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大殿内已经人满为患。
因为不是正常朝会,所以也不用在意排班位列的问题。
于是大臣们三三两两凑到一起,打量着跪在那里的齐泰等人,纷纷低语交谈,很多人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楩当然也来了。
当齐泰等人看到他就要发狂怒吼时。
朱允炆也从外面走了进来,看了眼齐泰等人,不由叹了口气,来到朱楩面前恭恭敬敬的双手抱拳行了一礼:“十八王叔。”
“乖,”朱楩笑了笑,这小子终于学乖了,自己怎么说也是他叔叔,以前总是高高在上算是几个意思?
朱允炆苦笑一声,自己可是比十八叔还大,结果只能以晚辈见礼。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
只见外面有一群人,一路龙行虎步的闯入了进来。
这群人足有二十来个,每一个都身着蟒袍。
如今还是明初,穿得起蟒袍的,想也知道他们的身份。
“见过各位王爷。”
大臣们纷纷低头,参王见驾。
来的正是朱家的一挂王爷们。
“老十八,你来的挺早啊。”
诸王们顾不上去理会大臣,看到朱楩时,纷纷眼前一亮围了上来。
朱楩顿时感到头都大了。
如今来了十几位王爷,一起围着他,哪怕一人一句也够他受的。
“三哥先说,三哥说完四哥说,四哥说完五哥说,我又不会跑,慢慢来慢慢说,不要慌,”朱楩只好按兄弟排序安排他们一个个说。
朱棡朱老三一脸得意的看了一圈其他弟弟们,如今老大老二都不在了,我就是最大的,你们都是弟弟。
包括朱老四也是弟弟。
“老十八,本王听说你私下里给老四老十七,甚至是老十三和老十五他们都安排事了,是不是真的?”朱棡开口就问。
朱楩下意识看向朱权,也就是十七哥。
朱权摊摊手:“跟我无关啊,那天我回家倒头就睡了。”
朱楩都熬不住了,之后睡了一整天,何况是朱权,他都没机会去跟三哥显摆。
朱楩于是看向了朱珪。
他是不会怀疑四哥朱棣的,朱棣也不是大嘴巴的人。
可这一次朱楩猜错了,朱珪冲朱棣努努嘴,意思不言而喻,老十八你可误会我了,不是咱。
“四哥?”朱楩都惊讶了,扭头去看朱棣。
朱棣,历史上的永乐大帝,此时一脸心虚的别开头。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
朱元璋的前五个儿子,其实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可就算是胞兄胞弟,也不见得就没有摩擦。
也不知道朱棣与朱棡之间有什么矛盾,甚至朱棣当了皇帝以后,还对抹黑朱棡的事乐此不疲。
其实朱棡也很有勇武之能的,不如说当初牵制蓝玉的人,就是朱棡。
包括剿灭蓝玉一党,朱棡都出力很多。
可后来关于朱棡的许多功绩,都不为人知了。
包括朱棡死后,晋王一系还发生了兄弟阋墙的闹剧,而且朱棣还拉偏架,故意支持朱棡生前就不喜欢的儿子,还不是嫡长子的,庶出三子朱济熿为第三任晋王。
至于朱棡的嫡长子朱济熺,则是被朱棣以莫须有的罪名革去晋王爵位贬为庶人,还被派去给朱棡守墓去了。
朱老四也有腹黑的一面。
也正是他,跑去跟朱老三显摆了一通。
朱棡顿时不乐意了:“老十八,你当初当着咱们爹的面,可是给诸王许诺过,你把咱们藩王视为国之利器。如今怎地还带区别对待的不成?”
“何况不是三哥自吹自擂,老四他把握不住的,你让他当三军统帅?他是那块料吗?他才几万兵马?咱爹给咱的兵权,可比他多得多。不信等傅友德他们回来,你问问就可以知道了,伱那五十万大军里面,至少有二十多万是从我这里调走的。”
合着当初还有太原的兵马?
