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在噶尔钦陵率军撤走之后并没有贸然继续追击,因为他知道,毕竟噶尔钦陵在人数上还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方才这一战取胜,主要是在对方没有戒备的情况下发动的突然袭击,如果是正面作战的话,想要打败这个吐蕃名将还是非常困难的,就算能够勉强战胜,也绝对会给己方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
虽然自己到目前为止,与噶尔钦陵的交手纪录中还没有过失败的记录,但是李显却从来不敢对对方存在着一点轻敌的情绪,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一点轻敌的情绪,他就有可能会从胜利的辉煌走向战败的深渊。
“传令下去,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与鄯城形成掎角之势,联防攻守,嘿嘿,噶尔钦陵大军虽然退走,可也未必不会再对鄯城发动进攻,我等只需守住鄯城,便可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这样的作战决不能急躁,只要一点一点的迫使噶尔钦陵退走,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
李显深深吸了一口气,以便自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接下来他的将士们开始有条不紊的忙碌了起来,先是将大火给扑灭,之后又开始处理战场,将烧死和杀死的吐蕃军将士尸体进行埋葬。
如今天气渐渐转暖,如果不是进行妥善处理的话,就会引发瘟疫,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这次作战就会为唐军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出兵作战,一定要考虑许多必须要做的事情。
当然,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李显也没有忘记让将士们列阵戒备,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程序,尤其是在面对噶尔钦陵这等世之名将的时候,更加要小心翼翼,无论是怎么小心都毫不为过。
在打扫完战场之后,李显又另寻一处开阔地带作为营地,开始安营扎寨,建立各种防御措施,令大军进驻营寨之中。
直到这时,李显才派人去通知鄯城驻军,援兵已然到达。
而在鄯城城内进行驻防的王方翼却丝毫不知李显大军已然到达的消息,不过他却看到在噶尔钦陵大营方向传来的滚滚浓烟,知道定然是失火了,但是他却并不干出兵作战,因为他生怕这是噶尔钦陵的诡计,毕竟这噶尔钦陵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面对他的时候简直就是如履薄冰,稍有大意就有可能导致城池失守,所以,尽管吐蕃大军驻地的方向浓烟滚滚,王方翼却仍然只是坚守不出,在他看来,无论对方用什么阴谋诡计,自己只要坚守不出,他就无可奈何。
虽然王方翼的思想有些保守,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策略,令他能够坚守鄯城长达两月之久,无论噶尔钦陵如何怒骂挑唆,用尽千方百计,始终都无法陵城内守军出城作战,从而坚守住了这道防线,令吐蕃大军的进攻生生止步,否则的话,或许这时候吐蕃都已经将凉州都给攻陷了。
当然,王方翼也没有忘记派出去几个探子前去打探消息,直到夜幕降临之时,这些探子方才返回。
然而在探子返回之前,李显所派去的使者早已经来到鄯城城下了,可是无论这些事者如何喊门,城门始终都没有打开,只能在城下默默地等到了天色将黒,恰好看到王方翼派出去的探子返回。
那几个探子因为知道噶尔钦陵的大军已经撤退,唐朝援军到来,这时候不可能有吐蕃人诈城之事发生,又见来者是大唐军方的打扮,这才以普通乡民的身份搭讪了几句,发现果然是自己人,方才喊开了城门,又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将他们带进城去见王方翼。
知道此时,王方翼才知道李显的援军到来,噶尔钦陵战败逃走之事,于是连连对使者表达歉意,然后亲自率领城内将士,连夜到李显营中拜访。
“末将王方翼参见大总管,大总管及时率军赶至,救了我这一城的军士百姓,末将待他们表示诚挚感谢。”
“王刺史快快请起,在小王面前不必客套,反而是王刺史率军挡住了吐蕃噶尔钦陵部两个月的持续进攻,不仅保住了鄯城,更让我大唐边疆形势免于进一步恶化,王刺史之功足可名垂青史,如此说来,小王倒是该替父皇、替我大唐军民感谢王刺史之功,请王刺史放心,小王定然到父皇面前为足下请功。”
李显见王方翼竟然亲自来至军营,没有丝毫居功自傲的神情,反而为人谦恭有礼,顿时心生好感,肃然起敬,于是伸出双手将对方扶起,诚挚的说道。
却见王方翼轻轻挣脱李显的双手,苦笑着说道:“请功不请功的倒也无所谓,反正不管如何请也都是一样,其实只要能够为国杀敌,守护黎庶,末将也就知足了。”
李显闻言顿时一怔,这才想起来王方翼其实是故王皇后的堂兄,因为王皇后之事受到牵累,二十余年来虽然立下不少战功,却并没有得到丝毫的升迁,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李显很是理解王方翼这样说话的原因,也知道因为自己是他堂妹大仇人的儿子,王方翼对自己除了公事公办之外,根本不会有个人的私谊。
但是李显却真心欣赏这么一个人才,也真心的替这样一个人才惋惜,更何况王皇后和他的便宜母亲武后之间其实只是争斗,并不能算是仇恨,只不过武后做得太过,竟然让王皇后“骨醉”而死,而且给其家人赐姓“蟒氏”,实在有些过分。
可不管如何,毕竟武后是李显的生母,在守着这么多人的时候他也不能公开批评武后的所作所为,因为如果这样做,他就会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而这个罪名对于李显来说却实在是承受不起。
所以,李显只能任凭王方翼在自己面前表示隐隐的不满而装作看不见,不过这也并不代表李显不会主动想办法化解嫌隙,并且拉拢这样一名良将。(未完待续。)
wap.
/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