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一个教养嬷嬷领着十二个小戏官走了进来,她们都穿着浅色的衣裳,梳着云鬓,有的绾着垂鬟分肖髻、有的绾着十字髻、还有的绾着飞仙髻。
她们默默的站成一排,得了教养嬷嬷的授意,解下了脸上的轻纱,杏脸桃腮,各有姿色,为首的那个小戏官向前一步,对众人轻轻福了一礼,檀口微起,轻声唱了几句地方名曲,像黄鹂的鸣叫声一样婉转动听。
贾芸点点头,道:“不错,张掌柜开个价吧。”
张掌柜让小厮取来一纸书契,推到贾芸的面前,笑道:“她们是鄙人花四千五百两银子买来的,公子就按这个原价拿去,就当做是鄙人厚颜和贵府结个善缘。”
这十二个小戏官的容貌与技艺都是上乘,想来这几年内倾注了不少的心血,这个价格倒也不算贵。
2k小说
贾瑜看了看书契,摇头道:“不必,我多出五百两吧,以五千两银子成交,请张掌柜再拟一纸书契。”
善缘和人情一样,能不欠就不欠,而且做他们这种勾当的,宁国府又求不到他们头上,反而就怕他们仗着宁国府的名头干坏事,那就不妙了,左右不过是多给一些中间费用罢了。
张掌柜面色一滞,只好请笔工先生拟了书契,双方再次签字画押,贾芸交银子,张掌柜交书契和身契。
张掌柜收起银票,试探着问道:“公子,她们都有自己的教习、乐器和行头,这些是否需要一起买走?”
贾芸想起府里藏有各类的乐器和行头,宁国府里原来也有戏班子,论享福受用,贾珍不比贾母差,不过贾瑜清洗时把她们都给遣送走了,她们的乐器和行头都是宁国府的资产,故而不能带走,都保存在逗蜂轩的戏阁子里。
“乐器和行头我们府里有,她们若是需要教习我们二爷会给她们请。”
原着里贾蔷赴苏州组建戏班子,十二戏官以及教习、乐器和行头之类的配套设施加起来足足花了三万两银子,人倒没有多贵,贵的是乐器和行头,而且那贾蔷绝对贪了不少。
一切尘埃落定后,贾芸和柳湘莲告辞离开,出了富贵牙行,来到大街上,贾芸拱手道:“请柳兄去采买马车,按四人一车,明天一大早就请带她们回京,我还要赶去金陵。”
然后从怀里掏出五千两银票递给他,柳湘莲笑道:“公子上次给我的一万两银票还剩下一大半,这次正好带来用了。”
“那便就此别过,到京城后再请柳兄多喝几杯。”
两拨人在富贵牙行门口分别,柳湘莲带着四名南司兵士去西城的牛马市场采买马车,贾芸带着四个得力小厮出了姑胥门,向西北方向拍马而去。
第二天上午,五人从中华门进了金陵城。
知府府。
贾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和贾政差不多年纪,前几年在林如海的举荐和贾政的帮助下,官复原职,现任金陵府知府一职。
今天休沐,贾雨村正在花园里和几位好友品茶闲聊,一个门子跑了进来。
贾雨村心中不喜,喝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天塌了不成!”
那门子跪在地上,奉上门帖恭声道:“老爷,外面来了贵客。”
贾雨村和几位好友道了恼,从亭子里移步至那门子面前,接过门帖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敕造宁国府”五个鎏金大字。
对于去年宁国府发生的事,贾雨村早有耳闻,想当年他护送他那女学生进京,就曾登门拜访过,不过并没有得到什么善意,也只有荣国府那个宽厚的政公愿意对他以礼相待。
那宁国府现在换了新主人,便是大名鼎鼎,在江南各府县都广为流传的贾瑜贾仲卿。
十五岁的少年英才解元,本朝立国百年都不曾出现过几个,更兼作的一首极好的诗词,是圣上盖章认定的诗词大家,所作的那些诗词他也很喜欢。
最重要的是他极受圣上的宠爱,钦赐了表字不说,怕他受委屈,还给他另起炉灶,重新承袭了宁国府的爵位,是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早就起了结好之心,又怕贸然写信会冲撞,没想到竟然主动登门拜访了,门外莫不就是他?
