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阳出现,一直到祭台下方,百姓的呼声,就没有停止过。
待李阳登上高台,四周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此刻,专门负责礼仪的官员,早就等候在高台之上。
两刻钟后,经过了一番繁琐的祭奠礼仪,终于来到了祭奠最后的步骤。
李阳站在高台之上,望着下方排成长龙的百姓,李阳顿时生出了一股豪迈之情。
“我大明之民,历经磨难,却依然屹立在九州大地!这片土地,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华夏生灵!反之,我大明之民,也要用自己一腔热血,去守护九州大地不失!就算千百年之后,我大明覆灭,可我华夏九州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丢!”
李阳的一番话,令在场的所有人,皆红了眼睛。
他们经历过天灾,经历过人祸,也被欺辱压迫过。
今后,他们大明子民,会拧成一股绳,去守护九州大地!
百姓们,还有长阳骑兵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他们尽管喊的嗓子嘶哑,却依旧不愿停止。
这就是李阳在民间,在军队中的威望,堪称恐怖!
祭天仪式结束后,李阳便在一群文武的护拥下,回到了皇宫。
缓步登上龙台,李阳毫不犹豫的坐在了崭新的龙椅上。
“陛下!!”
李阳坐下的一瞬间,群臣皆俯首,口中高呼。
待群臣行礼后,李阳便对着戏志才摆了摆手。
戏志才见状,立即抬脚出列,来到大厅中央,随即转身面对群臣。
只见他手中拿着几卷金灿灿的布帛,并打开最上面的布帛,开始高声诵读。
群臣闻声,立即屏住呼吸,仔细的听着其中内容。
刚开始的内容,群臣们还能静下心来听,可越听,群臣越是心惊!
由于新朝建立,自然要更改国号,将国号定为大明元年,天子为大明始皇帝,这都十分正常。
而后面的内容,是将大汉原有的制度全部打破,并重新改良。
以前的官职,以俸禄为标准,以秩万石为最高。
还有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等。
在少一些的,如秩千石、比千石、六百石、四百石等等。
汉朝时的俸禄,都是一半发谷,一半发钱。
如今,文官的官职,分为一至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还有不入品者,如村落的村老,亭长等等。
武将同文官完全分开,自成一个体系,同以往并没有变动。
只不过是将长阳上将军,改成了大明上将军,只称呼改变了。
又将原有的三公九卿制,改成了三省十部制。
其中十部为,工部、商部、典学部、刑部、礼部、户部、兵部、吏部、监察部、农业部共十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省,这三省,相互独立,却要相互配合。
中书省,主要负责制定决策,门下省,主要负责审核政令,而尚书省,主要负责执行!
尚书省,人数是最多的,管辖也是最全面的。
其下辖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六个部门。
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责,若没有上级政令,那么没有哪个部门,能独自决策。
等于是中书省制定政策,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
就是将一个政令,分成三个步骤,没有哪个部门能独揽大权,可谓是缺一不可!
商业部、典学部、农业部,监察部,这四部是独立于三省之外的,只对天子负责。
除此之外,天子还组建一个统战部,这个统战部,只有战时才会有,其中人员,也都是只有战时,才会任命。
军队的体系,也十分简单明了,各军区大将,只有练兵驻守之权,没有调动军队之权。
若没有天子调令,各军区将士,不可出驻地半步!
当战争来临时,天子下达命令,发出调令,统战部制定作战计划,连同天子调令,一同送到各大将手中!
如此一来,就实现了军政分离,两不干涉的目的。
更不会出现军队脱离管控,大将兵马众多,脱离中央的情况。
李阳命戏志才,掌管中书省,官职为正二品。
门下省,李阳命贾诩掌管,官职同样是正二品。
尚书省的人员,主管为郭嘉,其余官员有张纮、荀攸、程昱、陈宫等等。
除了郭嘉是正二品之外,张纮四人的职位,都是三品。
而后,李阳又任命田丰,掌管监察部,任命蔡邕,掌管典学部。
任命任杰,掌管商业部,甄逸和糜竺为副,农业部,李阳交给了张昭。
随后,李阳又任命一些官员,入其余几部任职。
随后,李阳便开始封赏和任命各军区大将。
驻守七大军区的大将,有六人升任为大明上将军。
黄忠、关羽、张飞、张合、张辽、赵云,都成为了上将军,不过都是一星上将军。
负责皇宫内外的治安,统领横刀卫的典韦,也成为了上将军。
这让黄忠和关羽等人,看向一脸傻笑的典韦,不由得咬牙切齿,暗道朝会结束后,一定要狠狠地宰老典一顿!
水军方面,孙坚和甘宁二人,晋升为大将,周泰蒋钦,晋升为偏将军。
晋升万人大将的,还有阎柔,拓拔野,慕容玦和拓跋泰四人。
许褚,作为典韦的副将,如今的职位同太史慈,赵真以及纪灵一样,为都尉。
至于军中其他有功之人,则是各位大将自行核对战功,自行封赏,包括士兵的晋级,将校的任命等等。
只要将任命结果,上交给朝廷,做最终审批便可。
至此,朝廷的主要官员,都已经任命,虽说朝廷的基层官员,还缺少许多,可这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各地刺史和太守不变,刺史的职责变更,不是只对太守有监察之权,并无管理之责。
如今改革之后,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刺史,其次是太守,别驾次之。
刺史主抓一州政事,执行尚书省下达的政令,其政务,包括州郡官员作风,皆由监察部监督。
刺史对于一州军事,并没有丝毫的插手余地,若是战时,各州刺史,需尽力配合各军区。
一州的布防和治安,由各郡的郡尉掌管,直接上级,为兵部。郡尉和太守,相辅相成,却互不干涉。
太守下级为各个县令,郡尉则是各县的县尉。
至此,大明的官员制度,初步完成,就差少许时间,来增加各地官员。
如今,大明各地的书院,依次建成,很快,各州郡就会涌现大批学子,或者是有能力的武人。
到那时候,还愁底层官员?那个时候,才是百花齐放,争相斗艳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