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都受够你了!”
“杀!杀!”
不只是将军,剩下的士兵也是将武器对准了崇侯虎。
“你们也敢反?”看到自己的手下都哗变了,崇侯虎内心是有些慌的。
但也只能是表面装作冷静,还在那大声的斥责。
“拿下!”将军声嘶力竭的说道。
崇国将军根本就不愿意多说什么,是真的痛恨崇侯虎。
士兵在将军和崇侯虎之间选择了听从将军的话,实在是崇侯虎太不得人心。
“崇侯虎已被擒拿,将他押下去,迎接西伯!”将军再一次的吩咐道。
士兵们既然将崇侯虎都抓了,自然是听从将军的话。
直接把城门打开,将崇侯虎看押着。
崇国人自然是将那崇侯虎当成了投名状,也让周国明白,他们是真的投降。
“崇国军民,恭迎西伯!”
“崇国军民,恭迎西伯!”
……
看到这一幕,自然是明白了发生的一切。
“君父!崇侯虎被擒了,崇国的军民在迎接我们!”姬发高兴的说道。
其实不用说也明白发生了什么,这种胜利是周国没有想到的。
不战而胜!
“随我进城,拜谢崇国军民!”西伯吩咐道。
听到西伯昌的话,部队自然是跟着进城。
“西伯威武!”
“西伯威武!”
“西伯威武!”
……
看着西伯侯的军队进入城中,可以说崇国的军民绝大多数都是高兴的,在那高兴的欢迎叫喊起来。
“西伯昌拜谢崇国军民!”
“拜谢崇国军民!”看着主帅都感谢崇国军民,周国军队之人也是跟着感谢。
“西伯威武!”
“西伯威武!”
……
崇国军民非常的高兴,因为对于崇侯虎,崇国人已经是受够了。
之前反抗不了,现在终于是迎来明君,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不只是崇国军民高兴,周国人自然也是高兴,就这样有些戏剧性的夺下了城,还抓到了崇侯虎,可以说周国大胜。
唯一不高兴的也就是那崇侯虎了。
毕竟现在他还被逼着跪着,脖子上面还有一把剑竖着。
西伯昌来到了崇侯虎的面前,掷地有声的吩咐道:“崇侯虎残害黎民,拖下去,斩!”
听到西伯候的话,手下人自然是将那崇侯虎给拖了下去。
“你不得好死!你不得好死!”崇侯虎在那叫喊着。
恶人也怕死,杀了再多的人,轮到自己死也怕,死亡之间有大恐怖。
“西伯威武!”
“西伯威武!”
“西伯威武!”
崇国军民以及周国将士看到这一幕,都是在齐声高喊着,看到残暴的崇侯虎被斩,自然是高兴的呼喊着。
观众看到这一幕,也是纷纷鼓掌。
也就意味着这边场地的戏剧落幕,大家的目光又转移到了老年孔子这边。
孔子总结道:“文王伐崇,顺天应民,上下一心,最终取胜了!”
李信接过孔子的话题说了起来,周文王伐崇胜利,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为后来武王伐纣,建立大一统的周朝,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只是非常可惜,在伐崇胜利几年后,周文王就在西岐病逝。
随着李信的诉说结束,这里的场景灯光熄灭,又一帷幕和灯光打开。
首先看到的就是姬昌的两位儿子,姬旦和姬发。
离两人较远的地方就是姬昌。
就听见姬昌在那诉说着生平。
姬昌一生尊崇贤能,爱惜黎民顺应天道,现在周国民生安乐,贤能汇聚诸侯悦俯。
但人生有限,西伯昌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听到西伯的话,两儿子都是有些不舍,因为这就相当于临终遗言。
“你们一定要记住以仁德治国以礼乐教化,修德振兵心系黎民,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西伯郑重嘱咐道。
“谨记君父教诲!”姬昌和姬旦回复着。
“你们要担负起革故鼎新的使命,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
姬昌说完,就转身要离开,而这一离开,自然是不再回来。
看到自己的父亲离开,作为儿子自然是非常的不舍和难过,更何况周国还需要他。
姬昌和姬旦齐齐跪下,想要挽留姬昌,哪怕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人在生死面前都是一样的。
“君父!”
“没有您,我们怎么办?”
姬昌和姬旦伤感的说道,他们真的是难过又彷徨。
听到两人这话,姬昌转身过来。
看着两儿子,姬昌坚定的说道:“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
姬昌说完之后,转身走了。
听到姬昌的话,看着父亲的背影,两个儿子有感动但更多的不舍,只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他们哪怕是诸侯也不能阻止,只能是给姬昌行了一个大礼。
姬昌眼眶也是红了,因为事业还没完成,还没有看到大一统王朝建立,还没有看到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虽然没有看到,但是他相信他的儿子,他们一定可以完成他的遗愿。
“君父!我们一定能做到!”
有感性的人,也是流下了眼泪。
生老病死,总是容易共情,这是不能扭转的事情。
孔曰:“文王与周国众贤革故鼎新振兴周国,武王姬发周公姬旦继承父亲文王的美德,推翻了商纣王的暴政,建立了周朝,开创了礼仪治邦的大一统盛世。”
孔子对于周朝,对于古代先贤,都是充满了神往。
后世人都知道,孔子一生期盼的就是天下大治天下大同。
孔子学《易》讲《易》都是为了向天下传播美德和大道。
弟子甲:学生今天第一次听讲,才明白先祖伏羲氏为何画天地之象。
弟子乙:听夫子讲《易》,君子之德与天地相参合。
弟子丙:君子为政,革故鼎新,君子为学也应传承创新。
弟子丁:敬天爱人,乃我华夏文化之根本,应当永世奉行。
……
听到弟子对于他所说《易》的理解,孔子非常的满意。
“好!好!好!”
孔子连说了三个好字,可见他非常的满意。
“你们都学的非常好,温故而知新,学《易》更应该如此!”孔子夸赞道。
“谢夫子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