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木轨车
喝完酒,刘羿说:“既然回来了,也给大家做件好事,明天上午,大家到县学堂听课,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运输工具,叫木轨车。”
“好。”大家应答。
接下来就是喝酒了,无需赘述。吃完饭,刘羿也和其他官吏一道,在驿馆安息,虽然徐纹老家的房子还在,但许久没有人住,刘羿也不想去住了。
费娇今晚也喝了些酒,皮肤微红,显得更加娇艳,刘羿慢慢享受,很快身心合一,两人都沉醉在无边快乐之中。
……
说到轨道,大家自然会想到铁轨,其实,我们先人的“铁路”都是用木头制成的。经过考古界发现,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时期便已经有了“轨道”,不过,那时的“轨道”就是用一些长的木材铺设,比较原始。但不知什么原因,这种木轨到了汉朝反而没有了。
后来到公元16世纪,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矿业(煤矿、金矿、铁矿)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便开始大量使用木制轨道。那时的轨道车轮是木制的,但车轴是铁的,在两轮中间还设计有导向棒,引导车厢沿着轨道前行,防止车厢偏移,可以说设计已相当精巧。此后,这种木轨人力车和木轨马车一直沿用了很多年,即使到后面蒸汽机发明以后,木轨车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到1958年,华夏杞县至兰考“铁路”依然用的是木轨,这一时期,四川、山东也修建过不少木轨。实际上,欧洲也保留着不少木轨,可见木轨车在工业发展史中的巨大贡献。
刘羿现在要推广的当然是木轨马车了,而且是比较靠后的木轨马车,不可能再去推广秦朝的那种原始木轨车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羿就开始画图,枕木、轨道、岔口以及车轮、车帮等等,画了一二十张图。
到了徐纹县学堂,这里已经坐满了人。刘羿也不啰嗦,直接开讲,从轨道讲起,再讲到车的制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花了一个多时辰。
刘羿说:“徐纹码头一带,有盐场、有熏鱼厂、豆制品厂、砖厂,有许多货物要拉到县城,而县城也有许多货物要拉到码头装船。所以,我们的第一条木轨路就是从码头到徐纹,以后再慢慢往前延伸,在海边和平原地带形成区域网,使我们的运输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刘羿边讲边观察,发现一些年轻人听得特别专注,也特别兴奋,眼睛都发亮。刘羿指着其中一个人,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下官郑夏,现在是徐纹县津曹掾。”
“愿不愿意来修路?”
“愿意。”
“那好,擢升你为州衙将作院木轨车研究教授,负责组织修建这条木轨路,费用由合浦郡少府支付。”
“诺!多谢大人厚爱。”
“你是哪里人?”
“大人,下官是徐州来的,徐州琅琊人,是人才引进掾史招来的。”
刘羿笑道:“呵呵,看来我们引进的人才真成才了。”
刘羿对徐纹县县令陈宏说:“大力支持。”
“放心吧,大人,这是造福徐纹百姓的事,县衙定会大力支持。”
太守郭进说:“大人,这样的木轨路我们许多地方都可以修。”
“是可以,尤其矿山特别需要。你们想想,普通马车一次只能拉几百斤,木轨马车一次可以拉几千斤,这是什么景象。不过需要试验,所以等这条路修好以后,再大力推广。”
“诺。我会关注这件事。”
“这件事当然值得你关注,做好了,我们的生产水平可以提高一大截,可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呵呵,子孙后代都能获利,你这太守,说不定也可以名垂青史了。”
“是不是名垂青史我不管,提升生产水平是我的责任。”郭进对郑夏说:“小子,用最快的速度给我建好,通车的时候我争取过来,给你庆功。”
“诺,谢谢郡守大人,我加班加点,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建好这条路。”
正说着,秦虎来报告,说有两个女人来找,自称是你的大伯娘和三伯娘。
刘羿皱皱眉头:“让她们去县衙会议室等着。”
郭进问:“她们找你干什么?”
“呵呵,还能干什么,要好处呗。”
……
刘羿来到县衙会议室,见大伯娘和三伯娘带着6个年轻人坐在会议室。这些年轻人中,刘羿认识两个,是三伯的儿子,比刘羿大一些,算是堂哥,也是徐纹有点小名气的两个纨绔子弟,其他4人,应该是两个伯娘娘家的子弟。
刘羿进屋,大家都站起来,热情招呼。
刘羿说:“不客气,请坐。不知大伯娘、三伯娘找小侄有什么事?”
大伯娘笑笑说:“家族的老房子遭了火灾,但现在又修好了,想请贤侄回去看看。”
“嗯,现在有点忙,忙完再去。我要去海边工厂巡察,约好的,许多人在等着,如果有事请直说,如果没急事,等我忙完再说。”
大伯娘一听,有些不高兴,沉思说:“好,你是大官,日理万机,没时间和我们这些闲人闲聊。那我就直说了,我们来这里,是想问问,你这些堂哥、表哥你管不管?”
刘羿笑道:“他们都是大人了,还要人管?”
堂哥刘金一听,腾地站了起来:“你别嬉皮笑脸,在外面你是大官,可在家里,你还是小弟,是大伯娘和我妈的晚辈……”
大伯娘压压手:“金儿冷静,冷静。其实我们也没什么大的要求,你不是州牧吗?管的地方多,希望你随便给他们一个官做,从家族的角度说,可以光宗耀祖,从为官的角度说,他们都是你的至亲,可以帮你镇守地方,对你也是一种帮衬。”
刘羿点头,看着几个堂兄、表兄:“你们想要什么官啊?”
刘金说:“大官我们不要,我们也做不来。但我们几个好歹也读过书,也算是人才,就跟你要几个县令来当当总可以吧,这种小官对你来说也不为难,是不是?”
刘羿笑道:“不为难,确实不为难。可是,你们凭什么当县令呢?是有治理百姓的经验,还是有造福百姓的才能?”
“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我们是你的亲人,是你的兄长,这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