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楚瑜看来,结婚就是一个仪式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不过华国讲究礼仪、排面,可能里面还有一些道道赵楚瑜不清楚。不过她是真的不在意。所以都是家长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毕竟,他们是最了解这些的,不是吗?
顾慎言见过赵家其他人后就回了家。顾父顾母一看顾慎言这么晚了都没有回来,就知道他可能是先去赵家了。老两口很开明,没有多想什么。而且这些天和赵家人接触的多了,更是觉得这个亲家没有选错。
他们家闺女赵楚瑜出挑就不说了,其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出色的人。赵父赵母人品贵重,明白事理,对于很多事只要不违背他们的原则都没有那么较真,算是很好相处的人了。
也是在和他们的沟通中对于他们对赵楚瑜的看重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过他们本来就想着两口子好好过日子就好,他们不会插手他们的生活的。活了一辈子了,哪里不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道理呢,他们是不会讨人嫌的。
赵楚瑜是顾慎言亲自选择的人,以顾家的家风,那就是一辈子的人了。这已经注定了赵楚瑜和他们会紧紧相连,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绝对是亲人。
果然,已经很晚了,顾慎言才回到顾家,顾父顾母都没有表示不满,反而觉得儿子做的对,回来了要先和赵楚瑜说一下,免得那边担心。至于家里,反正顾慎言会回来的,不用担心什么。
因为回来的晚了,就直接休息了,毕竟长时间的旅程还是很累人的。
顾慎言躺在自己的床上,虽然很累,很想睡觉,可是就是睡不着。
结婚报告已经批了,他和赵楚瑜的婚礼也在筹备当中,可是赵楚瑜一天没有进门,自己的心就一直在悬着,也许只有真正抱得美人归,自己的心才会落地吧。
顾慎言有些自嘲地想着,不知道楚楚有没有在想他呢?
想着想着,他进入了梦乡。
朦胧中听到公鸡打鸣了,顾慎言有些错愕,自己不是在部队吗,怎么听到的不是起床号,而是打鸣声。
然后忽然想到,哦,自己回家了,回家和赵楚瑜结婚了,嘿嘿。
一直期盼的终于要实现了,顾慎言总有一种做梦的不真实的感觉。
顾父顾母看他起来了,大家就一起吃了饭。
正主回来了,那么婚礼的具体时间也就要敲定了。
顾家人吃过饭,和李大娘一起去了赵家。
似乎知道他们要过来,赵家也早早就准备好了。
两家人定下了婚礼的日子,就在十月十五,正值秋天,秋高气爽的,天气不冷不热,真是好日子啊。
具体日子定了下来,虽然已经提前准备了一些东西,可是没到最后一刻,还是觉得没有准备齐全。总是觉得有哪里没有准备好。
赵楚瑜看着赵家人忙碌的样子,还是因为自己的婚事,可是自己这个正主却是无所事事,无聊的要命。
可是这些风俗习惯,自己又不懂,怕闹出笑话,也帮不上忙。所以只能静静地待着,等着家人的安排,他们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赵楚瑜配合着试穿了新衣。因为是结婚,所以赵母给赵楚瑜准备的事红色的衬衫,还有黑色的裤子。还花大价钱给赵楚瑜买了一双黑皮鞋,羊皮的。
赵楚瑜说了自己买了皮鞋的,可是赵母说结婚那天要穿一身新的。还给她做了新的内衣裤,红色的。甚至,连袜子都是红色的。
虽然比较老土,可是华国一向就是以红色为喜庆的颜色,这也代表着以后的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
赵母给赵楚瑜准备了五床的棉被褥子之类的。赵楚瑜之前看布挺多的,给自己做了一些四件套,赵母看到了觉得挺好的,也给她准备了两套。
除此之外,还有门帘,五条床单。又给她准备了嫁妆箱子,两个实木箱子,下面带着置物柜子。
另外还有一些日用品,脸盆、痰盂各两个、洗脸盆架子、茶具、暖瓶等等杂物,应有尽有,似乎要把赵楚瑜过一生的东西全都要准备好一样。
还有的就是当时顾慎言买的那几大件,手表赵楚瑜是戴在手上的,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这些大件也全部摆在了一起。
所有的东西都贴上了红双喜,就等着上车了。
看到这准备的满满当当的嫁妆,赵楚瑜也明白这是赵父赵母的拳拳爱女之心,能够想到的都想给到位,不愿让闺女收到丝毫的委屈。
这些嫁妆一出,估计全村的大姑娘、小媳妇眼睛都要红了。现在这个年代,有多少姑娘,结婚连件新衣服都没有的。
赵楚瑜本来就是村里过得比较好的姑娘了,爹娘疼爱,哥哥们也总让着她。一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如今嫁人了,嫁的对象他们也看到了,高大帅气,一看就一身正气,是个有担当的男人。
家里又给她备了这样的嫁妆,怎么能不让人嫉妒呢?
这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如果他们知道赵家还给赵楚瑜准备了五百块的现金做压箱底的钱,再加上顾家的彩礼九百九十九块,这就是一千五百块左右了。这个年代有那个家庭能有这么多的存款?
而且,赵楚瑜本身就是一个富婆啊,她这几个月给付博供货,自己没有风险,每次都有一两千的利润,这是白来的啊。算算下来,已经有一万八千块左右了。
等于赵楚瑜身上已经有了将近两万的存款,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如果大家知道真实情况的话,会不会疯掉啊?
赵家和顾家都是低调的人,大家对他们的彩礼和嫁妆都有些好奇。只是双方口风都很紧,所以直到现在,竟然没有一点儿消息露出来。
大家知道两家的为人,自然没有往少的猜,隐约猜到可能是因为数额比较巨大,为了影响,所以隐瞒了。这让大家心里和猫抓一样,更加心痒难耐。
大家都对两家的婚礼有些好奇,想着到了婚礼那天,能不能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