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林初见没有想明白。她在来的路上没有想明白,见到温怀瑾没有想明白,现在温怀瑾把她丢在了她新的心理医生的诊疗室里,她也没想明白。
她只是觉得自己像是断了线的气球,不但飘远了,她还在慢慢变得没有气了。
林初见对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的渴望降低了。
她望着紧紧关闭的诊疗室的门口,眼睛里的光芒一点点流失了。
孙华年是知道温怀瑾和林初见解除医患关系的原因的,而在看到林初见见到温怀瑾离开时的表现,她也更印证了这一点。看着林初见像朵没有水分的玫瑰慢慢枯萎,孙华年眸光轻敛,微微叹了口气。
在叹过气后,她重新笑起来,转移着林初见的注意力。
“紧张吗?”
诊疗室里,响起了孙华年的声音。而孙华年的声音,像是一个信号,把她从困顿中截断,让她从那种复杂缠绕的思想中回过了神来。
林初见回过头,看向了孙华年。
孙华年在冲着她笑。
林初见确实能找到更好的心理医生。但是温怀瑾推荐给她的心理医生,也绝对不会差的。孙华年是三院的主任医师,还是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资历非凡。而拥有这样的资历,势必需要时间的积累。孙教授年纪不轻了,看上去有四十多岁。她身材微胖,穿着白大褂坐在办公桌后,看向她时,唇角自然上扬,带着温和的笑意。
她笑盈盈地坐在那里,不像是个心理医生,更像是你学校宿舍里和你和蔼地拉家常的宿管阿姨,像是和你谈心的知心学姐,像是你在所有亲戚中最喜欢最了解也最信任的小姑小姨。
见到她的那一刻,你会自然放下医生和病人这种病患关系的对抗,沉入到她的笑意和温柔里。
林初见短暂地沉入了一下,思绪又重新缥缈。可是对方就这样看着她,等待着她,林初见不能表现地太没有礼貌。
“没有。”林初见道。她说完后,甚至还轻轻地笑了笑。笑过后,她去了孙华年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了。
待林初见坐下,孙华年温柔地看着她,道:“那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的。”林初见道。
在林初见说完的那一刻,孙华年诊疗室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而在门被敲响的同时,听到敲门声的林初见陡然回头看向门口,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进。”孙华年说了一声。
诊疗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已经离开的温怀瑾重新出现在了门口。打断了心理医生的诊疗,温怀瑾眼中带了些歉意。他看向孙华年,先道了声歉。
“抱歉孙教授。”
道完歉,他看向了站在办公桌后眼巴巴看着他的林初见,微抿了下唇。
“我能先和林小姐说几句话么?”
孙华年同意了温怀瑾的请求,温怀瑾带着林初见离开诊疗室,站在了诊疗室门外的走廊。
被温怀瑾带出诊疗室,林初见像是瞬间恢复了元气。她站在温怀瑾面前,抬眼看着他,道。
“干嘛?”凶巴巴。
被她这么凶了一句,温怀瑾的神情并没什么变化。他垂眸看着她,道:“孙教授是我们医院资历最深的心理医生。她的能力很出众,诊疗处方也很温和,会很适合你的病情。”
林初见:“……”
合着你叫我出来是为了给我介绍我的新心理医生的?
林初见抬眼看着温怀瑾,她的眼神在一瞬间千变万化,最后变成了冷漠。
“哦。”林初见满不在乎地应了一声。
她的态度里,满是对他说的话的兴致缺缺。温怀瑾看着她的神情变化,继续道:“但是心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肯定会询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你心理病症的症结所在,问出来肯定会让你产生不适。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可以和孙教授表明态度,表示你不想回答。心理诊疗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不急于一时,可以慢慢适应和接受。”
温怀瑾又和她说了一大串。
林初见:“……”
温怀瑾刚才和她说的这一大串里,全是关于她接下来的心理诊疗的。他像是个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老父亲,絮絮叨叨地在她耳边叮嘱着幼儿园的日常。
林初见开始还有所期待,听了一会儿,她就烦了。
“我又不是第一次看心理医生。”林初见不耐烦地提醒了温怀瑾一句。
而在她提醒后,温怀瑾像是想起了什么,道:“对孙教授要注意礼貌,不要随便发脾气,好好配合。”
林初见:“……”
温怀瑾没再继续盯着她的心理诊疗交代了,可是他话题转走后,却转在了对孙教授的担忧上。她确实是有对心理医生不礼貌,随便发脾气,不配合的前科。但那些心理医生和孙教授是不一样的好吗?
那时候她是被迫去看心理医生的,现在是她主动过来看心理医生的。她当然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好好配合。
林初见烦躁,烦躁中却又有些不甘。她也不知道她不甘什么,可是被温怀瑾这样叫出来,她不是只想听他絮叨她的心理诊疗的注意事项的,她想听其他的。
林初见压下烦躁,她歪头看向温怀瑾,问。
“你叫我出来就想跟我说这些?”
林初见问了他一句。她在问他的时候,头是微微仰着的,她的眼睛在问出这句话后,就紧紧地盯着他。林初见不擅长伪装,她在看着别人的时候,从她的眼睛里就能捕捉到她心底所想所要。
“别怕。”温怀瑾道。
他看着她,这次只说了两个字。而这两个字,却比前面他说的那一堆字更有重量。它们像是刺破了她的胸膛,穿透了她的心脏。林初见眼睫轻颤,甚至在这两个字说完后,轻眨了眨眼睛。
林初见接受了他的建议,来做心理诊疗了。
她往前迈了一步。
心理病人能迈出这一步,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心理病人长期处于消极颓靡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并不会让他们来主动接受心理诊疗。他们更多的是放任不管,最后恶性循环,直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