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和好大儿刘启默默对视,双方情绪都非常稳定。

父子两人都半天没有说话,最后刘恒率先把目光重新移回了神迹上,随后刘启也移开了目光——那个时候确实是邓通有罪啊,而且,吮吸脓血这事儿……

汉朝初年。

刘邦挑挑眉,似笑非笑:“这个叫刘启的小子,他的性格和手段……”可比刘恒这个父亲直白酷烈得多啊。这样的新帝,面对大汉当时的情况,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完全可以有所推断。

那就是,没多久就来上一场大手笔——就算不是如此,也绝对不是刘恒那般表面怀柔、暗中慢慢蚕食的方式了。

不过,这也是好事。

他可还没有忘记,神迹之前讲到贾谊的时候,提到的贾谊上书中大汉存在的种种问题。那些问题,他不认为刘恒在位期间能够基本解决,相反,多半还是要轮到这一位后继之君来扫清这些障碍。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对于刘启的这件事情并不在意,只是从中联想到了后来刘启的风评:“早先时期,汉景帝尚且为明德遵业,可后来就变成了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刻薄任数,以诈力御下,还真是……”

他略略冷笑,指尖敲击着扶手。

不可否认,刘启确实在性格方面与刘恒并不相同,存在骄矜剽悍的一面,做的事情也贯彻了他的性格,基本上能不委屈就不委屈自己。但,这有什么问题吗?

对他的批判,一则集中在他削藩引动七国之乱上,一则在他废立皇后和太子上,再有就是在他诛杀大臣上。

但是,天地良心,这有什么错?!

即使自己就是藩王上位,朱棣也要为刘启削藩表示赞同,削藩就是削藩,政治就是政治,这和什么同姓宗族、兄弟之情,没有半毛钱关系。面对国家的大患,政治的危机,难道还要拘泥于小小私情吗?

再有就是废立皇后和太子,这件事确实不是很好,毕竟,非要强辩的话,皇后尚可说是天家私事,太子就绝不能算是什么简简单单小事,而是国本之事。但是,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新任太子、日后的皇帝是孝武,足够出色。

而诛杀大臣……那些人难道不能算是自寻死路、死有余辜吗?

朱棣越想,就越发联想到自己的风评上——自己的事迹,难道不会被那起子无德无才的小人们、没错,就是被他讨厌的江南那一窝文人,添加私货吗?

【后元七年六月初一,刘恒在未央宫驾崩,时年四十七岁。】

【他把自己一直坚持的节俭作风贯彻到了最后,在他留下的遗诏中,要求简葬薄葬,百姓官吏哭灵三天即可,且不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鬼神和饮酒食肉。】

【群臣为刘恒上谥号为文,加上汉朝惯例的孝字,是为孝文皇帝。】

【而太子刘启登基后,又以刘恒的圣德光辉为由,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并以“世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盛於孝文皇帝”的原因,命令“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

【因而,刘恒成为了西汉少数有庙号的皇帝之一,庙号太宗。】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对于刘恒的节俭作风还是很敬佩的:“太宗皇帝躬俭省约,以惠休百姓,农不共贡,罪不收帑,宫不新馆,陵不崇墓,实乃王道也。”

当然,他敬佩归敬佩,让他这么做,他也确实是做不到的。

身为天子,该有的东西自然要有,大汉又不是困窘到了那等地步;再说了,薄葬简葬这件事情,他就根本不可能做到,他的帝陵早已开始修建,他可是怀揣着将其建成最宏大的帝陵的目标去的。否则,难道要让他在死后的世界不能像人间一样生活吗?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伸手揉了揉刘启的脑袋。

启儿的孝心他感觉到了,不用别的,也无需多么善待自己这个父皇遗留下来的宠臣,只要如神迹中这般,为自己昭彰功德、制定庙号,就已经是孝心的极大体现了。

刘启不以为意,这不是应该的吗?父皇在治理天下上,难道做得还不够好?不能配上一个太宗之名?

