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麻烦宋总了!”
吴东和矿上的人统一了一下意见,没有人敢反对。
此时的情况,也只能试一把了。
真要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现在已经晚上八点了,还有十个小时就可能有大暴雨,他们也不敢等了。
要不然,到了明天一早,地面继续垮塌,山体不稳,加上大暴雨,那就问题大了。
现在也只能做一点算一点了。
在宋元的指挥下,很快就备齐了各种材料。
宋元在脑海之中再次重复了一遍关于量子纠缠的应力压实成岩技术的各个关键环节,心中大概有了把握,这才开始。
首先,在生产天然气的井口,开始释放天然气,保持井口压力在10兆帕以下,要不然的话,其他东西根本无法注入进去。
同时,通过另外一个处于构造低点的注入井打开,作为注浆井。
在高压设备的推动下,液氮直接被注入钻孔之中,周围弥漫着冷气。
想要激活铀235周围的质子,需要低温、高压的条件,首先降低分子的活性,然后通过压力的瞬间释放,突然给予分子活动空间,实现质子跳跃。
持续的液氮注入井筒之中,压力已经达到了40兆帕,注入速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缓慢。
而与此同时,上方的采气井开始关闭,井口的压力瞬时攀升,直接达到了20兆帕。
随后,压力越来越高,在众人紧张的等待中,压力慢慢达到了45兆帕。
这已经快要达到井口装置能够承受的极限。
注入液氮的压力也终于达到了45兆帕。
过了半个小时,两个井口的压力慢慢稳定在了这个位置。
“现在,分子活性已经降到了最低。”
“就算是噬煤菌的能量也弱化了下来。”
宋元看着压力表缓缓说道。
噬煤菌的原理和量子纠缠技术前期的条件刚好相反,需要高温条件下才能够转化煤炭。
至少也需要常温才行。
所以噬煤菌的保存一般需要冷藏。
可量子纠缠第一步就是降低分子活性。
井下的空洞之中,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堆堆被噬煤菌转化之后剩下的煤灰之中,所有的矿物成分都陷入到了沉寂之中,尤其是铀矿物,此时也没有什么反应。
“好了,完全打开采气井的井口装置,记住,必须要瞬间打开,不能耽误。”
宋元吩咐道。
“瞬间打开?”
“这样天然气可就没法收集了。”
一旁,孙家沟煤矿的总工说道。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惦记天然气?”
吴东恨不得一巴掌甩在他脸上。
“准备好火把,直接烧掉!”
“好!”那总工看着吴东要杀人的眼神,赶紧点了点头。
“去吧,能不能成,就看这一把了。”
宋元吩咐完,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小雨飘飘,寒意凉凉。
他都没有足够的把握,这玩意能不能成功。
如果实在实验室的话,这种技术确实有很大的成功率,可是在这矿上,很难!
现在,唯一的信心,就是这煤矿这个的铀含量了。
按照技术员说的,孙家沟煤矿的铀含量还不错,虽然不具备经济开发的价值,可是对于此次的量子纠缠技术应该满足了。
再加上,煤中大量的有机质基本上都被消耗殆尽,现在只剩下部分煤灰,没有了有机质,铀的含量又能够提升几倍,应该能够满足震旦系统所说的技术要求了。
唯一的风险,就是这个瞬时释放的压力,能不能引起质子的跳跃。
如果没有实现质子跳跃,量子纠缠就无法实现,地应力压实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呼……”
突然间,远处的采气井所在的位置,猛地一道巨大的火焰腾空而起,迎风冲起几十米的高度,蓝色的火焰中喷出,带着巨大的声响。
再加上风声,形成猎猎响声。
几人看着宋元,等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此时,井下的空洞之中,即便是宋元就在这个地方,也看不到分子级别的反应。
在压力释放的瞬间,原本被禁锢的质子,像是突然拆除了枷锁,猛地活跃起来,在原子周围快速地运动。
而周围的气温,因为液氮的不可持续性和地热的持续作用,也开始缓慢地升高。
中子的活动,越来越强烈,在原子周围一次次地跃动。
“噗……”
终于,有个质子跳出了原子吸引的范围,冲到了旁边。
煤灰中,铀235的含量已经是原来煤中含量的10倍以上。
一粒种子的跳跃,轰击在其他的原子周围,激化了其他中子的活跃度。
一粒……
两粒……
三粒……
无数粒……
没有人看得到,但是井下的温度随着中子的活动,能量急速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子突破了原来的禁锢,在肉眼看不到的层面,无规则地运动。
紧跟着,上部的岩石在纳米尺度开始有些变化。原本已经出现裂缝的地方,似乎开始缓慢地闭合。
原本已经断成两块的石头,靠得越来越近,似乎没有了缝隙。
还有那些没有裂开的岩石,此时像是被加固了一般,更加稳定了。
随着时间的持续,中子的运动开始变得缓慢起来,终于没有了之前的跳跃性,慢慢重新回到了原子的周围。
而自始至终,原子的能量就好像没有变化过,依靠的一直都只是地下的热能,驱散了液氮的低温,也将空间中的温度再次恢复到了原来的温度。
而此时,井口已经完全释放的压力,再次开始了积累。
没有了原来的低温,噬煤菌的效果重新体现,天然气再次运移到了井口。
“应该差不多了吧!”
这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
宋元看着井口处的天然气火焰再次变高,脑海之中重新演算这地下的过程。
天然气的出现,代表地温的恢复,而地温的恢复,也就没有了最初的中子跃变。
“这两个小时内,监测点的变化怎么样?”
宋元问道。
实验的效果,在地下根本看不到,能够印证的,也就只有地面的地表变形检测器了。