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田园风光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餐,刘羿换上便装出发,大家也换上便装随行。县衙去的人不多,就县令陈卿、县丞黄之琨、主薄陈炯三人同行。
大家出了东门,一幅宁静的农村画卷就展现在人们面前。现在是过年时节,庄稼地里很少有人,都在办春酒。许多孩子在村子附近打闹,见到有人来,躲进村子周围的竹林或者树林里。
刘羿等人沿着一条稍微宽敞一些的道路行走,走了一阵,路上行人开始多起来,见到这支队伍都提前让到路边。县丞黄之琨说:“这些都是走亲戚的村民。”一些村民见到陈卿、黄之琨会主动打招呼,看来这县令、县丞还是经常下到民间的,估计主薄陈炯平时守县衙的时候多,所以村民不认识他,打招呼时自动忽约了他。
县令陈卿仍然话不多,沿途主要是县丞黄之琨在介绍情况。黄之琨大约四十岁,个子不高,偏瘦,但给人干练的感觉,刘羿对他印象挺好。主薄陈炯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壮年人,高个子,长脸,文气重一些。据南海郡郡丞吴广介绍,这3人都是茂才出身,但陈卿和陈炯都不是当地人,黄之琨就是博罗县茂才。
走了一个多时辰,到达罗家乡,这个乡只有一条街,大约有100户人家,周围都是农田。左边不远处是东江,江两岸有几个小码头,有渡河船,码头两边有村庄和竹林。河里有几只打渔船,岸边有洗衣的妇人,一群孩子在河边玩耍。
刘羿站在街头看了一阵,感慨道:“好美的画卷。”
陈卿一听,来了兴趣,赶紧说:“大人,为吾等赋诗一首?”
刘羿笑笑:“如果没有战争,没有动乱,我也愿意过这样的田园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着老婆孩子,多好啊。”
陈卿皱皱眉:“是啊,以前交州动乱不断,到这个时候,正是春荒,许多人都很紧张,不敢走远,乡亭还要组织人四处巡逻,发现情况不对,立即转移百姓。说真的,现在这里如此平和,还得感谢大人呢。”
刘羿摇摇头:“都是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大人过谦了。”陈卿笑道,“以前税重,到这个时候,好多人家已经没有余粮了,但税费不能少,许多乡秩到现在还在忙着收税费呢。”
“那现在他们又在忙什么呢?”
陈卿笑笑,对一个中年人说:“罗孝成,你给大人说说,你们在忙什么?”
中年人赶紧上前,躬身道:“大人,我是这个罗家乡有秩,现在,我们的主要事务是调解纠纷,劝课农桑。”
“你讲具体一些。”刘羿说。
罗孝成想想说:“我们把乡里的小吏、游缴分为几个小队,一个小队3个人,具体负责几个亭或者多少个里,把责任定明确,哪里有事就必须出现在哪里,帮他们调解矛盾,定立规矩。大人,其实乡下人没有太大的矛盾,一般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如果没人管,就会发展成家族成员,甚至家族之间的械斗。但如果有人管,就是道个歉、请个酒的事情,当然,杀人放火之类的事例外,不过这种事不多,一年也没两起。所以,只要有人真正负责任的去管,一般就不会发生大的事情。有矛盾了,发生吵架甚至普通的打架了,我们就及时去调解,调解完了,还得立规矩,乡有乡规,民有民约,大家都得遵守。而且这个民约还得具体,比如说,这家的牛吃了那家的秧苗该怎么陪,吃了菜该怎么陪,儿子不孝顺父母该怎么办,等等,有了规矩就好解决。”
刘羿点头:“好,什么是教化,这就是教化。教化不是只讲大道理,不是让大家都集中起来背诵四书五经,教化就是这些日常言行的规范,是一种道德自觉,呃,就是罗孝成所说的乡规民约,我们基层组织的任务,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非明确,有章可循,并形成一种风气,家有家风,族有族规,亭里有民约,大家共同遵守。好,你们做得好,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罗孝成笑道:“大人谬赞了,我们就是尽量把这些小事做好,不给县里添麻烦。”
“这就对了,一个乡会有多少大事,可做好这些小事,日积月累,你就会发现,乡风变了,民风变了,这就是大事。我们以前百越人反叛,他们为什么反,为什么叛?就是这些小事没有做好,平时就争斗不息,是非观念淡薄,加上天灾人祸,再加上百姓家里缺粮,有人一呼,其他人就积极响应,最后酿成民变。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是这样。”大家附和。
刘羿问罗孝成:“这里的百姓现在缺粮吗?”
“不缺粮,不缺粮,大人不信可以随便进几家去问问。哪怕鳏寡孤独,我们都有人关照。”
“好,我是要去看看。”刘羿转头对县令陈卿说:“我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一种生活富足的田园生活,一种自然和睦的民风民俗。走,我们去找一个人家吃饭去。”
“行,大人随便选。”
刘羿见河边有一家在办春酒,笑着说:“我们也去赶酒。秦虎,找人去商店买礼品,大过年的,不能白吃。”
“诺!”秦虎立即吩咐人去办。
刘羿等人去到办春酒的那家,家主罗老二激动得全身发颤,赶紧增加酒食,周围的百姓知道了,也纷纷生火,把家里的好菜拿出来,做好送过来。
刘羿和大家交谈,了解这里的生活,知道乡有秩讲的是实情,心情愉悦,诗兴大发。
刘羿喊:“拿纸笔来。”
乡里立即有人送来纸笔,刘羿提笔挥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陈卿念了两遍,大赞:“好诗,好诗。”陈卿羡慕地看着这家的主人罗老二:“好好裱起来,刺史大人这幅字,价值千金、万金。”
罗老二噗通跪下:“刺史大人,从今年起,我要送罗家儿孙去读书,我们罗家以后要做诗书人家。”
陈卿笑道:“你们既然与刺史大人有缘,可到县衙找我,我来安排,你们这里的罗家子孙进县学免交学费。”
“多谢大人。”罗老二给陈卿磕头。
“多谢刺史大人和县尊大人。”罗家几十个人跪下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