不过,神迹讲出了这些事情,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父子感情,自己还是很乐意的。

而“文”这个谥号,确实与父皇很相配:道德博闻,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

修德来远,坚强不暴,徽柔懿恭……

汉朝初年。

刘邦心情很愉快,他为自己这个好儿子高兴,也为大汉江山有这样一个执掌者而高兴,于是开怀畅饮,神采飞扬。

萧何和张良同样为之开怀,也将杯盏中的酒液一饮而尽。不过,琢磨着“文”这个谥号,萧何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关于文皇帝,现下讲述了四位太宗皇帝,有三位都是文皇帝了。”

明太宗是一位,唐太宗是一位,他们大汉的太宗也是一位。

这怎么,突然就把宋朝的那位太宗皇帝凸显出来了,文武……

【刘恒在位期间,与民休息,宽省刑狱,劝课农桑,减轻田租、赋役,弛山泽之禁,促进盐铁业发展、经济恢复。

在政治上,采纳贾谊、晁错等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削藩的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又通过种种政治怀柔妥协平衡等手段,打击了汉初一度操控政治风向的军功集团,将更多权力收归皇帝手中。】

【但,刘恒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汉朝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性格作风,同样遗留了不少问题。】

【就如贾谊曾经指出的“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一般,刘恒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正是与他颁布的政策密切相关的。】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不等神迹讲述,刘恒自己就开始推断估量日后大汉存在的问题。

匈奴不用说,必然是问题之一,还是大问题。但除去匈奴外,剩下的问题多半都是内忧,是大汉内部的问题。

既然如此,诸侯王、特别是同姓宗王的势力扩大问题理当有一个位置;此外,还有什么?莫非是吏治问题?

刘恒暂时并没有想到国家经济方面的问题,毕竟,这时候对于经济的认识并不是非常完善。不论是刘恒刘启,还是大臣们,在他们眼中,刘恒减免赋税徭役,鼓励耕种,就已经是大大的推动经济发展的做法了——而这样的做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倒是贾谊这个人……

刘恒摇头,不若想办法让这个人宽一宽心,找医官给他看看,让他注意身体。毕竟,即使自己在位期间的朝堂形势不允许自己大举任用他,也可以把他留给太子嘛。

【匈奴的问题不用过多描述,这样一个汉朝的心腹大患,一直要等到汉武帝时期才能迎来一定程度上的结局。而刘恒虽然总体还是秉持和平政策,但马政、粮草等问题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发展下去,终有一天能够让汉朝的兵马与匈奴正面作战、兵锋直达匈奴王廷。】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同样是老生常谈,那就是诸侯王。不过,与汉朝刚刚建立时的异姓诸侯王的威胁不同,经过几代皇帝,以及刘恒的政策后,局面已经变成了“天下怀安,不复忧异姓”。】

【是的,不复忧异姓。异姓诸侯王早已不再是中央、皇帝忧虑的问题,而取代异姓诸侯王、变成威胁第一的,则是庞大的同姓诸侯王团体。

在最初,他们确实帮助了刘恒进行制衡,但伴随着刘恒的宽容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政策,同姓诸侯王们的力量越发庞大,且由于诸王成年、朝廷所派的太傅又多有年事已高、告老还乡的情形,同姓诸侯王们越发难以控制。】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赞同,那些同姓诸侯王们的胃口一日大过一日,野心都要直接蹦到明面上了,这不是严重威胁,什么才是?

就以他父皇在位期间的七国之乱来说,总有人借此指责刘启刻薄管恩、不顾亲情、挑起战争,但七国之乱真的只是因为刘启的削藩政策吗?

怎么可能!

就以为首的吴国为例,他们四处进行贿赂,让中央朝臣给他们打掩护;在封地上又铸造铜钱、贩卖盐铁,多年下来,早就有了反叛的力量了!

而有了反叛的力量,难道不会就此升起反叛之心吗?没有父皇的削藩政策,这些封国也迟早要反叛!

至于说指责刘启刻薄管恩、不顾亲情……这不是他大汉天子的基操吗?有什么值得专门拉出来批判的。

汉朝初年。

刘邦叹了口气:“所以,最终还是要走到郡县制的轨道上的。”他分封同姓宗王,不过是认为秦朝会如此快速的倾覆倒塌,和当时的秦朝宗室无力也有关系。于是,为了防止大汉面临同样的问题,才决定给那些同姓族人们分发爵位。

只是,他还是觉得——在神迹降临之前就觉得,还是郡县制更加合适,分封只是为了让自己不再陷入同样的境地而已。

现在看来,果真如此。短时间内这些同姓诸侯王们确实有用,但时间一长,不仅没什么用了,反倒还变成了阻止自己进一步发展大汉的绊脚石。

【另一个方面,就是刘恒的经济政策。】

【一方面,刘恒减免赋税,以此鼓励农耕。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它同样有着负面作用,那就是中央政府收到的税收少了,国库空虚。】

国库空虚。

看到这四个字,不知道多少个朝代中,负责赋税国库的官员们,以及饱受国库空虚困扰的皇帝们,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

国库空虚,多么可怕的事情!