这一点朱楩倒是不知道了,他只知道傅友德和三哥是亲家关系。
其实当初为了节制蓝玉,傅友德也没少起到作用。
只不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蓝玉死后,傅友德也就没有用处了。
“四哥,你可真是大嘴巴,”朱楩都无语了,审视着朱棣:“我怎么没看出来,四哥你也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呢?”
“咳咳咳,”朱棣干咳一声:“你就别笑话四哥了。其实四哥也知道,你需要帮手。但是你三哥心高气傲,说好听的叫自尊心十足,说难听的就是眼高于顶。他不好意思找你,我这不是帮你把他激将出来吗。”
反正怎么说都是你的。
不过朱楩却是眼前一亮,看向朱棡,说道:“三哥,这可是你主动提起的。我有意让十三哥跟你在来年入主草原。你们先去提前熟悉一下草原的环境,至于草原人的问题不用担心。你们是咱大明的王爷,只要你们不去祸害草原百姓,你们就是最大的。”
“你们提前做好准备,等四哥与十七哥的战事顺利,不出两年,我要打下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而后还要继续东进,从东欧平原一口气打下整个欧洲大陆。到时候你们若有机会,还能发现白令海峡,那里就是咱们踏足美洲大陆的桥梁啊。”
朱棡眨了眨眼,你来真的?玩这么大是吧?
再看朱老四。
朱棣笑着看着三哥。
“唉,不是,我好端端的在太原当我的闲散王爷不好吗?我没事闲的干嘛跑去草原上风吹日晒遭罪啊?”朱棡喊了起来。
可朱楩却不见他拒绝,终于明白,这位三哥正如四哥所说的那样,他眼高于顶,一般人他都瞧不上的。
难怪当初朱楩邀他出关阻截鬼力赤时,被朱棡毫不留情的给拒绝了。
你朱十八是什么身份?你一封信要我来,我就得来?你怎么不先请你十三哥?
其实当时朱楩都不知道朱珪的存在,尴尬。
何况区区一个鬼力赤,又是被朱楩给追的如丧家之犬一般。
朱棡不屑于出来捡便宜抢走朱十八的功劳,反正也知道朱楩所差的只是追上鬼力赤就剩下屠杀了,何必锦上添花?
于是朱棡就没搭理朱楩。
但是如今不同往日,朱楩已经确定是大明第二任皇帝,并且得到了诸王的认可与支持。
朱棡自然要高看他。
何况这一次事关重大,不是随便给他一个对付的说辞。
于是朱棡看似在抱怨,其实也很期待。
如此一来,朱楩已经给五个兄弟安排了来年的战略计划。
分别是三哥晋王朱棡,四哥燕王朱棣,十三哥代王朱珪,十五哥辽王朱植,以及十七哥宁王朱权。
其中朱棡与朱珪一组,来年准备入军草原,提前到蒙古草原去做准备。
朱棣与朱权一组,朱权负责进攻朝鲜半岛消灭李成桂率领的高丽残党,而朱棣则时刻准备埋伏女真三部,准备一举扫平女真三部的势力。
至于辽王朱植,他就是充当一个吉祥物的,只要在后方防范有残余敌军趁虚而入就好。
诸王听着朱楩轻易的安排了这些事,也被他的自信所感染,不觉得来年的这些大战有什么不妥,而是信心满满的,等待他们这一代创建更大、更辉煌的未来。
同时他们也越发认可和折服朱楩的能力了。
只是这群王爷未免太目中无人了,不但周围朝臣插不上话,就连不知何时已经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都问道:“各位王爷,你们可说完了?该轮到朕说了吧?”
