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下,刘姓多与汉室宗亲有关联,将军亦姓刘,不如学刘备,假汉室宗亲之名,以光复汉室为己任。”
贾诩的意思很明白了,那就是让刘鑫假说自己是皇室宗亲,或者制造一些事情来,提高自己的威望。
“可是,这有人会相信吗?”刘鑫仍有忧虑,或许这不是忧虑,而是他心里下意识地抵触这种行为。在21世纪时,他就对刘邦斩白蛇之类的事情很鄙夷,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手段有效。
“将军,你看那刘备,关羽、张飞两人将军亦是见过的,两人之勇,能与赵将军相匹敌,却对刘备忠心耿耿,关张二人就没怀疑过那刘备的身份吗?”
“将军若称自己是汉室宗亲,怀疑者固然会有,但相信者亦会有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将军在幽州之地,威望至上,若得知将军是汉室之人,百姓定会欢呼雀跃,支持将军。他日,将军占据整个冀州,冀州百姓亦以将军是汉室宗亲而为荣。”
听完贾诩的话,刘鑫重重地点了点头:“那我要怎么做?”
“这……这得详细商议。”贾诩一时半刻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是这假托之事,将军不宜出面,我幽州之人亦不出面,否则必为他人所质疑,将军应托与我幽州无关、且在天下极有名望之人,让其暗中操作。”
“这样的人上哪找?”
“不用将军找,邴原先生名扬天下,所熟之人甚多,将军的丈人蔡邕先生亦是天下无人不知,将军找他们,让他们推荐适合之人,至于办法,我等再详细商议。”
刘鑫听了心中大喜,邴原和蔡邕都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只是这事有些不怎么光彩,不知道两人会不会有意见。
刘鑫想了一下,便和贾诩一起去找邴原,商讨此事。
“叔父最近在右北平过得可好?”
“哈哈,我每日研究经学,偶尔去书院授课,这生活自然也是惬意,还是贤侄费心了!”
“小侄征战在外,不能久侍叔父,叔父满意就好,如此小侄也心安了。”
“听说贤侄已打下冀州六郡,倒是可喜可贺!”
“谢叔父!”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讲了差不多一刻钟时间。贾诩一直插不上话,也只能在旁边干瞪眼。邴原有些不耐烦了,看到刘鑫毫无离去之意,便猜出刘鑫多半有事。更何况,他是和贾诩一起来的。
“贤侄呀!如今你是一方霸主,治下数百万皆是你的子民,你肩负重任,可不能松懈。”
“叔父说的是,小倒谨记在心。”
“你今日前来,恐怕有事吧?你欲言又止,多半是为难之事!”看到刘鑫迟迟不说出来,他便主动提出。
“小侄确有一事,只是难以开口,恐叔父责骂!”
“有事你说便是,我虽是你长辈,但你乃幽、冀州之主,我亦是你下属,哪有责骂之权?你有什么为难之事,我能做到的,自然为你分忧!”
刘鑫听了略微吃惊,邴原言中之意很明白,两人虽是叔侄关系,但随着刘鑫势力的增大,以后很可能会变成主仆关系或君臣关系。邴原以往总以长辈的身份与刘鑫讲话,但他已经意识到这种身份不妥。
于是,刘鑫把贾诩的意思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邴原点了点头,看了一下贾诩:“文和先生的意思是说,你们策划一些事情,来提高贤侄的影响力,如此就会有助于贤侄的大业。”
“正是如此,只是这事多半要利用到小侄的身世来做文章,只是小侄离开北海时,年纪尚幼,记忆已然模糊,如今父亲已逝,唯有叔父会知道父亲或小侄的一些事情。”刘鑫接过话,解释一番。
原本他以为邴原会很反感这种事情,但邴原明显并不在意。看来,邴原也并非迂腐之辈。
“我与你父相交五六年,你父比我年长八岁,你祖父早亡,你父亲中年得子,生你之后,你母亲病逝。你父亲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成人。”
“叔父,那小侄在北海还有家人吗?”在刘鑫的印象中,他与父亲相依为命,似乎没有其他亲人。
邴原想了一下,又说:“你母亲好像不是朱虚人,我曾听你父亲说过,那时灾荒,你母亲一家饥饿而死,你父亲当时在一大户人家的私塾授课,便施饭给你母亲,救活了她。后来,两人结为夫妇。你父亲当时年已近三十了,亦是文人,为人仁义善良,得乡人称赞。不过,你父亲并非朱虚人,具体是哪里人,我亦不知道。家中是否有人,我亦不知。”
“什么?叔父与父亲相交多年,也不知父亲是哪里人?”刘鑫有些惊讶,他还记得自己小时跟着父亲去拜祭祖先,还去扫过墓,他一直以为自己也是朱虚人,想不到自己的身世居然还有可疑之处。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与你父相交,并非一定要知道你父的隐私,我曾问你父,你父隐而不说,我也不能强求,后来就不问了。”
“所以,你要在你的身世上做文章,也是大有可为,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就行了。”
刘鑫没想到邴原比他都直接,看来他并不反对这么做。
“只是,北海的刘姓之人极少,别人容易追查到,恐怕瞒不过有心人。”邴原又想到了一些不妥之处。
贾诩适当地插嘴说道:“将军,若是有一人帮你,那就无懈可击了。”
“谁?”
“北海康王刘某!”贾诩大致猜到刘鑫不知道刘某是谁,便又解释了起来:“建武年间,光武皇帝在北海建国,第一代国王为靖王刘兴,乃光武皇帝之侄。至今北海国传了靖王、敬王、无王、顷王、恭王、康王六代国主,如今的国主正是康王刘某。”
“将军可派人去北海,拜访康王,许以好处,让他出面认你为汉室宗亲即可。”
“可是。这汉室宗亲都有族谱,否则如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