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戎与当值官员谈论的同时,司马衷也正在和陶侃在偏殿里相谈甚欢。
“陶卿,请坐!”刚到偏殿,司马衷非常热情地招呼道。
“谢陛下!”陶侃连忙施礼谢恩。
君臣二人落座,小太监端上茶盏。这绝对是超规格接待,饶是陶侃不再年轻,也经历过很多事,见过很多人。但他今天面对的是皇帝,天底下最高段位的人,陶侃有些受宠若惊。
“陶卿,放松一下!今天咱们君臣二人不谈公事,只聊其他!”司马衷也看出了陶侃的紧张,于是想转移话题。
“一切听陛下安排!”陶侃答道。
“陶卿,请饮茶!”司马衷也在竭力想着怎么找个话题谈下去。
“陶卿,令堂可还安好?”司马衷问道。
司马衷并非无的放矢的随意问话。司马衷这几天,已经把陶侃的生平事迹给读了个遍。作为皇帝,想了解一个有一定名气的人的资料,那是太容易了。
陶侃的母亲,是陶侃心中最深沉的牵挂。就如同三国时期的徐庶和徐母,甚至陶母对于陶侃的影响更为重要。毕竟,作为“四大贤母”,陶母太过于耀眼。
『四大贤母:孟(轲)母、陶(侃)母、范(仲淹)母和岳(飞)母。』
“家母一向安好!多谢陛下垂询!”陶侃答道。
“令堂之贤,天下闻名。有朝一日,希望令堂能够长居洛阳,可为天下母亲教子的典范。”
司马衷说完,看陶侃的反应。
如果陶侃是个风筝,那陶母就是牵着风筝的那根线。线在手里,就不怕风筝飞走了。
“家母年老,一直住在老家鄱阳郡。老家离京都路途遥远,恐家母难以承受长途跋涉之苦!”
陶侃以母亲年老为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司马衷的委婉请求。
司马衷心中发苦,也明白自己的确操之过急了。毕竟,自己声名在外,十几年的皇帝生涯,口碑一直很稳。
拉拢陶侃,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陶侃出身寒门,但是良禽择木而栖。自己并不是什么“梧桐树”,所以陶侃这只金凤凰需要观察一二也很正常。
也就是说,司马衷需要在陶侃面前“炫耀”一番,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陶侃觉得司马衷这位皇帝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特立独行”,他也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这让司马衷感觉到自己此时就像一只“求爱”的雄鸟,在围着陶侃在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
很显然,司马衷刚才的表演,演砸了!
“陶卿,朕这次诏你进京,一是你在讨伐张昌叛乱中表现最为优异,功劳最大,二是刘荆州在奏章中特意指明对陶卿你,要论功行赏。”
司马衷见私人感情拉拢陶侃失败,于是就连忙转换赛道,改为谈论公事。
“臣此次能够侥幸取胜,全赖陛下圣恩眷顾和镇南将军的信任!此次臣回京途中,巧遇叛贼张昌,臣已将叛贼缴首,祭奠于新野王司马歆陵前!”
陶侃答道,语气谦恭,也顺便把最近取得的战果说了一遍。
“叛贼张昌受首,陶卿居功至伟!朕要大大封赏!”司马衷忙说道。
“陛下,臣陶侃毫末寸功,能做个镇南将军司马已经是圣上莫大的恩典!”
陶侃指明了要做镇南将军刘弘的司马。陶侃此言表明,刘弘在上奏折前,就已经和陶侃沟通过了。
只是司马衷接到奏章后耍了个小心思,先一天传旨陶侃进京面圣,过了两天才把自己的意见告知刘弘。
司马衷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如果刘弘收到自己的意见不满意,坚持要陶侃做自己的司马,司马衷还真没办法强行否决,最终只得接受。
这倒不是刘弘强势霸道,而是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应有的默契——刘弘打了胜仗,为国立功,司马衷作为皇帝,就要尽可能满足功臣刘弘的要求,不能寒了刘弘的心。否则,以后国家有难,谁还会出头呢?
司马衷倒不担心刘弘的忠心,但是刘弘与自己的父亲司马炎同岁,过段时间如果刘弘薨逝,那陶侃作为镇南将军司马,就可能出现自己不愿意见到的变数。
“陶卿,朕已经批复,让夏侯陟做襄阳太守,而任命皮初将军做镇南将军司马!这样看来,是朕考虑不周了!”
司马衷开始耍赖,把镇南将军司马这个职位给了皮初。雀占鸠巢,这个职位被你的同僚占了,这下你总该随了朕吧?
“臣陶侃一切听陛下的安排!臣的意思是镇南将军府在荆州,臣与家母相距近一些!”
陶侃说话,绵里藏针。明面上说一切听从皇上安排,又暗示自己需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意思是京都洛阳,我可不愿意留在这里。
“陶卿的意思,朕明白。”
强扭的瓜不甜,司马衷决定还是把陶侃安排在刘弘身边吧!最起码,刘弘是忠于朕的。至于以后的事情,走一步算一步吧!
一股无力感涌上司马衷的心头——名臣良将明明就在身边,可是却不能长相守!
人人都说皇帝好!我这皇帝,当得真是窝囊!
“那么……”
司马衷感觉满口苦涩,拿起玉盏“咕咚咕咚”一阵猛饮。
陶侃,文韬武略皆是顶尖,又是曾经沧海之人,怎能不知司马衷心中所想?但是,陶侃稍微盘算了一下现在大晋朝的情况,洛阳之凶险,不是久留之地!
“那么……,陶卿,你为大晋诛灭张昌,有功于社稷,朕就随了你的意愿,朕封你为……”
司马衷正欲封赏陶侃,却听得宫门外一句苍老的声音传来:
“臣王戎拜见皇上!”
司马衷一怔,这个时候,王戎怎么来了?来不及细想,司马衷连忙说道:
“快!快请王司徒进殿!”
满头白发的王戎进入偏殿,王戎正欲施礼,司马衷早已上前搀扶,口中说道:
“王司徒,你年事已高!朕早已说过见朕不拜!”
王戎颤巍巍地说道:
“唉!老臣老了,记性也不好了!连皇上说过的见圣不拜这句话也记不得了!老臣这次前来,是恳请皇上,老臣再次请求告老还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