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发展固然很快,但是刘宏和世家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刘宏开始触及了世家的利益,两方派系开始不断的争夺。
只是因为当初袁逢提拔为吏部尚书。然后李膺出任兵部尚书,原来的兵部尚书秦穆被提拔到户部尚书的时候,刘宏和世家的关系才稍微缓和了一点。
给了世家一个尚书的位置,也算是给了世家一点利益,只是这个利益在世家眼里是不够的,但是因为刘宏这个行为代表了妥协,世家也就接受了。
只是虽然妥协了,但是刘宏毕竟触及了世家的利益,现在世家虽然表面上还是支持刘宏,可是大家也都明白,这只是因为刘宏现在还给世家利益,双方就保持了一种暧昧的关系。
而一件事情爆发彻底打破了这种关系,两年前,因为刘宏年纪不断的增加,到达了一定的年纪,刘宏开始了选妃。
而妃子出身基本都是一些普通世家,像世家中的三大家族,杨家,李家,袁家一个人都没有,这就可以看出来刘宏对世家的防范。
尤其是最顶级的世家,刘宏一直对他们更加的防范,这个举动就是把刘宏对世家的不满公开了,很多人都不明白刘宏的这个举动。
虽然现在平静,可是刘宏也明白,最近世家的举动,恐怕也对刘宏有一些反击,无论这个反击能不能对刘宏造成影响,但是世家需要这个事情来显示他们的力量。
“陛下,现在太过于着急了。”王诩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和王猛说道。
王诩知道刘宏有才能,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帝国的发展,甚至成就还不小,如果再给刘宏二十年的和平期,也许大汉会不一样。
可是世家也看出来了刘宏的举措对他们的影响,对刘宏进行了反击,刘宏没有退让直接反击,让世家见识到了刘宏的强硬,他们也明白了刘宏不是以前的帝王。
三年三次招贤令谁都看出来刘宏已经对世家不满,只是因为大局。现在刘宏也没有办法对世家进行彻底的反击,可是谁都知道,这些矛盾早晚有一天会突然爆发,世家与刘宏不死不休的局面,也会出现。
可是选妃事件,也导致了刘宏和世家的关系走向破灭,但是这件事情也是出于自己的考虑。
在刘宏百家书院开学之后,衍生系统也开始出幺蛾子了。
衍生系统的这一次召唤,衍生系统召唤出了一百四十多个人,都是历史上成名已久的反王,隋朝末年的36位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还有秦朝末年的各路起义军。以及.其他朝代的起义军,也都被召唤出来。
可以这么说,系统已经开始疯狂的召唤出这些反王,而这些反王的出生也让世家开始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他们开始明里或者暗地里面支持这些势力。
虽然刘宏开始发布招贤令,像隋朝末年的单雄信,王伯当,程咬金,徐茂公,尉迟恭,秦朝末年的英布,樊哙,项梁,这些出来以后,直接被刘宏招收,
但是因为这一次衍生系统召唤的人太多,导致招贤令只收了五分之一的人,虽然他们也都很有才能,但是更多的反王还是没有被刘宏得到。
他们也开始慢慢的发展。加上有一些地方刘宏的力量很弱,导致了他们反王的实力发展迅速。
刘宏也觉得大汉现在不破不立,也许一场大的动乱才会让大汉凤凰涅盘。迎来真正的重生。
因此在明明知道可能会得罪整个世家的时候,刘宏还是这样做了。
这也是刘宏为什么把他的人调到大汉比较重要的郡担任郡守,就是为了爆发战争的时候,刘宏能够控制住重要的地方,保持不败。而且刘宏也在考虑可能会爆发战争的地方。
刘宏最后推测出来,也许整个大汉都会爆发战争,但是刘宏有自信。
安全司最近也查出来,地方上很多力量在世家的支持下开始兴风作浪。虽然安全司发起了几次行动,可还是成果比较低。
他们有地方世家的保护,所以导致了他们能够提前逃掉,虽然也抓住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也只是一些小鱼小虾。
刘宏就这样和世家表面上和平,暗地里却已经打的鱼死网破。但是那些世家也是有苦难说。
他们本来想的是支持地方一些力量,让刘宏退缩,可是没有想到他们支持的那些人也不傻,趁着世家的支持,他们疯狂扩大实力,当世家的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很多地方世家已经在反王的船上了,根本就下不来。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继续支持那些反王,和朝廷继续作对。因为一开始他们保护了那些人,不然的话,也不会形成现在的局面。
司隶,凉州,兖州三个地方,因为刘宏的平乱,现在已经彻彻底底的在刘宏的控制之内了,其他几个州都有反对力量的存在,
现在敏锐的人都已经感觉到了整个大汉处于一种遍地狼烟的情况,也许就等着一个契机。
那些世家都后悔自己养了一群白眼狼,可是事情已经到这里了,他们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支持他们继续下去了,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的家族还能够得到巨大的利益,如果不成功,恐怕就是整个家族彻底完蛋。
刘宏也已经知道了地方的消息,他是第一个知道这些人出现的人,他也做出了行动,现在刘宏也知道了,自己的行动让那些世家搞完了。
不过他不在乎,他本来就已经做好了整个大汉全面开战的准备,甚至刘宏也已经准备召唤更多的将领。
按照王诩的建议,也许给刘宏二十年大汉会不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世家还会有,大汉早晚还会陷入现在的局面。因此刘宏决定赌一次。
他要用一场全部的战争来彻底除掉地方的世家,只有这样,他才会面临更小的压力。只是如果不好,刘宏也知道这一次就是亡国。但是刘宏愿意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