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天,季伝、冯文、郭进等人都来帮忙,去鸿都门学选人,办理官凭路引、制作官服等等杂事,都由他们协助办理,到三月底,基本办完。
三月三十,刘羿决定好好看看洛阳,知道这一走,洛阳估计只能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了。刘羿走过青龙大街,回首一望,巍峨壮丽的皇宫就在眼前。刘羿第一次感到心灵震颤,不禁有些出神。刘羿想,这高达数十丈的宫阙以及精巧绝伦的各种建筑,哪怕只是一个饰件,都不知凝聚了多少工匠的智慧和心血,又沉淀了多少不朽的文化和璀璨的文明?
想到十年后洛阳的那场大火,刘羿心里有些隐痛,自己明明知道这个结局,却无力改变,就像看着一个心爱的人在河里挣扎,自己却偏偏不会游泳,这种难受、自责可想而知。
刘羿突然没有了逛洛阳的兴趣,只想快些离开,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于是回到驿站,叫秦奎去通知郭进、冯文尽快出发(这次冯文是去徐纹宣读圣旨的钦差)。
四月初二清晨,刘羿等人带着1000骑兵、20名鸿都门学学子,浩浩荡荡地离开洛阳,往荆州进发。刘羿、郭进、冯文大家都是朋友兄弟,说话随意,笑声不断。
这1000骑兵是冯文去羽林军中带来的,刘羿一直没有过问,也不知道有些什么人。刘羿想,这里面会不会有以后的名将?吃饭时,刘羿说:“我想看看这些军士名册。”
冯文叫亲兵把名册拿来,递给刘羿:“是应该交给你了,为了方便你领军,这里面没有武将,最高的就是百夫长,连军侯都没有。”
刘羿笑道:“尽说好听的,是没有军官愿意去吧?而且我敢打赌,这些士兵,要么年纪偏大,要么没有背景,是不是?”
冯文也笑了:“兄弟,别说那么露骨,心照不宣,心照不宣。”
刘羿不再说话,低头看名单。突然,发现一个名字: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21岁,百夫长。刘羿大喜,暗叫:“赚了,赚了,居然得了一个名将。”刘羿再往下看,没有发现熟悉的名字。
刘羿说:“把徐晃给我叫来。”秦奎跑去找来徐晃。
刘羿问:“你不是在河东郡府当差吗,怎么到羽林军了?”
“报告太守,公明和上官打架,受了处罚,公明不服,卸职到京城加入了羽林军。”徐晃想想,补充说:“那上官醉酒后找公明麻烦,被公明打断了两条腿。”
“那上官定是有背景吧?”
“是,是法曹大人的弟弟。”
“打得好,这种纨绔子弟,就是欠打。”
徐晃满脸喜色,躬身道:“多谢太守包涵。”
刘羿正色道:“徐公明,擢升汝为军侯,统领500羽林军,为前锋。另外500兵,请义兄帮我统领,为中军,到了荆州,再交给黄忠,吃完饭,你们就去分兵。”
冯文疑惑地问:“郡守知道徐公明?”
“知道,武艺高强,治军严谨。”
“武艺高强,有多强?”
刘羿知道义兄又手痒了,于是说:“反正比你强。”
冯文打量着徐晃,挑衅说:“可敢比比?”
刘羿笑道:“徐公明,放开手脚打,打赢我义兄,到徐纹,我升你为县尉。”想想又补充道:“这是切磋武艺,不能拼命。”
“末将遵命。”徐晃大声应答。
冯文却不干了,嚷嚷道:“你这不是明摆着让我让他吗?我要是赢了他,让他当不成县尉,他不恨死我呀?”
徐晃说:“钦差不用让,公明凭本领晋升,靠作弊有损公明声誉。”
“那好,我们好好厮杀。”
冯文手提长枪,徐晃手提大斧,同时上马。1000士兵分列两旁助威。
不久,两人就开始交锋,开始几回合是试探性质的,大家都没有使出全力。之后就是全力厮杀了,两人越斗越勇,斗出了火气,徐晃力大,冯文枪技熟练,斗了上百回合,硬是分不出胜负。
刘羿喊:“停,算是平手。”
冯文提着枪过来,看着徐晃:“我是中郎将,你能和中郎将打成平手,很了不起啊。不过,像你这样的武艺,羽林军怎么就没发现呢。”
“大哥真会说笑,你会不明白?”刘羿撇撇嘴,“如今兵部,升职看出生,提拔凭关系,像徐晃这样的人就算被发现了,能升职吗?”
冯文叹口气,无言以对。
刘羿骑上马,招呼大家向他靠拢。刘羿大声说:“你们去徐纹,不要垂头丧气。我告诉你们,你们去对了,你们绝不会后悔!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徐纹后面是大扩军。郡兵扩到3000,屯田兵2000,隧营兵1000,盐兵1000,水军1000,总共8000人马。这么多兵,需要多少将领?许多将领都会从你们中间产生,你们的机会来了!我还要告诉大家,在本官这里,升职凭本事,提拔靠军功,不管你是谁,现在是什么职位,只要你本领强,军功多,本官就用,不管出生,不凭交情,一切唯才是举。你们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大家一阵欢呼。
“我们愿为大人效力!”
“我们一定苦练本领,英勇杀敌!”
许多士兵激动不已,兴高采烈。
刘羿压压手,接着说:“本官不忘功臣,不忘大家对徐纹的贡献,本官宣布,凡都尉以上军官,徐纹会给田土100亩,让这些有功者得到奖赏,让他们的亲眷、后人衣食无忧。大家都来争取吧。”
“哦,哦……”
大家再次欢呼,一种军队特有的煞气渐渐凝结,眼睛变得明亮而深邃。刘羿微微一笑,心想,大饼加赏赐,是凝聚人心的不二法门,任何时代都一样管用。
刘羿转头对20个学子说:“你们也一样。珠崖郡需要大量官吏,你们去了,只有勤奋努力,做出实效,有的是升迁机会,文治武功一视同仁,唯才是举!”
“愿为郡守赴汤蹈火!”大家激动地喊。
“本官不要你们赴汤蹈火,我要你们踏实工作,心系民生,造福地方。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黎民。我在此强调,我,反对清谈,反对清流,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