【而刘恒这样宁肯顶着国库空虚的问题,也要施行这样的政策,无非是想要让民众的经济尽快回复,达成“藏富于民”的结果。】

【想法是很好的,落实上也确实落实了,毕竟,刘恒在位期间的人口增长就能够说明民间的经济恢复状况。】

【但是,这一个政策还要与另一个结合起来,那就是放款商人的限制,驰山泽之禁,让商人们能够参与买卖,其后又允许私铸钱币,允许商人大肆敛财……】

【这样的政策条件下,汉朝很快诞生了大批的豪富商贾,他们通过买卖,壮大自身,又通过贿赂联姻等方式,让自己能够与朝中官员搭上关系;同时,自己还成为了一方地头蛇,左右当地的政策经济。】

【而有了许多豪商富贾后,汉室原期望的“藏富于民”的结果,就被这些商贾们打断了,财富开始向少数人流通和集中。】

【而同样的经济政策作用在各地诸侯王身上,就是诸侯王们有了自己开挖矿产、铸造钱币的权力,通过这些事情的累积,又加上一些想要投机的豪商富贾们,以及部分想要改天换日的朝臣们,诸侯王的力量看起来也有些发展过头了。】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沉默,经过神迹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了问题。

想要藏富于民,但是却也有可能会导致国库空虚的问题,而国库倘若太过空虚,显然是不利于治理天下、抵御外敌的。但这一点需要从长计议,毕竟,在当下的经济条件下,鼓励农耕、恢复生产始终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至于豪商富贾们,那是另外的问题,需要找一个不太影响商业流通、但又能够有效限制的方法来处理。一个关键在于,不能让这些人成为能够左右地方的力量,进而影响大汉政策的实行。

现在的重点在于诸侯王问题,刘恒心下思考,虽然自己确实是想要借同姓宗王们的力量来与军功集团相抗衡、让军功集团不能再如以往一般随意左右天子,但现在看来,是否应该对这些宗王们的权力、力量加以一些限制?而不是等到日后出现问题了,再开始想着如何解决。

不然,就如神迹中的这般情况,在启儿在位期间,必然会出现反叛之事,规模还要远胜自己在位时的这两个儿戏一般的反叛。

————————

—————————

讲真,太宗里面,真的很多文皇帝,不是文皇帝的都没几个

8k小说推荐阅读:吾乃世家子大唐咸鱼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这个天国不太平我是剑仙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大唐帝师奥特格斗传说重生大学宅男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最强王爷大华极品小皇子穿越占座山图清以革命的名义大殷小地主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无厘头系统虎贲巾帼传三国:万担粮食买赵云,我赢麻了盛世田园,悍妻嫁到侠唐三国高校传大唐:蛮夷猾夏,李二求我出山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两晋南北朝庶女小七大夏十三太保罗马的复兴之旅盛宠庶妃开局劫了曹操老爹抗战之老兵重生大唐最牛女婿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外挂一样的人生帝国军团签到在红楼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1875我来自未来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谍海孤雁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大唐朝请郎家父汉高祖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你是主人我是狗肤施梦记
8k小说搜藏榜:大唐咸鱼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这个天国不太平我是剑仙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大唐帝师奥特格斗传说重生大学宅男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大宋最强王爷大华极品小皇子穿越占座山图清以革命的名义大殷小地主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无厘头系统虎贲巾帼传三国:万担粮食买赵云,我赢麻了盛世田园,悍妻嫁到侠唐三国高校传大唐:蛮夷猾夏,李二求我出山穿越大明,吊打诸国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两晋南北朝庶女小七大夏十三太保罗马的复兴之旅盛宠庶妃开局劫了曹操老爹抗战之老兵重生大唐最牛女婿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外挂一样的人生帝国军团签到在红楼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1875我来自未来东京话事人,我就是这么拽只要有爱就算是都市传说也可以谍海孤雁绝色玄灵师:邪君的腹黑妃大唐朝请郎家父汉高祖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你是主人我是狗肤施梦记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8k小说最新小说: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