他是一个自信且自负的人,他觉得以自己的才干和能为,位列六部之首尚且都是屈就,又岂能满足现任的这个正四品知府之职。
那贾仲卿如此得圣上宠爱,若有他的相助,自己定能从地方走到京城,做一位紫袍玉带,清贵显要的京官。
贾雨村心中大喜,对几位好友拱手道:“诸位仁兄,府外来了宁国府的贵客,老夫得亲自去迎,失陪了。”
一人起身笑道:“时飞兄,莫不是贾仲卿自北而来?若不弃卑微,我等愿意同去见识一番少年解元郎的风采。”
“极是极是。”
“同去同去。”
众人来到府外,果然看见一位公子站在门口等待,贾雨村有些狐疑,听说那贾仲卿年方不过十五六岁,生的极其俊美,眼前这个人完全搭不上啊?
贾芸年二十,长的虽然也俊俏,但在号称“大梁第一美男”的贾瑜面前,还是差的太远了,关键是他身上没有那种出尘、恍若谪仙的无上气质。
贾雨村四处瞥了瞥,走上前拱手呵呵笑道:“不知贵客前来,未曾出城迎接,失了礼数,勿怪勿怪,下官金陵府知府贾化,敢问可是贾大人当面?”
贾瑜身上三等宣威将军是正三品武职,贾雨村是正四品文职,虽然文武殊途,但正常情况下低阶文官见到高阶武官是要行礼并自称“下官”的,反之亦然。
贾芸行了一礼,笑道:“知府大人,这下有礼了,在下是瑜二叔的外侄芸,现任宁国府大管家一职,奉瑜二叔之命来金陵寻人,恳请贾大人给予帮助。”
贾芸虽是白身,无功名官衔在位,但他手持“敕造宁国府”的门帖,代表的就是宁国府和贾瑜,因此可以做到见官不跪,行躬身礼即可。
贾雨村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道:“请进府一叙。”
来到会客厅,贾雨村令下人呈上香茗,问道:“政公和贾大人可好?”
“极好,知府大人,时不我待,请听在下分说,瑜二叔贴身丫鬟之母流散在金陵府内,在下这边只有大概的位置,请知府大人提供便利,遣人与在下一同去寻找。”
贾雨村问道:“不知大概位置在何处?”
“紫云山下,据其表兄说,可能在一户姓张的士绅家,不过这只是可能,并不准确,在下这五人前去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若有官府出面,此事便会简单许多。”
贾雨村对身后的一个老仆吩咐道:“通知金陵县县衙,点齐衙役,速去找来。”
老仆领命,贾芸起身道:“多谢知府大人,在下一并过去,找到后还要即刻返回京城,告辞。”
紫云山脚下有一个小镇,名唤红竹,因盛产有红色斑点的竹子而得名,镇里有一位姓张的士绅,举人出身,早年做过县里的小官,后因身体有恙告病还乡,家中薄有资产,在十里八乡内算是大人物。
大梁每一处的村镇里都会有一两户士绅,他们有的是有财有势的地主,或者做过一官半职后退养在地方的中小官僚,他们在地方上有很大的权利和很高的地位,在县一级官员面前都很有脸面。
他们配合各级官府维系着地方的稳定,不过好坏参半,有的照顾老弱病残,爱民恤物,有的勾结土匪强盗,鱼肉百姓。
老仆带着贾芸几人来到金陵县县衙,找到卢姓县令,卢姓县令知道辖区内各个士绅的家在什么地方,听完贾芸的描述,心里很快就找到了确切人选。
见这是知府大人的指示,并且是帮宁国府的忙,哪敢耽搁,亲自带着衙役与贾芸等人直奔张士绅居住的红竹镇。
红竹镇。
自从和女儿走散,张氏就像是丢了魂,每天都在红竹镇的大路口等着。
之前她们从苏州出来逃难,在混乱的人群中,她与女儿和外甥走散,在原地寻找了好几天无果后,只得先去紫云山山脚下红竹镇的亲戚家。
她数次和自己十来岁的外甥说过,自己要带着他们去紫云山山脚下的红竹镇投奔张姓亲戚,若是走散了直接就去红竹镇汇合,没想到一语成谶,在乌泱泱的人群中一个不留神,就和他们就走散了。
走投无路之下,她只得去了红竹镇,在约定好的地方等待,不敢离开,怕他们回来找不到自己,没想到一等就是八年。
当贾芸掏出红色细绳玉石吊坠,还没来得及开口,张氏就泪流满面的描绘了自己外甥和女儿的相貌。
确定这妇人就是要找的人后,贾芸不耽搁,和张士绅说明情况,张士绅感叹不已,亲自把他们送到镇外。
一行人随后返回金陵县,买了一辆马车,沿着来路返回,很快就赶上了柳湘莲车队,众人汇聚一处,打着宁国府、荣国府和皇城司的三重旗号,在沿途各府县驻军的护持下,直奔京城而去。
......
