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几名太医在殿中忙活的时候,皇帝和百官以及使臣们都聚集在殿外等待,他们谁都没有发现有哪里不对劲,直到等待了半个时辰之后,一名太医走出来告诉皇帝,杨宁已经没事了,说起来这实在让人吃惊。
太医们在解开杨宁衣服之后,无不发出惊呼,因为杨宁的伤势比他们想的更加严重,那道被魔族副使指甲刺穿的伤口已经是杨宁全身所有伤痕中的皮外伤了,真正危险的是杨宁所受的内伤,经过仔细诊断,太医们发现,杨宁全身有多处骨头都产生了开裂,另有刮伤、瘀伤、擦伤、刺伤等各种伤痕无数,若是换了别人早就奄奄一息了。
可让太医们觉得更为惊奇的是,即便受了这么严重的伤,杨宁的脉搏依然十分活跃,他现在的状态甚至可以被形容为“生龙活虎”。
太医们做了大半辈子大夫,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但所幸这是好事,杨宁对敷在身上的药材也没有发生排斥,都良好的吸收了,现在他身上的出血都已经止住了,受伤的骨头处都已经经过了慎重的处理,相信以他活跃的生命力,这些伤很快就能好起来。
接下来,太医们还要继续看护杨宁,因为现在的情况虽然稳定,但杨宁不正常的生命活力还是让这些太医感觉到不放心,他们必须待在杨宁身边,时刻观察他的情况。
皇帝等人听说杨宁已经稳定下来了便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接着那名魔族使臣也从殿中走出来,他告诉皇帝等人,魔族副使的情况也已经稳定了,有那名魔族大夫在里面相信很快便能康复。
这样一来,让众人关心的两个人就都算没事了,于是夏朝百官和各国使臣们纷纷告辞,今天他们所看到的事让他们每个人的心情都难以平静,所以想赶紧回家去平复一下,皇帝点头允准了。
但他还是口头上留住了几个人,其中包括轩辕纪和司马韬,皇帝带着他叫住的几个人往御书房的方向去了,同时,元福走到站在一边的霍云面前,轻声说了句:“霍大人,陛下有请!”
对皇帝的口头留下,司马韬和轩辕纪对视了一眼,他们彼此都知道皇帝的用意,比起心情不定的其他人,这两个见识过大场面的人就显得镇定很多,在被皇帝留住的人中,他们看到了司空李起、中书令张诉,还有一人,三十上下的男性,相貌端和、脚步稳健,他是尚书左仆射苏澈。
夏朝政府中央的三省六部之中,尚书省是十分重要的部门,它直接掌管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但是现在夏朝的尚书令之位却是空置的,虽然皇帝说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恐怕只是托词。
尚书令之下就是左右仆射,与尚书令一样,尚书右仆射同样空置,至今没有人上任,目前尚书省的事务都由尚书左仆射苏澈做主,所以他虽然不是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但也是等同了。
几人一踏进御书房,便看到了放在桌案上的礼盒,那是之前魔族使臣送的,就是那柄剑,皇帝后来让元福拿走了,没想到居然放在了这里,几人猜测皇帝此举的深意就是在暗示他们接下来要说的事肯定跟魔族有关。
果然,皇帝开口了,他道:“几位爱卿,今日朕召你们前来只为一事,便是与魔族商定双方建交的事情,关于此事你们怎么看?”皇帝一改在太极殿上温文的态度,变得有些冰冷。
几人相互看了看,轩辕纪首先答道:“陛下,臣斗胆问一句,与魔族建交,陛下究竟是情愿还是不情愿?”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知道,虽然在太极殿上皇帝口头答应了魔族使臣,但也只限于“思量思量”,并未正面给予肯定的回复,毕竟这件事太大了,不仅是夏朝一家之事,更事关整个人类世界,皇帝没有那么容易下定决心。
皇帝深深叹了口气,说道:“朕思前想后,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能让我们与魔族从此化干戈为玉帛,毕竟魔族的信誉向来很好,这次他们也是很有诚意,否则就他们高傲的性格,怎么可能拉下面子跑到洛京来?”
“嗯!”尚书左仆射苏澈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臣也觉得这个机会可遇不可求,是否正式建交先另当别论,不如我们先派代表同魔族谈谈,这样也能从谈判中摸清楚他们是否真的有诚意,如果他们别有用心,那也能在谈判中找出来!”
苏澈的提议让其他几人都不禁点了点头,这么大的事他们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做,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苏澈的提议应当是现在最保险的。
“好!”听了苏澈的话,皇帝似乎也下定了决心,他点了点头,道:“那就让我们跟他们谈谈!不知几位爱卿,谁愿意充当这次的谈判使者呢?”
几人又相互看了看,原本与外国邦交的事务应该交给礼部或者鸿胪寺,可现在礼部忙着跟月氏联姻的事,而鸿胪寺又有招待万国使臣的事务在身,且他们的级别太低,无法胜任这样的大事,所以只能从夏朝现在的高级官员中选出代表。
在场的几人中,以轩辕纪的地位最高,可他和徐阶、王仁佑肩负着帮助秃发部进行战后重建的事务,所以只能从张诉、司马韬和苏澈还有李起中选择。
皇帝只看了轩辕纪一眼,便想起来他还有任务在身,所以便移开了,最后将目光放在另外四人身上,问道:“四位爱卿,可愿意为朕分忧?”
四人一开始都不说话,“陛下,臣愿意为陛下分忧!”很快,苏澈主动站出来请缨,皇帝眼神一动,笑眯眯的道:“苏卿办事向来圆润妥帖,此次与魔族谈判,辛苦苏卿了!”
“是!”听了皇帝的赞赏,苏澈脸上笑开了花,连忙道:“微臣此次定然不辜负陛下的信任!”接着,又听皇帝问道:“这种大事,只有苏卿一人,并不是朕小看苏卿的办事能力,而是怕事务太多,让苏卿累着,不知司马卿可有意帮苏卿一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