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台最新收到的消息,南越复国军于今日上午攻占了原南越首都西贡,全歼北越守军约3万人!与以往更多的是在各个区域进行袭扰破坏作战不同,此次南越复国军明显改变了策略,以光复南越首都西贡的方式,宣告他们的复国之路开启了新的纪元!对于后续如何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下面插播一条最新的消息,南越复国军领导人黎复国在率军攻下西贡之后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是这么说的——”
“今天上午,我们南越复国军出动部分主力,用了3个半小时,彻底光复了西贡!接下来我们将以西贡为中心,对北越法西斯政府、军队发动总攻!在此,我希望南越人民能够积极踊跃的加入我们!同时,敬告北越的军队,如果你们在4月10号之前弃暗投明,向我们南越复国军缴械投降,那么之前做过的一切我们既往不咎,凡是4月10号没有投降的,那么你们就永远失去了向我们投降的机会,等待你们的只有灭亡!”
“本报4月3日曼谷讯,蛰伏一段时间之后,南越复国军终于亮出了锋利的獠牙,他们以碾压之势仅仅3个多小时就拿下了西贡!要知道在1975年北越进攻西贡时进行的西贡战役,可是足足打了21天啊!”
……
从4月3号中午开始,南越复国军光复西贡的消息,便迅速占据世界主流媒体的头条。
世界各国的吃瓜群众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美国:“西贡的光复,是越南朝着自由民主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
苏联:“西贡关乎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我们绝对不会置之不理,但具体情况无可奉告!”
华国:“我们号召相关各方能够尽快达成停火,回到谈判桌前,以政治手段解决越南问题!”
……
如果说以黎复国为首的南越复国军这一次是主角,那么配角自然就是以黎笋为首的北越政府了。
他们如今已是热锅上的蚂蚁,举步维艰了。
越共领导人黎笋更是因为血压突然大幅升高,不得不叫来了专属医生给他打针吃药。
从早上南越复国军对西贡发动总攻开始,黎笋的心里就七上八下一团糟。
由于西贡的越军负责人潘图在开战前被黎复国所掌控,所以一开始黎笋等人得到的并不是真实的消息。
“潘图”只是向他汇报说遭到一小股南越复国军的偷袭而已。
所以也就错过了救援的最佳时间。
后来,在西贡市中心第1区前南越总统府驻守的越军391师师长庄明伯,敏锐的感觉到潘图好像成了叛徒。
这才越级向河内直接做了汇报,不过庄明伯明白的还是太迟了,此时大势已定。
虽然了解到实情之后,黎笋也安排周边为数不多的越军紧急赶往西贡救援,但这些越军刚刚出发没多久,就得到了西贡彻底陷落的消息。
只得又退了回来,并加强自身的防守强度,免得步了西贡越军的后尘。
对于黎笋来说,对于整个北越政府来说,西贡都是不容有失的。
毕竟西贡是南越的首都,有着强烈的政治意义,是南越人的一处心灵图腾。
但如何收复西贡,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北边华国军队和腾龙同盟军最近动作频频,对河内都是虎视眈眈。
华国可能还顾及一些大国的颜面,但腾龙同盟军作为如今中南半岛的小霸王,可不管三七二十一。
只要惹到了他们,或者让他们抓到了什么把柄,那这帮家伙就真敢和你玩命死磕到底。
所以在河内周边的部队,目前是不能也不敢调动的。
在南越范围内虽然也还有总数20万左右的军队,但以二线部队、辅助兵种居多,装备也很差。
即便过去了,估计就是送人头消耗一下南越复国军的弹药,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在柬埔寨境内此时也还有16万左右的越军主力,而且黎笋等人也准备彻底放弃柬埔寨了。
但是即便现在想把这16万越军撤出来都很难做到。
一是民柬游击队最近非常活跃,在越军周边频繁出现,强行撤退困难重重,搞不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
二是松达温为首的柬埔寨复国军,上次在豆蔻山九曲十八盘一战成名,他们又是在越南和柬埔寨边境一带活动,从陆路撤退可能会再次遭遇柬埔寨复国军的袭击,遇上了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三是南越复国军当然也知道在柬埔寨境内的越军威胁比较大,在拿下西贡之后,他们就腾出手来了,一定会想方设法提前在越军撤退的路线上做手脚。
“我建议还是尽量想办法通过水路,把在柬埔寨的队伍撤回来!”
黎笋看了一眼提议的黎仲迅,叹了口气。
“十几万人,想走水路的话势必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问题是我们手里已经没什么像样一点的船只了,而且我们都知道,南越复国军有一支海军,就在我们的沿海一带活动,船队想避开他们也不容易啊!”
黎仲迅点点头,想了想继续又说道:
“除非有更强大的海军来为我们的船队护航,比如苏联海军!”
“这个道理我懂,但自从上次苏联海军在岘港出事之后,他们就没再派过像样的舰艇过来了!”
“但现在不一样啊,咱们腹背受敌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如果我们完蛋了,那么苏联就要将东南亚一带彻底拱手让给了美国人,别的不说,起码伤士气吧?”
“你说得对,我马上给勃列日涅夫发封电报!”
……
“现在开始开会,越南的黎笋刚刚给我发了一封电报,大家都传阅一下吧!”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在接到黎笋的电报之后,也是召开了一次最高级别的苏共常务委员会议。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要介入越南国内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