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道友,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上刀山下火海,我陈燕归都给你包圆了!”说着陈燕归把他的胸脯拍的啪啪作响。
“行,那你现在就去跳玄武湖。”陆归途开玩笑的指了指湖面。
陈燕归默默地拔出剑瓮声瓮气道“来来来,头伸过来,我给看个宝贝。”
“嘿嘿嘿,和你开玩笑呢。”面对陈燕归突然两米八的气场,陆归途觉得这剑要是戳到自己身上一定是一剑两大洞。
“我也开玩笑。”陈燕归嘿嘿一笑,他脸上开玩笑的表情更加凶恶。
从这点上,陆归途可以看出陈燕归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而且他非常世故圆滑。
“有得罪陆道友的地方还望海涵,贫道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刚才说的承诺也依旧算数,陆道友有事请尽管叫我,我陈燕归一口吐沫一口钉的,说话做事从不作假。”
“呃……有事一定叫上陈道友。”
两人按照平辈礼仪互相作揖道别。
“小师叔,这个人真有意思。”长生道。
“你又看到什么画面了?”
长生摇了摇头“看到了也不能随意说。”
陆归途非常理解的点了点头,长生也只是能通过接触人才能看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就已经透支出他一双眼睛,要是透露的内容越多,恐怕他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
冶城档案馆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当时有一件轰动冶城民国政府的大事,冶城冶山附近锻造武器的工厂,一夜之间所有工人全部失踪,这些工人消失的毫无预兆也毫无动静,为查明真相,民国政府成立了特事局,这也就是冶城档案馆的前身。
冶山武器工厂失踪案的次年十二月,特事局正式开始了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勘探工作。
他们的工作高度保密,工作的具体内容没有人知晓,就连同一系统的对同事的工作内容也只之甚少,民众之间的说法只是捕风捉影,时人都说特事局在找一个东西,是什么东西?没人能说的清楚。
自此以后特事局所侦查的案件不再局限于冶山武器工厂失踪案,而是成了承接各种悬案和疑案的特殊部门,但这些案件大多无疾而终,最终这里慢慢变成了堆积档案的地方。
后在49年建国后成立为冶城档案馆,结束了冶城档案馆之前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冶城档案馆旧馆统共上下两层洋楼,是苏俄人设计的高顶式建筑,屋顶的吊顶要比寻常房屋的吊顶要高,大约是苏俄人较高的缘故。
异常高的吊顶在打光不好的廊灯下呈现出一片片斑驳的阴影。
这些阴影像是吞噬人理智的巨兽。
陆归途她跟在一个工作人员的身后,对方带着防尘口罩正和她喋喋不休的吐槽道“这些档案年龄都太大了,放在馆里不好保存,馆长说要把一部分捐到图书馆古籍管理处,但上面死活不同意,最后来回扯皮才折中一个办法,就是让你们古籍修复的一次性修复好直接入库封存。”“我看你年龄挺小的,没想到都博士毕业了!还是考古这种冷门专业!真厉害。”
陆归途低头悄悄的看了一眼胸前悬挂的工作牌,这是她在档案馆门前打卡的地方顺来的,本来是打算找熊西宁的男朋友托关系混进来,后来发现熊西宁的男朋友根本没有能力安排她混进来。
所以陆归途决定靠自己,就出此下策,她在心里对这位女博士说声对不起了。
工作牌上面是一个三十来岁女人的照片,照片上的女人知性而优雅。
姓名一栏写着刘娟。
好就好在这位叫刘娟的博士是第一天来报道,而且就在门口准备打卡的前五分钟,她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临时离开了,所以陆归途才敢顺。
陆归途不着痕迹的将工牌翻到背面。
那工作人员的手里拿着一个巨大的钥匙盘,上面的钥匙不知凡几。
“这里是最早的一批档案存档的地方,存放着大约还是特事局时期的档案,从入库到现在没清点过一次,啧啧那灰可想而知,刘老师你可以兜一块报纸把头遮住,要不然架子上下来的灰能呛死人。”
“从入库到现在没有清点过一次,这是为什么?”
“领导不让呗,要我说里面也真没什么宝贝,都是一堆故纸,不让清点才好,省事。”
陆归途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工作人员一边说着一边在钥匙盘上找钥匙。
“呵,居然是这把。”
陆归途看了过去,那是一把老式的长把钥匙,上面也用胶带贴着名字,不过磨损程度非常厉害。
随着工作人员的扭动,咔咔几声,尘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档案馆一号大门被打开了。
扑面而来的灰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借着手电筒的光。
整个档案馆一号赫然呈现在陆归途的眼前。
几排密密麻麻的木制档案柜几乎间隔非常小的贴在一起。
上面张贴的封条脆弱的随着开门的一阵风掉落的七七八八。
“可惜了。”带陆归途进来的那个工作人员感叹道“冶城这个地方本身就潮,这些档案估计已经损耗的七七八八了,这个地方应该早点整理的,上头也真是的。”说这话的他仿佛在进来前说‘省事’的人不是他一样。
一号档案室当初应该也是做了防潮,陆归途手中的手电筒扫向堆放在档案柜下的麻袋。
这里面应该装的是石灰,或者是一些吸潮用的碎木屑。
“刘老师,这就是咱们这一号档案室,我看里面黑咕隆咚的,等档案馆工程部的人来装个灯再来查看吧?你们的人好像也没到齐?”
“这里面还没装电灯?”陆归途问道。
“嗨,半个世纪都没打开,哪里有电灯。”
没有打开,也就意味着里面没有监控。
陆归途紧了紧脸上的口罩“我想先进去看一看,看一下具体情况,如果情况不好可能还要再加人。”
“那行,走路的时候小心点,这里头谁知道有什么东西,说不定还有长虫①。”
特殊事务局早期的档案没想到居然这么多。
她随手抽出一本夹在众多档案中的一卷。
封面处只有一串编号KT-1937-05-03-S和整理人的姓名罗问。
陆归途翻开这卷档案。
脆弱泛黄的纸险些破裂,上面用毛笔和钢笔交叉潦草的记录着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
‘丁丑年阳历五月三日,听闻倭寇蠢蠢欲动,余心焦急,然进展速度之慢,不知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