好家伙。
连文武百官,带十几位藩王,纷纷跪拜了下来。
百官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王则是高呼:“恭请圣安。”
朱元璋皱眉,听着一大堆人乱糟糟的,百官和诸王各喊各的,转头看了眼黄门侍郎。
太监总管也很委屈,陛下,今天不是早朝,而且也没说让我出来给大家起个头啊。
何况朱元璋出来的时候,正看到朱楩被群王包围起来,但是却没有发生冲突,出现兄弟阋墙的情况。
反倒是朱楩在弟兄们当中自信满满的侃侃而谈,虽然是老十八,却已经隐隐成了兄弟们的领头人物,而且深受兄弟的认可与支持。
不由得,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长子朱标。
标儿虽然仁厚,而且关照弟弟妹妹,深得弟弟妹妹们的拥护。
可如果论本事的话,标儿其实不如楩儿。
楩儿是以绝对的能力来折服这些兄弟的,而不是靠人情与亲情。
其实朱元璋深知,自己的这些儿子各有才能。
尤其是老四,朱棣颇有本事,以前被朱元璋称赞像年轻时的自己。
有一说一,当初太子朱标还健在时,蓝玉因为与朱标有亲戚关系(蓝玉是朱标的原配常妃的舅舅),经常友好往来。
有一次蓝玉从蒙古班师回朝,面见朱标时,他告知朱标说:“我观察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一举一动与皇帝一模一样。燕王不是一般人,迟早是要造反的,我找过人望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一定要小心。”
朱标则回答蓝玉:“燕王对待我非常恭敬,绝不会有这种事情。”
蓝玉向朱标解释:“我受到太子您的优待,所以秘密告诉您这件事的厉害,希望我的话不会灵验,更不被我说中。”
朱标没再说什么。
虽然这是民间流传的野史,真假难辨。
也足以看出朱棣早有雄图大略。
可就连朱棣,如今都被朱楩渐渐折服,可见一斑。
“好了,都起来吧,今日乃是元宵节,无需多礼,”朱元璋招呼诸王与文武群臣起来,接着又看向那些跪在大殿当中的众人,见齐泰等人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有一起起来,才满意的点点头。
算你们识相。
“齐泰、黄子澄、黄观、练子宁、景清、方孝孺,尔等可知罪?”朱元璋一开口,就让无数人心生胆怯。
听这语气,年关还没过完,陛下这就打算开刀了吗?
蓝玉案才结束两年,当初株连了一万多人,难道又要爆发大案了不成?
就在所有官员胆战心惊不敢轻易发出声音时。
齐泰那些人,则是纷纷抬起头。
尤其是方孝孺,梗着脖子嚷嚷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敢问陛下,我们何错之有呢?”
“好你个方孝孺,”朱楩皱眉,这个方孝孺真是作死,自从自己回京以后,就一直不断找自己的麻烦,已有取死之道。
朱元璋看了眼朱楩,轻轻的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接着,朱元璋也扫了眼方孝孺,冷笑道:“方孝孺啊方孝孺,你可知朕为何一边称赞你,却始终不用你吗?”
方孝孺,一直在儒生书林之中有着不错的名声,据说宋濂还比喻他为‘百鸟中之孤凤’。
可从洪武十五年开始,就从不缺少有人举荐他入朝为官。
但是朱元璋一直都是应付,始终都说还不是用他的时候。
朱元璋此时开口,说出原因:“你虽然有点才情,可是却没有能力,反而因为你的那点无用才情,变得目空一切高高在上。你说吾儿是乱臣贼子?可是吾儿立下了不世之功?只因他不是嫡长子,你们就瞧不上看不起?你们凭什么看不起?你们有什么本事?有什么能拿出手的贡献来看不起我的儿子?”
“只会夸夸其谈的狗东西。亏你读的也是圣贤书,你只会让别人遵循天地君亲师,可曾想过自己也要遵循?楩儿怎么说也是我朱元璋的儿子,也是我大明王爷,你一个书生,开口闭口就是教训,谁给你的资格?”
朱元璋怒了,谁都看得出来,朱元璋已经到了雷霆之怒的边缘。
可难道他说的不对吗?
