的崇祯对他极为厌恶,最终罢免他所有官职弃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