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斜了巧舌如簧的秦明一眼,挥了挥手,不耐烦地打断道:
“行了,朕懒得听你的废话。”
李世民背负着双手往前走了几步,他望着眼前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书院,心中感慨万千。
尽管秦明在李世民面前并未流露出丝毫的野心,但这座书院的横空出世,却在李世民心中激起了一阵微妙的涟漪。
可以预见,凭借秦家书院目前所展现出的非凡潜力,未来数十年间,从这里走出的学子们必将遍布大唐朝廷,甚至还会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
正所谓“天地君亲师”,若干年后,秦明这位山长的一言一行,或许将比大唐皇帝更具影响力。
届时,秦家可能会取代传统的世家大族,成为皇家的心腹大患。
若李唐未来的继任者心胸狭隘,且能力有限,恐难容忍秦家的存在;
又或者秦家中出现一位野心勃勃的人物,亦有可能颠覆李氏王朝的统治。
也许秦明没有不轨之心,但他所创立的书院,却让秦家在未来拥有了造反的本钱。
简言之,这座书院对李氏一族和秦氏一族而言,皆是一个隐患。
而今,这座书院已初具规模,而李世民又正值春秋鼎盛,再活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他可以预见,待此学府落成之际,必将为朝廷输送源源不断的英才俊彦,大唐也将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繁华。
因此即便李世民知晓,这位书院的存在可能会在未来威胁到李氏一族的统治,他也不愿就此放弃这座书院。
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在有生之年拿捏住秦明。
眼下,他只需要判断一下,秦明是不是要学那司马懿韬光养晦,隐忍不发,以待天时,再图谋大业。
毕竟,李世民深信,以秦明的睿智与洞察力,不可能看不出秦家因这座书院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而可能招致历代君王的猜忌与戒备。
念及此,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转身,捋着短须,笑问道:
“贤侄,你兴建书院,广纳学子,莫非是想成为当世‘孔圣’?”
秦明闻言,微微一愣,拱手道:
“陛下,臣昨晚已经说过了,臣当初兴办书院,只是顺势而为。”
“如今打造这座新书院,也只是想让学子们有一个好一点儿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更好地将他们培养成才,以助国家繁荣昌盛。”
“至于成为‘孔圣’,臣自知才疏学浅,不敢有此奢望。”
“更何况,书院学子皆由科学院的先生和院长亲自教导,臣只是占了个山长的名头而已。”
李世民轻轻点头,目光依旧锐利地审视着秦明,继续追问:
“你就从没想过将秦家变成第二个孔府?”
秦明闻言,哑然失笑,随即正色道:
“孔圣人之德行与学问,臣自知难以企及,更不想被俗事所累。”
“臣所做的一切,只是遵从本心,想要为大唐的繁荣昌盛,略尽绵薄之力,而非个人或家族的私利。”
说到这里,秦明顿了顿,继续道:
“若我真心追逐名利,这座书院便不会以‘清北’为名,而会冠以‘秦氏’之号。”
李世民听罢,微微颔首,目光逐渐柔和下来。
“这倒也是。”言罢,李世民眼珠一转,快步走到秦明身前,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既然你视名利为粪土,那不如将书院改成‘贞观书院’,如何?”
秦明闻言,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苦笑,拱手道:
“陛下,臣虽不重名利,但书院之名早已定下,且‘清北’二字亦有其深意。”
“‘清’取自清明正直之意,‘北’则寓意学子们能够胸怀天下,志向高远。若贸然更改,恐会坏了书院的风水。”
李世民听罢,轻哼一声,不满道:
“你少拿风水一事搪塞朕,信不信朕现在就派人将袁天罡喊来!”
秦明见李世民作势便要去喊人,连忙将其拉住,无奈道:
“陛下,我真是服了你了!”
李世民斜了秦明一眼,得意道:
“服了就好。”
“朕现在给你两个选择,要么你把书院改个名字,要么朕就以你这书院楼阁逾制为由,强行给你封掉,你现在选吧!”
秦明闻言,微微一愣,不满道:
“不是,陛下,我这书院里的所有建筑,可都是按照朝廷礼制建造的,何来逾制之说?”
李世民狡黠一笑,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这书院虽按礼制建造,但朕若说它逾制,那便是逾制。”
秦明闻言,苦笑道:
“你这是不讲理啊!”
李世民扬了扬下巴,浅笑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朕以前就是太讲理了,如今你都敢当着朕的面,调戏朕的宝贝闺女了。长此以往,你的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
“少废话,你就说选哪条吧?”
秦明闻言,不禁哑然失笑。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秦明闭了闭眼,缓缓道:
“陛下,你也知道我这书院内目前有四座书院:分别是儒学院、算学院、工学院和医学院。”
“如今,医学院的大部分学子已经随着孙院长他们,迁到了平康坊的仁安医院,而医学院也正式更名为了‘仁安医学院’。”
“有朝一日,其余三座学院,也有可能会搬迁出去,自立门户。”
“陛下与其给书院换名,不如等到那时,再分别赐予它们新的名字,岂不更加妥当?”
秦明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如此一来,既不会破坏现有的格局和风水,又能彰显陛下的英明与恩泽。”
“当然,若陛下心急如焚,也可以即刻赐下牌匾,为三座学院更名。”
“无论是易名为‘贞观儒学院’亦或是‘皇家儒学院’,皆是圣朝文治之光华,臣不仅没有异议,反而会竭尽绵薄之力,共襄盛举。”
李世民闻言,眸光闪烁。
[怪不得他一点也不担心,将来皇家会对秦家有所忌惮,原来他早就有将书院拆解的想法。]
[好小子!原来在这儿等着朕呢!]
念及此,李世民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缓缓道:
“此事不急,待朕回去后,再仔细斟酌一番。”
秦明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心想:
[总算保住了心中最后这点儿念想!]
这时,李世民已经朝着马车走去。
“这里也看得差不多了,咱们去河边接老爷子他们回府吧。”
秦明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随即抬脚跟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