方孝孺,他一直没有得到一官半职,说白了乃是一介布衣。
结果却一直在背后诋毁,甚至是辱骂朱楩,朱楩可是亲王啊,也是朱元璋的儿子。
这就是你所谓的为臣之道?到底谁才是乱臣贼子?
你可曾有过半点对君主的尊敬?
哪怕就是历史上,须知,建文帝不知下落的说法乃是野史,可很多人都认为,在朱棣入京以后,建文帝就自焚了。
而方孝孺呢?口口声声标榜自己是所谓的忠臣,可他却没有追随建文帝而去。
据说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些人,是被朱棣抓回来的,当时他们还曾想要变装出逃呢。
这就是所谓的忠臣?你们还真是忠心耿耿呢。
恐怕他们也是知道,就算向朱棣求饶,以他们之前一力促成朱允炆削藩的所作所为,朱棣也不会饶过他们,以后还会徒留笑柄,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求死,至少还能留下名声。
否则但凡有活下来的机会,他们都要对朱棣乞求吧。
不然不论是朱允炆自焚而亡了,还是出逃了,他们不都得跟着?
他们如果真有气节,何须被朱棣抓起来?怎么不随君而去呢?
文人气节?
崇祯帝死的时候,身边只跟着一个太监罢了。
而那些东林党呢,则是先对李自成摇尾乞怜,结果却被底朝天的抄了个精光。
当时皇宫都没有余粮了,而这些官员家里却富得流油,足有几千万两白银,这可都是现钱,其他财富不知凡几。
等到了满清杀进来以后,更是把他们的尊严给杀崩了,从此以后江南流行了绍兴师爷,东林党却一蹶不振。
扯远了。
方孝孺面色惨白,被朱元璋几句话说的双眼空洞,再无神采。
朱楩暗暗冷笑,有些人,只会去要求别人,而后不忘标榜自身,也不看看自己又是个什么东西。
说白了就是双标。
人啊,总是只对自己宽容大度,一边以圣人标准去要求别人,一边以小人标准对待自身。
朱元璋又看向齐泰,说道:“还有你,齐泰,当初咱因为你为官九年而无过失,才特意给你赐名为‘泰’,而且一直重用你。你却私自调兵,还要设伏围杀吾儿。你可知罪?”
百官纷纷倒吸凉气。
好家伙,原来竟然发生过这么大的事吗?
齐泰虽然是兵部侍郎,可兵部只有调兵权,没有统兵权啊,你这是要造反吗?
无论怎么想,而且不论是在历朝历代,齐泰这都是诛九族的大罪。
很多人开始后退,唯恐被牵连进去。
只有齐泰,一脸淡定的看向朱元璋,说道:“陛下,滇王乃是乱世之枭雄,却绝非治世之能臣。滇王不除,国将不国,大明(大厦)将倾啊。”
“噗,你拿我当曹操呢?”朱楩都被气笑了。
他可不是曹老板,不如说,他比曹老板的野心可大多了。
说实话,不论曹操风评如何,至少在曹操这一生中,从未称帝。
一直到死,曹操最高只是进爵为魏王,说白了还是汉臣,还是汉朝的丞相。
是曹操死后,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这才让曹家称帝的。
至少这一点来说,曹操做的还算不错,还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而不是学董卓祸乱后宫与朝纲。
而朱楩呢,他可比曹老板身份好多了,他是可以登基为帝的。
所以你把我当曹老板?瞧不起谁呢?
还乱世之枭雄。
朱楩一脸不屑。
朱元璋看着齐泰,虽然有心想踢死他,可同时不由得心里一动,抬头看向群臣,以及朱楩。
突然朱元璋开口说道:“既然你们认为滇王会成为乱臣贼子,索性咱就让他来做储君。我看楩儿当了皇帝以后,还怎么做乱臣贼子。”
不是,你家游戏规则是这么玩的?
这都是什么逻辑?怕滇王成为乱臣贼子,就让他当皇帝?你就不怕他把国家祸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