京城,荣国府,入尘院。
贾瑜正在和姐妹们聊天,一个丫鬟急步走进来禀报道:“二爷,后街的芸大爷回来了,现在就在后街。”
晴雯腿一软,媚人扶住她,贾瑜喊来一个小厮吩咐道:“速去赖家把那多浑虫带来。”
姐妹们都知道贾瑜打发人去金陵帮晴雯寻亲,见她几不能立,纷纷走上前安慰。
贾瑜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先去看看。”
后街,二三十辆马车排成一排,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
见贾瑜出来,贾芸连忙走上前,躬身道:“二爷,侄儿和柳将军幸不辱命,把奴婢都买回来了。”
贾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怪不得来的这么快,原来是坐马车回来的。”
然后对那四名南司兵士道:“兄弟们辛苦了,各去马笔帖那领二十两银子,每人再休沐三天。”
兵士们大喜过望,这二十两银子都快抵得上他们两年的饷银了,纷纷单膝跪地谢赏。
柳湘莲抱拳笑道:“公子,我也回官署去了。”
贾瑜点头道:“我这两日会搬进东府,怀清不在,你和老李先搬进来。”
他们先是贾瑜的心腹门客,后才是皇城司南司的官员,住进府里并无不妥,贾瑜在前院给他们各安排了一间院子,有这三位高手常驻在府里,以后睡觉都能踏实许多。
柳湘莲抱拳领命,带着四名兵士回去了。
张氏从马车里走下来,跪在贾瑜的面前,哭着磕头道:“民妇谢大爷大恩大德,谢大爷大恩大德!”
贾瑜连忙扶起她,看了一眼从马车里走下来的奴婢们,对贾芸吩咐道:“打开东府,让她们先住进去,明天一早分派职位,让她们各司其职,这些马车留一些好的,剩下的都处理了,让人去市场采集物资,填充厨房,她们的衣服也要换,一切都要配齐,明天我会请程先生和平儿姑娘去协助你,账房里的银子随你支取,不懂的就去请教你二婶子,这些事我全都交给你,再辛苦辛苦,后日我要搬进去,等结束后,我请你们喝酒。”
贾芸带着奴婢们离去了,贾瑜扶着张氏来到入尘院,晴雯和姐妹们站在院门口张望。
张氏瞬间就认出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儿,颤抖着嘴唇,伸出手说不出话来。
“娘~”
晴雯双目含泪,轻轻唤了一声。
“我的女儿啊!”
张氏跌跌撞撞的走向晴雯,晴雯扑上来,母女二人抱在一起大哭。
姐妹们纷纷红了眼眶,母女二人跪坐在地上,张氏一遍又一遍抚摸着晴雯的脸,她身子发抖,脸色红的吓人。
母女二人大哭一场,晴雯跪下给贾瑜磕头,贾瑜一把抱起她,责备道:“这是我该做的,好了,别哭坏了身子。”
张氏抹泪道:“大爷的大恩大德,民妇做牛做马报答。”
贾瑜笑道:“晴雯是我最亲近的丫鬟,你要是愿意,就到东府做个媳妇,不用入奴籍,可以日日和你女儿相伴。”
多浑虫畏畏缩缩的走了过来,见到张氏又惊又怕,大叫道:“姑姑,你怎么在这里?”
张氏走上前打他,哭道:“你为什么不带你表妹去红竹镇找我?为什么?”
多浑虫蹲在地上,抱着大脑袋一言不发,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都没有抛弃自己的表妹,把晴雯一路从苏州背到了京城。
贾瑜从怀里掏出一个十两的金锭子抛给他,说道:“没你的事了,回去吧。”
多浑虫跪下来,给贾瑜磕了一个头,又给张氏“砰砰砰”的磕了八个响头,咬着金锭子欢天喜地的去了。
贾瑜心情愉悦,大手一挥道:“今天是个大好日子,媚人,给全府上下每个下人赏二两银子,咱们后天搬家!”
(虽是两更,但加起来近九千字,和别人三更好像也差不多,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